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张俊瑞:MPAcc专业学位论文之“道”与“术”

【关键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论文评价;道与术

一、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

(一)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通常要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创新性。科学性是指论文在立论上应该基于客观实际,通过研究得出符合现实的结论,在研究中不得带有作者个人的好恶偏见;研究和分析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得主观臆造事实,更不得编造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分析工具,得出科学的结论。理论性是指研究应形成理论体系,而非对原始材料的罗列;要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使得对某个现象、某个学术命题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象出理论或科学规律;论文应具有论证、论辩色彩,要通过对现实的分析,提出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大胆质疑、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创新性是指研究的问题应当是新发现的科学问题,或者是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固有科学问题;对于研究的问题,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或新方法。

学术论文一般用于内部交流、内部讨论或发表于学术期刊,或用于其他用途。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是学术论文的重要表现方式或公开渠道,并受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论文可由一人独立完成,也可由多人合作完成,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多为多人合作而得。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根据《学位条例》第五条之规定,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需要满足下列条件:其一,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其二,达到下列学术水平: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业成果的载体,也是对其学业成果的检阅。在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需要完成若干门课程的学习并获得若干个学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等。此后,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一个经深思熟虑后选择的专业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展开学位论文研究。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MBA专业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1991年开始招生。自此,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两种类型,构成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设立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首批21所高校和3家国家会计学院开始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学位项目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见表1。

由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毕业去向的不同,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会计学(学术型)学位论文偏重理论研究,一般应研究、解决企业及其他主体会计、审计、财务实践中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通常应为纯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得出规律性、普适性的研究结论;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偏重应用研究,一般应紧密结合实践,分析案例对象或特定对象的会计、审计及财务实践问题,得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研究结论和解决方案。

学位论文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型,其用途仅为申请学位之用,只能由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之“道”

(一)研究之“道”

研究有人文艺术研究与科学研究之分。按照《辞海》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诗歌、绘画、音乐、戏曲等,其研究很难用某种科学理论来对现象做出解释。科学研究是针对一些现象或问题,通过调查、验证、讨论、思考,以及推论、分析和综合,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学研究一般包含五个阶段:选择研究主题→搜集资料→研究设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任何研究都可以分为三大类:①基础研究;②应用基础研究;③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为取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基本原理的新知识,不以具体应用为目的的实证性或理论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或具体应用目的,获取一般原理、规律的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达到某一实用目的而获取新知识、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应以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科学方法的应用,以寻求事物的本质或科学规律为目标;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

(二)论文类型(形式)之“道”

论文并非只有一种模式。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身份的不同,会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关于论文类型,虽然众说纷纭,但一般可笼统划分为理论型(学术性)论文和应用型(政策性)论文两大类。除基础研究、部分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纯理论研究外的论文,基本上可以划归为应用型论文。笔者认为,各类论文的关系可如图1所示。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主要从事以应用型为主的研究,强调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功用,因此,《指导意见》把论文类型分为案例研究(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四种。

1.案例研究(分析)。“案例研究已经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对会计硕士论文而言,案例研究是对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特定主体的特定会计、审计、财务问题真实、客观的描述和分析,通过深入被研究主体,掌握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深入思考,选择某一特定问题作为论文选题,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存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对策(方案)。

案例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决策型案例,二是事实说明型案例。

决策型案例是在描述案例发生背景和情境的基础上,归纳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备选方案,分析各个备选方案的特征及实施过程与可能的结果,并提出推荐方案及理由。决策型案例应围绕一个决策问题展开,决策中的不同理论依据、不同意见表达及存在的争议构成决策案例的主线。会计实践中的会计政策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盈余管理方式等会计选择问题,审计实践中的客户选择、审计收费、审计程序运用、审计判断、审计意见选择,财务实践中的投资方式、资本结构、融资渠道、股利分配方式等财务选择都属于决策型案例的范畴。全国优秀论文、中山大学欧少乔的《上市公司并购基金会计政策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上海浸鑫和上海凯裔并购基金的案例研究》,先把并购基金划分为单GP结构并购基金和多GP结构并购基金,并分别选择上海凯裔、上海浸鑫两个并购基金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实质、会计准则及经济后果等三个方面研究其会计政策选择,属于一篇决策型双案例研究论文。

2.调研(调查)报告。调研(调查)报告源于调查研究,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包括抽样调查、问卷设计、访谈和数据处理等步骤,是通过对某行业、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调查研究,提出有关决策建议,并形成相应研究报告的论文形式。采用调研(调查)报告类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运用科学的调查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质性研究等),对调查对象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了解调查对象的性质、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决策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论文、湖南大学罗皎月的《湖南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基于背景分析,提出调研目的和调研思路,通过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调查问卷,“从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两方面对湖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现状展开系统的调查研究”,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调查对象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全国优秀论文、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崔攀攀的《优先股会计问题研究》,基于我国优先股刚起步的现实,依据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负债与权益的最新定义,梳理并区分了所有者权益、优先股及其与负债的关系,从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赎回条款会计分析、股息条款会计分析、转股条款会计分析、减记条款会计分析、或有结算条款会计分析、法律法规对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并结合案例,对优先股会计这个专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

