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场风险分析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司市场风险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9日

一、引言

本文将财务风险基本的理论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特点相结合,识别和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的财务风险,通过一些具体的财务数据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表1列举了2013年12月31日11家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的统计数据。(表1)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较重要的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越弱,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小。然而,流动比率过高也并非好现象。由上表可以看出,超过60%的公司流动比率均不理想。根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中流动比率的分析,不难看出创业板公司存在着一定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平均值为3.01,总体速动比率偏高,最高为9.22,最低仅为0.73。现金比率平均值为1.48,远高于正常水平。最高为7.09,最低仅为0.09。根据以上所列创业板上市公司指标情况,可见这些公司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失败,投入的资金有去无回,将导致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因此,以上大部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理想,即使这些企业经营上尚未出现问题,但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偿付债务的困难,导致财务风险。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表2列举了2013年12月31日11家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的统计数据。(表2)

由表2看出,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30.23%,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为合理,大禹节水最高为66.35%,超出标准数值。但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符合要求。利息保障倍数平均值为131.85,最高值为中元华电860.34,天龙光电为负值,其他公司水平均较低,远低于平均值。因此,长期偿债能力不理想。产权比率平均值为54.12%,大禹节水高于100%,只有一小部分公司的产权比率较低,其中中元华电最低为4.21%,较为理想。因此,大部分企业偿债能力有待提高的,否则可能在未来发生偿付债务的困难,导致财务风险。

(二)财务杠杆分析。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可以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3列举了2013年12月31日11家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主要指标的统计数据。(表3)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上升,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由表3可知,财务杠杆系数平均值为1.31,整体水平较为合理,大禹节水最高为2.748222,财务杠杆系数较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偏大。大部分企业DFL接近于1,此时财务风险较小。

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一般而言,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通过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管理层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即为了控制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以此降低财务风险。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更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创业板防范财务风险并获得成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创业板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需要经营者的高度重视,需要企业员工参与,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有效防范,从而使企业在创业板市场发展和成长。

创业板市场企业财务风险涉及许多方面,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自己开始,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消灭于萌芽状态,当业务难以避免财务风险,也应该及时做控制措施。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警和控制系统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坤,赵育萱.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2.3.30.

[2]许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1.5.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能达到的最终效果等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涵盖技术创新项目本身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和创新项目产业化生产能否成功等不确定性。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

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由于许多中小企业主要是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中寻求发展机会的,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产业化的市场实现环节,会遭遇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创新技术的市场潜在性、市场成长性引起的。对于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品而言,市场能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的多少,中小企业很难做出准确估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很难把握市场成长的速度与容纳能力的大小,因此难以确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使得企业蒙受损失。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资金预期回报、资金的投入及其持续性和技术创新收益分配等领域均存在较大风险。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创新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组织风险、意识风险、决策风险等。

(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跨越了企业的界限和控制范围。因此对企业来说,不仅存在着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存在大量的企业不可控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测评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伟星公司”)是一家以中高档纽扣、拉链、金属制品、衣架和塑料制品为核心主营业务的股份公司,是服装辅料行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中国服装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

针对伟星公司进行的技术创新项目,本文从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三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技术风险主要指伟星公司初始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否成功;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伟星公司的财政状况能否支持创新资金的持续投入;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市场能否接受伟星公司的创新项目。

以下将针对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构建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技术创新的系统风险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中的数字含义如下:1代表同等重要,3代表较重要,5代表重要,7代表很重要,9代表非常重要。数字2,4,6,8的意义介于上面数字的含义之间。

根据3位专家的意见分别以市场风险为主导、技术风险为主导、财务风险为主导设计了3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三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到三套风险处理的候选方案。根据不同的候选方案,伟星公司能够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等,对伟星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避风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

在此,采用市场风险为主导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专家赋值表,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伟星公司目前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该分析方法包括:B层对A层的风险、C层对B层的风险以及C层对A层的风险。

下面以A-B层为例,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采用专家赋值法,对技术风险(B1)、财务风险(B2)、市场风险(B3)三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r。

第二,将向量标准化,得到:

其中WA-B1=0.1507,WA-B2=0.274和WA-B3

=0.5753分别表示B1,B2和B3对A的影响。

第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λmax=3.0655,,RI

=0.58,

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可以得到:

