医疗安全警讯麻醉科医疗纠纷的十个典型案例警示(下)手术外科插管医生全身麻醉高龄老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规定,本例属于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3.经验教训

(1)对已预料的困难气道采用标准快诱导方案处置不当

根据《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17版),对已预料的明确困难气道,处理方法包括:①采用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推荐使用可视插管软镜等(如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软镜)可视工具;②改变麻醉方式,可采取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等局部麻醉方法完成手术;③建立外科气道,可由外科行择期气管切开术。本例患者术前已有明确的困难气道指征,依据气道类型,麻醉与诱导,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应优选清醒镇静表面麻醉气管插管,该患者麻醉诱导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过失。

(2)对困难气道处理的技术不熟练,缺乏备选方案(即B计划)

(3)麻醉前评估不认真,麻醉方式选择不当

如果医方认真做好手术麻醉前评估,根据麻醉插管《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17版),对已预料的明确困难气道采用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即使发生围术期罗库溴铵严重过敏,喉头水肿,也能做好气道保护,改善患者的预后,或改变麻醉方式,可采取椎管内麻醉,可能预防因使用肌松罗库溴铵的使用而防止了此类药物诱发的过敏反应,预防该事件发生。

案例7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规定,本例属于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3.经验教训

(1)困难气道处置不当

(2)未及时中止气管插管尝试,唤醒患者或气管切开

医方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遇到困难气道、插管困难,没有及时宣布插管失败、尽早行诸如气管切开等有效措施,而是先后尝试插管达7次以上,违反麻醉气管插管困难气道处理常规。医方三次插管失败后麻醉已转浅,此时如果不继续追加静脉用药,保持气道通畅,面罩加压给氧,并及时应用拮抗剂(氟马西尼、纳络酮、新期的明或舒更葡萄钠等),待患者苏醒后再择期改清醒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或可视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或选择在硬膜外阻滞下手术,也可以避免脑缺氧、心跳骤停等严重不良后果。

(3)麻醉告知不充分

医方在麻醉前与患者签署了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了围麻醉期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但其中“8.困难气道,可能行气管切开、经鼻插管等”系后添加,医方就麻醉风险与患者告知不充分。

(七)麻醉后恢复室监测与管理不当

案例8

1.简要医疗过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规定,本例属于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建议参与度为50%)。

(1)复苏室监测、治疗不规范

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根据法院认定患者手术结束后(4:05时后)患者无意识清醒记录,按照麻醉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麻醉恢复室的监测治疗是麻醉工作的组成部分,麻醉恢复室的常规监测必须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和神志意识。医方复苏记录未见详细的意识状态的描述,复苏过程不规范;

(2)出复苏室不符合标准

医方对术前有急性腹膜炎症状,腹部感染严重的患者预判不足,患者未苏醒、病情不稳定送入普通病房(加床)。非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出恢复室回普通病房的要求是患者苏醒,生命体征稳定且Aldrete苏醒评分标准至少等于或大于9分,但该患者出复苏室回普通病房时为不清醒有自主呼吸状态,以致于回病房后(5:10时)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因住加床,无心电监护及床旁气道处理等设备,延误了对病情的判断和及时救治;对于此类术前合并症多,免疫力低下的感染性休克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全麻未苏醒应该带气管导管和严密监测下转ICU(重症监测治疗室)进一步诊治,待患者完全苏醒、循环和呼吸及氧合稳定后方可考虑拔除气管导管转回普通病房;

(3)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交接不畅

案例9

尸检报告:2017年6月12日某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心源性猝死;麻醉及手术刺激可作为其心脏病死亡的促发因素。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规定,本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1)麻醉复苏过程有欠缺,拔管后观察不仔细。

患者术中13:20时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73(参考值7.35-7.45),二氧化碳分压7.76KPa(参考值4.27-6.4KPa)。13:55时手术结束,当时情况为肌松恢复差;咳嗽吞咽反应好;意识嗜睡;定向力差;疼痛无;恶心呕吐无;静脉通畅。14:10时患者意识清,呼吸恢复可,潮气量≈500ml,频率14次/分,予拔除喉罩。14:20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图示一直线,立即予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肾上腺素1mg、顺阿曲库铵10mg气管插管、除颤等。患者麻醉过程中13:20时血气分析提示有呼吸性酸中毒,医方14:10时拔除喉罩前未复查血气分析,但14:10时患者意识清,呼吸恢复可,潮气量≈500ml,频率14次/分,给予拔除喉罩不违规。艾司洛尔禁用于严重COPD患者,本例患者各项检查不支持严重COPD,应用艾司洛尔不违规;医方给予的肌松药未过量。该患者有脑梗史,麻醉医师在拔除喉罩后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未及时发现呼吸抑制低通气状态等异常情况。综合临床过程,考虑麻醉苏醒期间呼吸功能恢复不全是患者心脏损害加重的促发因素之一,与其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2)麻醉前访视过程中采集病史欠详细

