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车在美国被叫做“柠檬”,在旧车市场上买主不知道自己将要购买的汽车是质量好的,还是一辆“柠檬”,但他知道他可能买到“柠檬”的概率,因此他不会为任何车辆支付高于平均质量的价格。在许多市场中,买者利用一些统计数据来判断他们将要购买的商品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卖者就有动力提供低质量的商品以获取高额的利润。进而证明了是价格决定了商品质量,而非传统经济学所说的:质量决定价格。
概念:
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简介:
理论分析:
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只愿意付最低的工资,因此也就只有那些劳动效率比较低的工人愿意工作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效率的平衡。如果信息对称的话,雇主知道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来提供相应的工资,那每个人都愿意工作,这样生产力才能达到最大化。
大家所说的二手市场,只是柠檬市场的一个特例。因为比如说新的产品你可以认牌子,厂商可以提供品质保证,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而在二手市场里,都是旧货,光看品牌是不能保证你买到的就一定是质量好的的。在二手市场里信息十分不对称,所以买东西的人只愿意出最低的价格。而价格低的话也就只有那些质量比较差的东西会有人愿意卖了。
总之,在许多的市场领域,柠檬市场的理论是十分受用的,只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就会形成次品市场,从而使得次品驱逐优品,达到次品充斥整个市场。
案例:
1.保险
一个众所用知的事实是,65岁以上的人很难买到医疗保险。这自然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保费不上升以与其风险相匹配呢
一般来说.年龄实际上超过65岁的人买不到保单.......定期保费(termpremiums)是如此之高,只有那些最悲观(也即健康状况最差)的被保险人才会认为这样的保费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在上述年龄的人群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统计数据与上述结论并不矛盾。对健康保险的需求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1956年对2809户家庭的朋98人所做的全国抽样调查表明、45-54岁人群的医院保险覆盖范围为63%,而65岁以上人群的医院保险覆盖范围为31%。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一调查还发现,55-64岁的男性其平均医疗支出为105美元,65岁以上的男性其平均医疗支出为77美元。但是,这两个人群的非保险医疗支出分别为105美元和80美元,保险医疗支出分别为105美元和70美元。结论是饶有兴味的,保险公司在向老年人提供保险时特别谨慎。
潜在的逆向选择存在于如下事实中:定期健康保险保单的持有人可能因年龄的增大和保费的增加而决定终止他们的保险条款(coverage)。这一行动可施舍使保险人面临着低于平均风险的束到期风险比例和未到期索赔比例都可能高于预期。只要个人或团体被保险人有决定是否购买保险的自由、有选择保险金额或保险计划的自由、以及作为保单的持有人有维持或停止保险的自由,逆向选择就会出现(或者至少是有可能出现)。
这是支持老年保健医疗制度(Medicare)的一个主要理由。从成本收益(costbeneft)的角度来看,老年保健医疗制度有可能取得成功(payoff):因为很有可能的是、该市场中的每个人都愿意支付其预期的保健医疗费用并购买保险,但是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愿意出售保单--因为不管保费的水平如何,都会有大量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购买保单。从这一观点来看,老年医疗保健制度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完全类似于我们在澡堂上对公路公共支出的分析。
2.少数民族的就业
次品理论还可用来说明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雇主可以拒绝雇用少数民族的人就任某些工作。这种决策可能不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有偏见的、相反它可能是出于利润最大比的需要。因为种族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统计数据(statitic),用来判断求职者的社会背景、学历以及一般工作能力。
因此即使在劣质学校中学习,也可能通过提高整个团体的平均素质使整个团体而不是个人受益。只有在种族之外加上信息。才能说明少数民族成员参加培训的动机。
另一个担心是就业办公室(officeofopportuntity)打算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评估其项目。许多收益可能是外部性的。培训少数民族团体的收益可能源自两个方面:整个团体的平均素质的提高和单个受培训者的平均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的收益可能是相等的;但是从中受益的是整个团体,而不是个人。
3。不诚实的成本
次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不诚实的成本。以如下市场为例,在该市场中卖主诚实或不诚实地销售物品;对物品质量的说明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误导性的。当然,买主的问题就是辨别产品的质量。市场中存在着愿意销售劣质产品的人可能使市场不复存在--就像次品车的情况一样。这种可能性就是不诚实的主要成本--因为不诚实的交易可能将诚实的交易挤出市场。在适当的价格范围内,优质产品的潜在购买者和销售者都有可能存在;但是,由于存在着希望以次充好的人,合理的交易将不复存在。因此,不诚实的成本不仅体现在买主被欺骗的金额上,而且还必定包括因合理的交易不复存在而导致的损失。
有相当多的事实证明,发展中地区的质量差异(qualityvariation)要大于发达地区。例如,出口产品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国有贸易公司(StateTradingCorporations)可以作为一种指标。例如,在印度,根据1963年的《出口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法》(ExportQualityControlandInspectopmAct),大约有85%的出口产品都受到达种或那种质量控制。印度的家庭主妇必须仔细地检验在集市中出售的大米、以便从小挑出石头、这些石头被故意掺入大米中。其颜色和形状与大米一样。比较一下街头市场中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和美国超市中整齐划一的产品质量〔cannedqualities),我们可以发现,东方国家的质量差异问题比西方国家更加严重。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工业化以前时代的商人成为工业化时代的第一批企业家。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好例证是日本。但是,英国和美国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辨别商品的质量是商人的重要技能;在我们的例子中,那些能够辨认出旧车并能使质量得到保证的人可以和那些能够知道组l和组2两组交易商之间的买卖价差的人获得一样多的利润。而这些人就是商人。在生产中也同样需要这些技能--即辨别投入品质量的能力以及保证产出质量的能力。这是为什么商人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批企业家的原因之一。
4.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
我们可以在MalcolmDarling爵士对乡村放款人的权力说明中看到上述解释:
在印度的乡村,放款人通常是一个节俭的人,一般来说也是一个奢侈的人;尽管在现代的环境中,他做生意的方式是不道德的、但与农民向往走运(happy-to-luck)的方式不谋而合。你随时都可以找到他,即使在晚上也是如此;他处理烦琐的手续,提出一些不便于回答的问题、而且行动迅技,如果你支付了利息,他就不会急着追讨本金。他与他的顾客保持密切的联系,在许多9材中部有他们的甘苦。由于他对周围的人非常了解,因此他能够向那些没有他就根本得不到贷款的人提供资金而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原文四.减少信息不对称影响的制度安排为料体)。
或者也可以看看芭芭拉.沃德的解释:
在伊朗的轧棉业中,有一项有利可图的副业、这就是为下一年的轧棉提供贷款,因为轧棉公司经常以市场利率从德黑兰的银行中贷款。但是.在头几年的业务运作中,未偿债务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损失一一这是因为银行对当地的情况缺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