B1-C1,C2,C3层的

其中WB1-C1=0.279,WB1-C2=0.6491和WB1-C3=0.0719分别表示C1,C2和C3对B1的影响。

B2-C4,C5,C6层的

其中WB2-C4=0.1884,WB2-C5=0.7306和WB2-C6=0.081分别表示C4,C5和C6对B2的影响。

B3-C7,C8,C9层的

其中WB3-C7=0.1047,WB3-C8=0.2583和WB3-C9=0.6370分别表示C7,C8和C9对B3的影响。

根据上述不同层次间相互作用的W值,可以计算出C层各因素对A层的影响。如C1对A层的影响可以通过公式WB1-C1×WA-B1=0.0421计算得到,详细的结果见表2。

表2中B1、B2、B3下方的数字分别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依次为:15.07%,27.4%,57.53%。层次C的总排序一列中的系数即为各单因素的权重。从表2可以看出,新产品的市场需求(C9)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为36.65%,其次是资金投入的连续性(C5)为20.02%,再次是新产品的生命周期(C8)和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C2),其影响程度分别为14.86%和9.78%。

从上面的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到,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的累积性。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先进的技术必须与其他环节有效的衔接,转换为新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盲目的技术创新往往会导致失败,企业在技术创新前首先应对各种市场因素做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会大大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

图1至图5是对上述定量分析的图形显示,根据图形中的显示结果,结合伟星公司的实际情况,本节设计了伟星公司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二)加强研发投入与对外技术合作力度,分摊风险

为保持技术不断创新,公司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开发合作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造厂商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比如公司将筹划与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设计水平和层次,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借助国外服装设计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伟星”、“翠珠”品牌能更快地成为国际著名品牌。

(三)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由图2可知,评价指标中的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公司除了与员工依法签订用工合同、提供合法的福利条件以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和鼓励员工对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公司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公司继续在同类企业中保持领先优势。公司应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形成一种努力工作,锐意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蔡根女,鲁德银.中小企业发展与政府扶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张俊喜,黄荣华,梁立邦主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一、电力企业投融资及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的投融资是指通过整合企业资金及管理进行项目开发,使开发阶段的项目获得快速增长,然后进行投入运营或产权交易等形式来确保预期利润的实现。风险分析的内容是处理在投融资活动中遇到的一切不稳定因素。风险分析是一种问题处理方法,风险的识别、估计及控制处理是风险分析处理问题这个过程的构成元素,其分析的对象是投融资中的技术、商业和经济行为。另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策风险。

二、电力企业投融资的风险因素分析

电力企业投融资中的风险主要产生于电力技术演变为商品化的过程及单个商品到大规模差异性经济规模化这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阶段里企业面临的风险呈现出不同的性质与状态。以下是电力企业在这两阶段里产生的若干种风险:

(一)国家的政策风险

(二)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电力企业在项目运行中由于技术上的掌握力度不足而面临可能失败的风险。电力企业面临技术风险的严重性,是由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来直接决定的。电力企业职工构成的技术体系,是企业所具备发展能力的体现。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虽然学习并掌握新型的技术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及风险,但是在掌握之后,必定会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

(三)建设风险

建设风险在电力企业的投融资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否能够合理的分析并解决在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建设风险,将会直接影响其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建设并投入运营。电力企业自身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所拥有的科研力量及经费、科技信息化水平等都是影响电力企业建设风险的根本因素。

(四)成长风险

电力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着很大的成长风险,国家现行的税收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及货币政策,电网的健全性、时效性,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等都会对企业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力企业是否能够把握适宜的条件,给自身企业的成长创造机会,将决定企业能否获得更多的投资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五)管理风险

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整体员工及管理者的素质、服务体系及管理体制的完整程度都是电力企业在投融资风险的引发因素。电力企业必须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注重经营管理的水平及质量,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并规范化企业的管理。

(六)生产风险

电力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生产风险的影响因素:资金的投入、基础的设备、职工掌握的技术能力等。生产风险是企业启动投融资活动最初遇到的问题,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前提条件。

(七)市场风险

当今世界的竞争环境日益紧张,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风险。企业在寻找目标市场的时候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电价政策、电网运行状况及经营中的竞争力、市场环境等一系列的竞争因素及传统的文化与社会观念等都能会给电力企业设下很多的发展障碍。企业的市场风险将会直接影响其最终目标的实现,也是电力企业能否获得预期效益的前提保证。目前居高不下的煤价成了火电企业投资的最大的市场风险。