麻醉术前访视获悉患者有COPD史,但外科入院记录中否认慢性支气管炎史,应在今后工作中改进。虽然COPD病人并非全身麻醉的绝对禁忌症,但COPD患者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下降。该例患者麻醉初醒拔除喉罩后因咽喉部失去喉罩刺激加之残余的全麻药物(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肌松药等)不同程度抑制呼吸,但因COPD患者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下降,患者呼吸中枢并未因体内CO2的蓄积而相应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此时医方未及时进行开放气道和呼吸支持,导致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和随后的心跳骤停。

(八)围术期监测不到位,对病情变化判断和治疗不及时

案例10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规定,本例属于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1)麻醉监测不到位,低血压发现和处理不及时

患者接受左前臂骨科手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全身麻醉和喉罩通气,患者家属手术前亦签订了麻醉知情同意书,医方选择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符合常规,不违反诊疗规范。全身麻醉选择的关键在于对每种麻醉方法和所用药物的透彻了解,并结合体格状况和病情加以比较,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制订最佳的麻醉方案。但本例根据麻醉记录单,术中出现二次低血压,医方未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存在过错。

(2)对老年全麻患者围术期低血压不够重视

二、麻醉科医疗纠纷防范要点

本质上,麻醉是个风险行业。安全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安全实施麻醉,要依靠专业的麻醉医师,对有关手术操作、患者麻醉中和麻醉后的生理、麻醉药和辅助用药的特性、围术期监护患者的方式和生命支持设备知识的恰当应用。传统观点认为,只要经过充分培训,麻醉医师自然可恰当实施麻醉,之所以背离最佳结果,是由于麻醉技术和知识的不足,因此要特别注重麻醉技术和管理的知识技术方面。

THE END
1.唐河县保健院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分析及警示教育培训医疗纠纷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中,专家从如何正确认识医疗安全现状、力求防范医疗风险、积极应对医疗安全事件及纠纷事件的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培训,结合医疗纠纷具体案例进行缺陷分析并给出建议或对策,每一宗真实的案例都有深刻的教训,对以后医疗风险防范有着良好警示教育。 http://ny.hnr.cn/dsnanyang/article/1/1823283611795787777
1.医患纠纷案例及分析(精选6篇)篇2:医患纠纷案例及分析 理赔案件举例: 1、种植失败引发的医患纠纷 患者刘某,男,60岁,由于牙齿缺失严重于2012年3月11日,在西南地区某口腔诊所就诊,医疗机构建议患者做6颗种植牙,由于患者的经济状况较好,因此同意接受种植。但是种植手术结束后一周左右,患者的左上3种植牙脱落,且患者持续口腔感染并伴有高烧。患者家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bv2bj2w.html
2.医疗纠纷案例及分析6篇(全文)医疗纠纷案例及分析(精选6篇) 医疗纠纷案例及分析 第1篇 医疗事故: 2006年9月,段某因患精神病住进成都市内一精神病医院治疗,入院时医嘱载 明一级护理,并允许其家属陪护。9月15日,段某转为二级护理,但医院未告知家属仍需陪护。同年12月3日,段某如厕时不慎摔伤,花费医疗费用5万余元,后经司法鉴定,其伤残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gj3879m.html
3.2017年第四期摘要:当前台湾的刑事医疗纠纷具有以刑逼民、低定罪率、任意鉴定等特色。为防止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防卫性医疗,应规定医师只承担“重大过失”的刑事责任。刑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了标的物检验主体与检验资质问题、检验依据问题、检验地点问题、检验结论的效力问题、第三方检验主体的责任问题等,提出了完善标的物...https://xuebao.ecupl.edu.cn/2017nd4q/
4.沟通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篇)王xx老师用他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一个个经典的案例,来诠释“知情同意与医患沟通”。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如何理解“知情同意医患沟通”这八个字,值得每一名医疗工作者深思。 首先,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已经由过去的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父子式关系”转变为现在的“朋友式关系”,当下,医生与患者之间对于医学知识的'获取...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427152752_6962086.html
5.自我分析总结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自我分析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稍微收敛一点,不那么轻狂、自傲、目中无人、自以为事,也就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了。如果当时能收敛一点现在最起码能混到大领班的位置...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6086.html
6.律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14篇)共有50多位律师参加,研讨会由民委会侵权法论坛主任赵丽师组织,民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许戍枫律师主持会议,特邀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尹来作了《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介绍》,介绍了杭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纠纷案件的关联性,并对律师在办理涉及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nianzhonggongzuozongjie/3431513.html
7.后勤培训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后勤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后勤培训心得体会1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后勤工作者的天职,从职能分工看,后勤工作其实是单位工作的一部分。它服务于单位各项工作,以大局...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peixun/3586336.html
8.从“诉前调解”到“诉源治理”解构与路径探析——以维稳维权的...关注指导案例,基于全国各地的每一个具体的案件,在调解实践中,就可以直接参照案例库中的相应案件的判决结果,尤其适用于金融合同纠纷、劳务、医疗纠纷等大批量、大规模的系列案件。这样既保证了此类案件的调解结果与实际判决具有一致性,又避免了调解“随意性”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也维护了司法的稳定性和公正性。http://wnhxf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08/id/7476143.shtml
9.用99个案例精解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18”在这里鉴定机构使用了过错推定,其依据应该是《侵权责任法》第58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首先,如笔者在案例4中...https://3g.dxy.cn/bbs/topic/342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