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打造安心放心养老服务消费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离不开全社会的通力协作,这其中,发力养老第三支柱的保险机构无疑是一股重要力量。
养老全国一盘棋顶层设计日益完善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养老,注定是“全国一盘棋”!从具体的现实角度看,养老产业围绕老年人全方位需求,涉及养老资金积累、养老服务供给和人才培训、养老产品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涵盖多元产业体系,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尤其是专业机构的积极参与。
专业机构做专业事平安人寿深耕养老产品体系建设
作为头部寿险公司,平安人寿始终坚持“保险姓保”。过去一年,该公司在产品端规划并推进“强财富、扩养老、拓保障”三大核心产品策略,一方面针对传统的保险产品持续创新,丰富面向中老年客群的保险产品供给,打磨构建覆盖客户全养老周期的产品体系,涵盖年金、寿险、医疗、重疾、护理等多种产品,契合客户从养老储备、养老消费到百年归元这三大阶段的差异化保险需求;另一方面则大力探索“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从为客户提供单一保险产品到为客户规划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老服务。
据介绍,近两年来,平安人寿通过对财富及养老类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为客户提供更因“人”制宜的养老资金解决方案。部分财富、养老类保险产品的最高可投保年龄提高至80岁,扩展了产品的被保险人群体。同时,平安人寿持续扩大保障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力度。截至2024年11月,平安人寿承保的有效重大疾病保险保单已达6000万件、总保额近8.8万亿元,为大量客户提供了坚实保障。
众人拾柴火焰高“联体模式”打造养老品牌效应
当前,我国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根据卫健委的数据,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9073”养老格局下,作为头部专业险企,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持续探索“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模式,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22年,平安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满足长者全养老周期的服务需求。“平安管家”实现了三大有效的突破式创新:一是为客户配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二是打造“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的养老服务,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监督体系,让老人有需求的时候,管家能够及时响应,相当于老人多了一个24小时陪伴的子女。三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用制定标准、集中采购、监督服务来实现高性价比。
针对高品质康养需求,平安对大量养老群体的核心需求进行研究归纳,同时对市场上已经在运营的各类老年住宅、公寓、社区类产品进行了研究,结合国际上已经在成功运营的高品质养老社区经验,最终确定平安专属的高品质康养社区标准,打造高品质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旨在从城芯布局、户型设计、智能科技、适老设计、绿色健康、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平安标准”,提供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平安臻颐年”已在上海、深圳等5个一线城市启动,现已进入建设阶段,拟于2025年起逐步开业。项目选址秉持“城芯”理念,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区位布局,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且高品质的居住与护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