(八)商业风险

电力企业在投融资中的商业风险是指在电力日常生产及电网运行经营中无法实现预期最低利润价值的可能及风险。引发商业风险的因素有: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偏离实际情况,管理措施没有契合电网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不具有先进的科学及人才体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电力基础设备及配套设施薄弱,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体系质量低下,经营管理策略失当等。避免商业风险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长远的目光及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效把握多方面的信息,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解决可能遇到的一切风险。

三、电力企业投融资风险的根本要求

我国电力企业的投融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与资金的合理的周转形式,其模式的运行应该在金融机构、风险投融资公司、政府与技术研究单位的共同参与下来展开。电力企业投融资风险的分析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环境及自身情况来进行。在投融资项目的选择上,必须依据科学的分析结果来进行筛选,向具有潜在发展空间的项目投入适当的资金,并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来增加预期利润的附加值。电力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设立专业的机构对预期风险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评估,扩大投融资风险的资本市场,培养高技术水平的经营管理者及金融人才,创新引入新型的技术,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及监督机构。

我国电力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的风险分析及评估意识不足,没有具备科学系统的研究形式。电力企业在选择投融资项目时,没有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对风险情况无法使用高效的分析评估模式,还一直停留在落后陈旧的敏感性分析模式中。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风险分析与评估的重要性,主动学习使用合理的模式解决投融资中的风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二)传统证券风险量化指标的数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证券风险理论认为证券的总风险=可分散的风险+不可分散的风险,其中可分散的风险主要指的是个别证券自身存在的风险,而不可分散的风险则是指市场风险,下面笔者介绍一下传统证券风险量化的两个重要的指标――标准差与贝塔值。

第一,标准差。传统证券风险理论认为个别证券的风险可以从单个证券的报酬率为起点进行分析。财务投资专家从高等数学当中引入了一个衡量证券报酬率的波动性量化分析的指标――标准差来进行对单项证券风险的判断,进而判断出相同期望报酬率和不同期望报酬率时对于不同投资的选择。测算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各种市场需求下各类需求发生的概率;第二步,计算出期望报酬率,其实质上是对于各类市场需求下的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第三步:根据标准差的数学公式计算出标准差,σ=[Σ(ri-)2×Pi]1/2其中ri是第i只证券的报酬率,是期望报酬率,Pi是第i只证券的报酬发生的概率。结论是在期望报酬率相同的时候,标准差越大证明该证券波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在期望报酬率不同时引入了另外一个概念即离差,由于基本原理也是根据标准差衍生而得,在此不再赘述。[1]

二、价值投资理念下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三、价值投资理念下传统证券风险量化分析的反思

以上笔者对于传统的证券风险理论与量化方法以及价值投资理念下关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价值投资理念下有关论述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证券投资中风险因素的衡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学者Haynes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海恩斯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美国学者Willet把风险与偶然和不确定性联系。风险具有以下特征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的本质是速度,确切地说是人的反应速度与事物的变化速度之比。

企业风险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Dickson和Giglierano提出,他们把企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沉没的船”风险和“错失的船”风险。“沉没的船”风险是指新业务由于未达到满意的销售额、利润或投资收益率等目标而失败的可能性。“错失的船”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竞争者抢占先机或是市场机会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商机的可能性。

2美的电器风险分析

2.1战略风险分析

战略风险是指公司因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常见的战略风险包括:企业的目标与方针、市场潜在的威胁、业务的范围(深度与广度)、品牌及形象的建立。

2.1.1多品牌战略及产品高端化风险

毋庸置疑,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大环境下,人民收入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势必会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此时美的加大开发高端品牌的力度代表了时代的趋势,有利于其未来持续的发展,但是品牌的多元化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比如之前美的在收购“小天鹅”洗衣机,其品牌重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品牌定位混淆的情况。其中“小天鹅”定位于中高端,“美的”专注于高端,“荣事达”侧重于低端的三级、四级市场。可是“小天鹅”和“美的”却在中高端市场产生重叠,定位模糊并且分界不清,这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品牌的形象的建立与渗透。特别是对于定位在高端市场的家电产品,如若产品的品牌形象不能根深蒂固,则其销售会受到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运营。