4.组织(管理)诊断。组织(管理)诊断就是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其他组织,通过预调研、实情调查、信息分析等环节,采取调查问卷、面谈、资料统计等不同方法,分析、调查和发现其运行中存在的会计、审计、财务问题或其他管理问题,并以建设性报告方式提供一系列改善建议。

不同类型的论文,其研究过程也存在差异。表2列示了以上四种应用研究类型研究流程的差异。

现实中,以上四种论文类型有可能是组合在一起的。比如,一些论文先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理论研究或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个案例对象(企业或其他主体)进行应用研究。《优先股会计问题研究》一文即在专题研究后结合中国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实际进行了案例应用研究。一些案例研究论文,在分析案例企业现状时,往往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高晗在全国优秀论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以×市地税局为例》的案例研究中,设计“×市地税局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全国优秀论文、福州大学毛腾飞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是融专题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于一体的学位论文,第三、四章具有专题研究特征,第五章则是案例研究,在案例分析中设计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调查问卷”“A市债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调查问卷”三个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不同学者对学位论文的研究类型也持不完全相同的观点,如丁斌认为论文还包括体系应用型、规划型、政策分析型、技术方案型等类型。

(三)论文选题之“道”

选题好坏决定论文成败。好的选题是好论文的开端,而差的选题可能是论文失败的源头。对会计硕士研究生来说,确定选题需要遵循以下要点:

1.学生自主选题。虽然在选题的确定上既可以由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由导师指定选题,但笔者倾向于学生自主选题。因为选题的过程涉及文献的阅读、梳理、分析,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紧密结合实践,并经过深思熟虑,好的选题、学生可以自主驾驭的选题方能脱颖而出。但有一点需注意,学生对所选题目应保持应有的兴趣,否则难以激发其高质量完成论文的积极性。

4.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学位论文选题应遵循“四象限法则”。第一象限为新问题、新方法,即用新的方法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论文选题首选之,但难度也最大;第二象限为新问题、老方法,即用成熟的方法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次选之,难度适中;第三象限为老问题、新方法,即用新方法分析、解决老问题,为第三选择;第四象限为老问题、老方法,即用老方法分析、解决老问题,为最差选择,难度也最小,但不建议采用。

(四)问题导向之“道”

会计硕士论文应体现“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导向,就是一篇论文必须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源于现实、源于实践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一篇论文的“中枢神经”,所有的分析、论证都应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是令人疑惑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问题”可以是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比如用文献或教科书上的理论解释,现实应处于P1状态,实际却处于P2状态,理论解释失效,引起对理论的疑惑;“问题”也可以是不同情境下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比如外部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的差异、内部管理水平导致的差异,或者人的行为导致的差异等。

有相当一部分MPAcc论文缺乏明确的“问题”,通读全文,找不到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类论文其实或者是工作汇报,或者是经验总结,或者是项目可行性报告,具有较为严重的“偏离‘问题导向’的倾向”。这些倾向包括:大而全的“理论框架模式”,该模式的论文只对论题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提出研究思路与观点,不符合专业学位论文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宗旨;工作报告或研究报告模式往往具有任务导向,需要直奔主题、刀下见菜,也可以是团队的工作成果,但学位论文必须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阐述道理,体现个人研究成果。

(五)理论与方法之“道”

常用的管理学理论包括:①情感事件理论(AffectiveEventTheory);②协同演化理论(Co-EvolutionTheory);③权变理论(ContingencyTheory);④情绪传染理论(EmotionalContagionTheory);⑤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⑥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Theory);⑦帕累托法则(或二八定律,ParetoPrinciple);⑧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⑨社会传染理论(SocialContagionTheory);⑩社会契约理论(SocialContractTheory);11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Theory);12战略选择理论(StrategyChoiceTheory);13系统理论(systemstheory);14锦标赛理论(TournamentTheory);15高层梯队理论(UpperEchelonsTheory);等等。

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系统观测而获得客观知识的方法。《韦伯斯特辞典》把科学研究方法描述为“一种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科学研究方法以事实为依据,回答‘如何’(how)和‘为什么’(why)或者‘实然’的问题,研究的是‘是非命题’(yesorno),而不回答‘应然’(oughtto)的问题,不去研究价值命题”。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概括性。客观性要求回答现实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实证性要求研究建立在直接观测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规范性强调研究的程序和步骤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概括性注重研究结果往往只有适用于更大范围时才能体现其价值。这些特征对于学术性研究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六)科学精神之“道”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应体现应有的科学精神。顾名思义,科学精神应该是科学研究独有的精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所谓优秀的学生就是应该要有创新。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

