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业内人士对“元宇宙”的认识不一,但共识是,“元宇宙”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形态,并在多个方面为未来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险业是科技应用的前沿阵地,“金融元宇宙”也将为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打开新版图。
丰富场景化营销内容
“元宇宙”是什么?这是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元宇宙专题著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都在尝试解答的问题。虽然“元宇宙”的概念是动态而开放的,但其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让人们沉浸其中,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提升互联网上人与人、人与虚拟角色、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体验。
近期有研究机构发布的《金融元宇宙研究白皮书》认为,“元宇宙新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将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创新方向。“元宇宙”的深度发展将可能重塑金融产业的模式和生态,而人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和服务主体。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将加快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新型金融产业机遇。
移动互联网顶层赢利智慧研究院院长、中关村大数据产业研究会理事马兆林认为,“保险+元宇宙”将从保障、调费、模拟、仿真、体验等方面创新应用场景,围绕个性化沉浸式体验的核心思想,并将保险场景植入。同时,还能够拓展打通健康、养老、生活消费、金融四大生态圈,有望结合生命科学技术刷新寿险客户的价值主张,丰富保险营销的内容和手段。
以保险营销为例,“元宇宙”作为新一代交互方式,可以将各种科技能力运用到保险销售的各个环节,对用户画像精准识别,有效判别销售过程误差,逐项破解保险销售的痛点。实现无接触、纯线上、不借助线下熟人社交信任关系的保险销售全流程体验,从而降低销售误导的发生概率,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量。
抢占“元宇宙”赛道
今年年初,泰康在线发布以旗下自有IPTKer为原型的NFT(非同质代币)数字藏品——“福虎开泰”,这也是泰康在线发布的首例NFT艺术品。在“元宇宙”概念片中,TKer还化身为美好守护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为家庭成员提供健康管理,监测家中财物被盗与损坏风险,与智能设备连接守护人身意外风险,打通医疗系统为重疾患者提供前沿的医疗保障与服务……这些无疑都会让保险这种虚拟产品无限真实地投射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生活方式。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险服务的数智化升级成为2022年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进阶趋势。“虚拟员工”也逐渐进入保险服务,成为科技赋能的重要成果之一。如众安保险将“虚拟数字员工”引入日常服务流程中,运用智能IVR意图识别技术,准确率可以达到97.8%,问题解决率超90%,理赔效率上升20%,实现秒级赔付。
自《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发布以来,以先进技术应用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虚拟员工”可以承担保险服务流程中重复性较高、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是推动保险服务数字化转型、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将保险“科技力”落地为“生产力”的创新探索。
警惕风险实现良性发展
今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重防范4种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有关手法:一是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二是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三是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四是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业保险业对“元宇宙”的探索不能以“噱头”博眼球收场,保险业探索“元宇宙”应注意一些风险隐患,确保其对行业发展转型有所助力。
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元宇宙”生态所需技术的进化,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拥有大数据的险企对于投保人的分类“标注”和“画像”也越来越精准。但如果没有完善的机制来进行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都会存在风险。另外,包括数字藏品在内的数字资产会大量使用智能合约代替人来完成虚拟场景中的数据交换和交易行为,一旦遭受“黑客”攻击,就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