2.1.2国际化经营战略风险

2010年美的电器在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海外全资控股子公司以5748万美元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事项,未来五年,凭借持续引领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市场本土化布局的国际化发展能力,美的将在国际家电舞台展示更巨大的实力。美的此次收购,是基于埃及在非洲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Miraco公司在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Miraco公司在当地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优质的渠道资源。通过收购,美的获得投资Miraco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继而成为美的开拓非洲市场的优质平台,美的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美的通过一系列国外收购可以加快扩张其国外业务,然而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美的在国外收购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大多数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问题,比如说渠道的整合和消费市场的消费行为模式难以把握,这势必影响其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因而要如何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迅速掌握情况,整合渠道,进而保持产品的价廉物美将会是美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2.2市场风险

2.2.1原材料价格波动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敏感性,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又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为保障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通则》[1]规定,旅游规划应对旅游项目的宏观背景、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保护等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旅游规划蕴含风险”[2]。因此,在旅游规划中应重视风险分析,识别影响规划实施的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风险分析可以提高旅游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减小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理论,结合旅游业的自身特点,探讨风险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风险分析的含义

1.1风险的定义[3]

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是指“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狭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的本质是有害的或不利的。广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是中性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广义的风险定义可以理解为:风险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3]。

1.2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估计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为防止或减小不利影响而制定对策。与上列内容相对应,风险分析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对策[3]。

2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识别

2.1外部风险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旅游活动造成关键影响。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社会风险有:①当地居民是否支持旅游开发;②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民族矛盾、宗教问题;③旅游开发引起的移民、拆迁补偿问题;④突发性事件如非典、H1N1流感及暴力事件等。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常遇到的重要风险,对旅游规划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导致市场需求分析出现重大偏差;②旅游者偏好转移,使市场需求与预测发生偏离;③竞争格局变化;④产品价格不被市场认可,影响旅游项目的预期收益。

2.2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由于旅游业的复杂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管理者在规划、管理、经营的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如果决策时未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或忽略了某些主要的风险因素,就会导致决策风险。例如宜昌市“三峡集锦”项目,因盲目跟风人造景观热,“真三峡前建设假三峡”,建成10年后被迫拆除,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楚天都市报,2006年8月24日)。

(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于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或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引起的风险。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管理风险有:①旅游开发活动中的管理风险;②旅游企业经营风险;③旅游人力资源管不足、人才流失的风险。

(3)技术风险

3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估

旅游规划中风险评估的任务是估计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关键风险因素。风险评估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2部分内容。

3.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2个方面。风险概率即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旅游项目中风险概率估计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前者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法、德尔非法等,后者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数学计算和计算机的应用来实现[4]。

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评价的需要,可以将风险概率分为若干档次,如文献[3]将风险分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档,对应风险概率从0%按每档20%递增至100%。同样,根据风险发生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可以把风险影响划分为5级,即:严重影响、较大影响、中等影响、较小影响和可忽略影响。

3.2风险评价[3]

风险评价以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为基础,对风险划分等级。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矩阵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价,可以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矩阵。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为横坐标,以风险发生后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将各种风险因素排列在矩阵的25个网格内。结合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将风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4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不仅要了解规划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还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应及时反馈到规划的其它方面,作为规划修改和方案调整的依据。

4.1基本要求

(1)风险对策应具针对性旅游规划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各种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风险对策应结合旅游项目的特点,针对特定对象和关健的风险因素制定对策,将风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风险对策应具可行性风险对策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对策应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可行,不仅指技术上可行,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是可行的。

(3)风险对策应具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风险对策所需要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该对策是没有意义的。在风险对策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寻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4.2常用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防止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是最常用的风险对策。风险控制措施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如在旅游项目决策过程中进行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工作,落实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

风险分散是另一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某些新兴旅游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但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可以采取引进风险投资的方式,分散部分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例如旅游企业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旅游活动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此对策尤其适用于高危性旅游项目和某些人力难以控制的灾害性风险。

(4)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就是将风险损失由旅游项目自己承担,主要适用于风险程度较低的风险因素。另外,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费用远大于风险损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风险自担的对策。

5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区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分析应具有广泛性和长远性,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

(2)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旅游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旅游规划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

参考文献

[1]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2]汪宇明.旅游规划方的理性和责任-再谈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J].旅游学刊,2008,23(9):6.

[3]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388-423.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二)承保风险研究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本文基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环节将保险风险简化为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偿付风险,显而易见,这三个环节的风险因素都是保险经营的内生风险。本文有关保险风险的分类比较简明直观,但也疏漏了一些重要风险环节,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笔者认为这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相对保险运营而言,都是外生风险因素。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承保风险分析

(一)保险产品分析

1.产品同质化明显。从保险市场现存的产品结构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各保险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根据同业的销售情况来判断市场需求,进而模仿跟进,这势必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并进而造成市场的过度竞争。

2.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有关保费收入的比例构成凸显了我国保险结构存在的问题:就财产险而言,2007年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97.74亿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人为1484.28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4.3%;而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69亿元,占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36.2%,同比增长145.3%。就寿险而言,2007年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948.97亿元,其中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9亿元,同比增长113.44%,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09%,占比上升7.31个百分点;投连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96%,占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财产险和寿险而言,业务增长与构成对交强险和投资型险种过于倚重,产品结构单一。

(二)保险费率分析

1.寿险保险费率的管制使传统寿险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寿险保单的平均久期是15年,1999年6月以前,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普遍高达6%一8%,但随后央行逐步下调银行利率导致“利差损”产生。1999年6月以后,定价利率被保监会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2.5%,政策性管制使得“利差损”由此转变为“利差益”,整个中国寿险行业也扭亏为盈。但伴随着2007年以来银行利率的多次上调,传统保单和分红险等储蓄型寿险产品的实际收率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利率,这种产品自然会得不到市场认可,再加上资本市场2007年火爆,寿险公司主推连投险和万能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成为当然的选择。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寿险产品营销策略实为一种“两难”抉择,具有较大的风险。总体而言,寿险行业的定价风险源于银行利率和资本市场变动,受市场风险传导影响较大。

2.财产保险费率的相对放开与市场的过渡竞争。在贴产险市场的某些领域,由于保费费率相对开放,部分地区音分险种甚至出现了不计成本的过度竞争行为,如,某些竞每激烈地区的企财险和建安险费率降至万分之几,在国际市扬上已不能顺利分保,行业的财务风险逐年上升。经测算,我国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受收入如下②: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

随着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的逐年上升,我国财产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逐年下降,蕴含着承保风险的逐年放大。

财产险某些险种的费率管制也蕴含着一定的监管风险,交强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制保险的特点,从一开始推出就颇受非议,就其费率而言,和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交强险费率相对较高。

(三)营销渠道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④,我国2007年的保险投诉为1767件,比2006年增长4.8%。其中,涉及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即为保险投诉相对集中的问题之一。有关保险营销渠道风险的主要表现:

1.营销中介滥用渠道权力。就目前保险公司展业的途径而言,主要通过保险中介来实现。由于保险中介把持了保险营销渠道,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少数不良中介往往抬高营销成本报价,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通过误导消费者来实现保险产品销售。由于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再加上保险合同往往具有繁杂的条款,因而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一些保险人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对消费者的误导,如将分红险称为理财产品,“疏漏”保险手续与证据导致保险理赔无法实现等。

3.银保合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由于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因而抬高手续费报价,代销人员甚至还根据业绩收取额外手续费。

三、投资风险分析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4.中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可能,目前已有民安保险等18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

(三)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新增收入中80%左右与资本市场有关,但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蕴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比例相比,我国保险业投资债券比例偏小,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偏大④;海外投资蕴含着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偿付风险分析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占市场份额主体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非常充足,长期困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和利差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制于承保和投资环节,而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业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且较为突出,因而偿付能力风险仍然存在。

偿付环节风险还源自保险诈骗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赔付总额中有15%一30%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诈骗形式获得,个别的险种的诈骗赔付率甚至高达30%一50%。另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估计,该公司2005年赔付总额中15%以上与保险诈骗有关;华安保险武汉分公司认为,因保险诈骗产生的赔付目前已占到赔付总额的30%⑨。据江苏保监局不完全统计,2006年江苏省发现涉嫌车险诈骗案件1900件,涉嫌诈骗金额1860万元,全省因机动车险诈骗损失高达2亿元㈣。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五、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长期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保险业快速扩张的表面现象也掩盖了行业潜在风险,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薄弱;内控风险较为突出;外部风险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的环境建设与外部监管水平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我国保险业已有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安全的辩证统一,全面而深入探讨我国保险业运营风险状况势在必行。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

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洋河股份风险评估

作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企业应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以使风险评估这一有序逻辑有效内化进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过程中。

第一,洋河股份目标设定。具体包括:一是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二是报告目标与合规目标。公司对内报告必须保证真实可靠,对外报告应真实、完整、公允;同时公司的运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有关市场、价格、税收、环保、人力、财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第二,洋河股份风险识别。本文根据对洋河股份的实际调研,结合从中国名酒在线、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上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概括总结出公司当前面临的五大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需求下降风险。受累于经济低迷,中国高档白酒市场整体下滑,使高端白酒消费需求下降;品牌风险。洋河股份目前拥有“洋河”与“蓝色经典”两大驰名商标,若公司对这两大品牌维护不力,那将对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风险。江苏市场是“洋河”酒最重要的市场,如果江苏市场对白酒需求下降或公司在该市场份额下降时不能有效拓展其他市场,将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假冒伪劣风险。目前假冒伪劣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对白酒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公司加强防伪打假,但针对“洋河”的假冒伪劣及侵权产品仍可能存在。

运营及技术风险。包括:产销季节性风险。我国白酒消费节日效应明显,夏季气温高,白酒需求相对偏低;单一产品结构风险。公司目前主导产品为洋河蓝色经典系列,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技术革新风险。公司对名优基酒储存能力等技术改造若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新置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将影响公司业绩;采购及成本风险。因粮食生产受自然气候等影响,粮食及食用酒精、调味酒等原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及国家政策影响呈上涨趋势,而酒瓶等包装物可能因供货方产能不足出现短缺或由此导致公司采购成本增加。

管理风险。包括:管理变革风险。如果管理层业务素质、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组织模式、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调整或完善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因公司周边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吸引高素质人才有一定难度;关系协调风险。公司平时除了要跟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打交道外,还要协调与其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参股的公司间的关系;管理伦理风险。公司目前管理伦理意识不强,不少经营管理人员认为重视管理伦理是在“务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束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

自然与社会风险。包括:卫生质量风险。白酒质量、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消费者生命健康,将对其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风险。公司采用洋河镇特有深层地下水作为酿造用水,如果水资源出现问题,公司酒的质量将难以保证,将影响公司正常生产;安全风险。如果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将影响公司连续生产并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环保风险。白酒生产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及废渣,尽管公司已建立了环境保护制度,但环保风险仍难避免。

第三,洋河股份风险分析。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

建立风险阶梯层次结构。洋河股份风险层次结构具体标识如下:目标层――A(洋河股份整体风险);准则层――Ai(A1-经济风险、A2-市场风险、A3-运营及技术、A4-管理风险、A5-自然与社会风险);指标层――Aij(Al1、A12、A13、A14……A41、A42、A51、A52、A53),根据风险的层次性绘制洋河股份“风险递阶层次结构图”如下图1。考虑到风险防范时的成本效益原则,本文重点考虑各准则层与对应目标层的风险。

确定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风险层次结构图的准则层开始,按表1中所示规则对各层次因素按重要性分别赋值以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假设W为比较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则有AW=姿maxW,本文选用方根法求解姿max、W。在计算出姿max后,接下来计算相容性指标CI和一致性指标CR,其中CI=(姿max-n)/(n-1),CR=CI/C.R.(C.R.可由表2查出)。若计算出的CR

组织业内人士讨论后确定A~Ai的判断矩阵。

A~Ai153461/511/31/421/3311/241/442151/61/21/41/51

针对A~Ai,解出姿max=5.2298,Wi=[0.5004,0.0781,0.2444,0.1771,

0.0515]T,则CI=(姿max-n)/(n-1)=(5.22985/(5-1)=0.0575,因A~Ai为5阶矩阵,由表2知C.R.=1.12,则CR=CI/C.R.=0.0575/1.12=0.05130.1满足一致性要求,通过检验。

确定Ai~Aij的比较判断矩阵。

A1~A1j12751/21431/71/411/21/51/621;A2~A2j16351/611/411/34131/511/31;

A3~A3j11/32431561/21/5121/41/61/21;A4~A412751/21531/71/511/41/51/341;

A5~A5j123461/212351/31/21241/41/31/2121/61/51/41/21。

计算的各自最大特征值、经过归一化处理的特征向量及CI、CR值如下:

姿max1=4.0215,W1j=[0.5329,0.2884,0.0674,0.1113]T;CI1=0.0072,CR1=0.0079

姿max2=4.0592,W2j=[0.5647,0.0828,0.2593,0.0932]T;CI2=0.0197,

CR2=0.0219

姿max3=4.0487,W3j=[0.2364,0.5697,0.1237,0.0703]T;CI3=0.0162,CR3=0.0180

姿max4=4.1385,W4j=[0.5255,0.2973,0.0523,0.1297]T;CI4=0.0467,CR4=0.0519

姿max5=5.0683,W5j=[0.4206,0.2679,0.1651,0.095,0.0514]T;CI5=

0.0171,CR5=0.0152

计算指标层各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目标要素的相对重要度后,可获得各层次要素对系统总体的权重,然后对所有风险要素进行优先排序。设二、三层评价的权重为Wi、Wij,则洋河股份综合评价权重可写为:W=Wi×Wij=[0.2667,0.1443,0.0334,0.0557,0.0441,0.0065,0.0203,0.0073,0.0404,0.1392,0.0302,0.0172,0.0931,0.0527,0.0093,0.0230,0.0217,0.0134,0.0085,0.0049,0.0026]

图2中内容带框线的为A区域,带下划线的为B区域,其它的为C区域。考虑到洋河股份的实际情况,在权衡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议洋河股份承担A区域中的关系协调风险,对该风险可暂时不再增加控制措施;同时公司要努力降低B区域中的危机影响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税收政策风险、依赖单一市场风险、项目投资风险等,并辅之以各项控制措施;而对C区域中的技术革新风险、需求下降风险、采购及成本风险等则应确保回避和转嫁,保证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三、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配套措施

洋河股份应按以下步骤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配套措施:首先,要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目前的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管理活动一般由企业高层任职,目的是减少风险管理阻力、保持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一致性。基于洋河股份当前的组织架构,建议其在总经理下设立风险管理办公室,协助总经理进行风险把控。其次,要塑造企业风险文化。这要求洋河股份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反馈渠道,让员工了解公司的风险态度、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等;同时企业还应统一风险管理语言口径加强沟通和协调,制定详细的行为准则指导员工处理和防范风险。最后,要建立风险信息管理与沟通系统。洋河股份要努力构建起一个较为全面的立体信息系统,既要建立内部信息收集机制,确保企业内部的风险信息及风险政策在内部沟通流畅。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外部信息收集、处理和发送系统,做好内外部信息的有效整合。

THE END
1.保险营销活动包括()。A.保险分销渠道的选择B.保险资金运用C...保险营销活动包括( )。 A. 保险分销渠道的选择 B. 保险资金运用 C. 保险核保 D. 保险理赔https://m.ppkao.com/wangke/daan/c08340a35b624407a4e6bfdfdf20c330
2.2011中国保险电话营销渠道的调研报告2011中国保险电话营销渠道的调研报告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2206001_1.html
3.北京高风险“险种”销售首设学历门槛至少本科现象 银保渠道“不通”险企转攻互联网 自4月1日,银保新政实施已3个月余,不同于过去银行理财经理热衷于“卖保险”,银保渠道销售降温,有股份制银行表示不再代理销售保险,而多家银行代销银保产品占个人零售业务的比例不足一成。许多保险营销员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宣传保险产品,事实上这种销售形式往往过于容易...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110581.html
4.近年来,保险行业销售模式创新迅速,诸如网络渠道电话销售渠道等...【单选题】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 A. 宗旨 B. 目的 C. 任务 D. 核心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我国保险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等 A. 电话销售渠道 B. 银行保险渠道 C. 互联网销售渠道 D. 保险经代渠道 E. 保险代理人渠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https://m.shuashuati.com/ti/1fdd6a8568204ab5b16210938795dcb5.html
1.保险销售渠道有哪些保险销售渠道是指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途径。目前,保险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的中间人,他们与客户直接接触,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保险产品。保险代理人通常是独立的个体或公司,他们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可以提供多种保险产品选择。2. 保险经纪...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xiaoshouqudaoyounaxie-214375.html
2.保险销售有哪些渠道?有什么优缺点?1、保险公司的个人销售渠道 优点:比较常见,也容易接触到,覆盖面最广的销售人群。 缺点:只能销售自己所代理公司的保险产品,产品选择相对单一。 2、银行渠道 优点:银行可以为大额保单需要财务证明的时候提供便利。 缺点: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这一块,比如说年金、分红、万能、投连险等,这些产品的复杂性无法在银行柜台的短...https://www.cpic.com.cn/c/2020-11-11/1611435.shtml
3.保险营销渠道分析11篇(全文)保险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保险营销是关于保险商品的构思、开发、设计、费率厘定、推销及售后服务等的计划与实施过程,对保险公司而言,保险营销有利于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推出针对性的保险商品,进而达到占有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我国保险公司无论在保险营销的意识、保险营销的理念以及保险营销的手段上都跟国外...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wm4lpot.html
4.保险营销方案分享7篇营销渠道是保险销售的重要途径之一。保险产品一般都需要依托于一些渠道来向消费者销售,包括互联网渠道、专业销售渠道、保险代理渠道等各种渠道。在制定保险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来增加销售和宣传。 1.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是最常用的保险产品营销渠道之一。它凭借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https://www.liuxue86.com/a/5091578.html
5.降管理师20基本型医疗保险是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衔接的A.差异营销 B.集中营销 C.无差异营销 D.有偿营销 E.无偿营销 50.市场营销中,()是取得市场长期成功的关键所在 A.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B.选定合理的目标市场 C.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服务 D.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 E.客户导向型的市场营销 51.健康服务机构的营销渠道包括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554284
6.银行保险销售技巧技巧7:通过各种渠道进修,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加客户信任度 专业形象也是获取客户信任的重要营销优势之一,特别对于保险这类细节繁琐政策种类更新迅速的产品而言,考取如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AFP等相关认证,通过专业网站资料学习等都是下班后不错的进修途径,可以在下班后填写完本日营销日志做好明天工作计划后留一块固定时间进行...https://www.jy135.com/zhichang/46828.html
7.《服务规定》中所规定的回访需要投保人确认的内容包括()①投资连结保险...相比于营销员渠道,雇员营销渠道的优势包括()。 ①增强销售人员的归属感 ②运营成本低 ③降低流失率 ④控制承保质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由于寿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因此中国保监会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产品、依法实施强 制保险的产品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产...https://www.shangxueba.com/ask/9165371.html
8.《保险营销渠道》课件20240216.pptx将保险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常见的保险营销渠道包括:代理人、经纪人、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等因素保险营销渠道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品牌形象保险营销渠道的分类直接营销渠道:保险公司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间接营销渠道:通过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1876501.html
9.销售激励方案(通用20篇)1、营销部员工的营销:设立底薪,根据由其预定的客户消费记提奖励基金。 A、底薪1000:此底薪要求每月客户定座达到60桌客人消费方可享受全额,如未达到按完成比例发放底薪。 B、提成奖金:根据预定客户在本店消费的2%计提销售提成,本提成不设上限和下限。 2、其他员工营销提成(本类包括除总经理、副总经理及营销人员以外...https://www.ruiwen.com/fangan/6977144.html
10.2016保险公估人考试知识点:保险营销营销人员的主要任务有: 1、招揽新保险业务 2、做好销售服务 3、收集信息,提供保险公司资信和挖掘潜在的客户资源 3>人员促销策略 (三)竞争策略 1、市场领导者策略 2、市场挑战者策略 3、市场跟随着策略 4、市场拾遗补缺者策略 四、保险营销渠道 (一)保险营销渠道的种类 ...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gongguren/103248.html
11.监管之声:监管引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深化营销模式改革推动保险...虽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业务和人员规模与大型人身险公司远不在一个量级,无法扭转行业整体增员困难、流失严重、业务缩减的大趋势,但在产销分离的市场化趋势下,其不仅为中小人身险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路径,也为营销体制改革探索出了新的实践经验。 (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成为中小人身险公司重要营销渠道...http://www.cisf.cn/fxgc/zdtj/3862.jsp
12.银保渠道营销模式(精选6篇)银保渠道营销模式 当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模式,无论从业务代理的推介环节还是从产品种类的开发环节还都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双方目前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代理中介这一层面上。即: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的模式介入保险领域,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售来完成保险销售业务。这种银行仅担当代理中介的合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w2gsq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