追求真理是科学家的普遍追求和终极目标。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具有客观存在的本质和真相,需要通过研究去探索、去获得、去把握。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从借鉴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到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也反映了在中国特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下,经济学、管理学需要创新发展的需求;从学习、借鉴西方会计准则,到在会计准则中保留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特殊需要,同样反映了国际会计规则也要不断革新的趋势。严谨求实的精神要求,对待论文写作,必须严格按照流程,通过实践获取一手数据,严密论证、科学分析,来不得半点虚假;严肃认真的精神要求,撰写论文必须符合论文选题规范、内容规范、格式规范,逐章、逐句、逐字撰写初稿,反复认真修改完善,“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千锤百炼,方能铸成佳作;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求,撰写论文不能贪图简单、轻松,而要勇于探索、迎难而上,尤其是对于新的方法或者有难度的内容,必须边学习边攻克,不能轻言放弃。

三、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之“术”

(一)选题之“术”

(二)题目表达之“术”

此外,以下论文题目应尽可能避免:①用研究报告名作为论文名,如《××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②把案例公司名作为论文名的开头,如《××公司××研究》,较好的表述为《基于××的××公司××研究》或《基于××的××研究——以××公司为例》;③用词冗余,如题目中出现重复的词汇或多个助词;④使用缩略语,如《ABC在××公司的应用研究》《IFRS与GAAP比较研究》等。

(三)类型(形式)选择之“术”

如前所述,案例研究、调查研究、专题研究、诊断研究是专业学位常用的研究类型(形式)。此外,还有实证研究、规范研究。不同研究类型论文之比较如表3所示。

目前,MPAcc研究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数有工作经验,选择案例研究或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条件,而全日制研究生以应届生为主,虽然要求拥有半年实习实践经历,但很多培养单位在实习之前就要求选题、定题,这不利于学生结合实习实践获取的数据资料确定研究类型;而且在实习实践中,很多学生也难以掌握实习单位详实的数据资料,或者因考虑不成熟,对需要或获取哪方面的数据资料都难以确定,何况有的学生在半年的实践中换过多个单位,谈何通过实习获得撰写论文所需的素材?针对这种情形,笔者建议可以更多选择“专题研究”类型的论文,比如《拟IPO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研究——基于发行审核意见的扎根分析》《互联网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航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研究——基于顾客价值视角》等。

(四)摘要撰写之“术”

摘要对学位论文的评价至关重要。通过摘要,读者可以简明地理解论文的要点和主题,进而对论文内容做出初步判断。期刊论文摘要一般200~300字,学位论文摘要一般500~800字。摘要撰写的原则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撰写摘要的要求是“务必惜字如金、反复推敲斟酌”。摘要包含的要素包括:①用三到五句话说明选题背景,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②叙述对所研究问题提出了什么新观点、新见解或独特贡献;③描述作者围绕新观点所做的论证工作内容,如采用的方法、工具,以及做了哪些有特色的工作;④说明经过论证的新观点、新见解、独特贡献具有什么价值,会产生什么后果。撰写摘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写成目录式,即流水账式、按章节顺序写;②引导性或支撑性的解释词句(正确的废话)尽量少,要开门见山;③不出现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词句,如“本研究开创了……”“本研究填补了……空白”等;④不要只说本研究“做了……”,而要说“做出了……”。

(五)文献梳理之“术”

(六)政策建议之“术”

(七)流程管理之“术”

教指委《指导意见》第一个问题就是“流程规范”,从开题到获得学位需要经过十个环节,相信多数培养单位都有严格的流程管理制度,但每个环节是否都做到了严格执行则不一定。其中,开题、预答辩、答辩是三个最重要的环节。笔者在不同高校开设讲座时了解到,论文质量高的培养单位对流程各个环节都更严格,有些选题多次开题才获通过,晚开题的论文,其他环节都会顺延,这验证了柏拉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格言。笔者在指导MPAcc研究生的经历中,对此也感同身受。预答辩在学生完成论文初稿后进行,一般由院系组织3~5人的预答辩小组,学生汇报论文,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并给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结论。建议严格执行预答辩制度,切实把论文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消灭在正式答辩之前,避免“走过场”“走形式”。最好在这个环节实行末位淘汰制,切实督促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完成论文。完整的论文撰写与答辩流程如图2所示:

四、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道”与“术”

(一)学位论文评价之“道”

2.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除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外,教指委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具体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详见表4。

(二)学位论文评价之“术”

2.质量控制环节的把控力度。要保证学位论文质量,首先要看培养单位是否有“专业学位论文规范”?是否有完整的论文管理流程?是否有认真的论文指导教师和指导机制?是否有严格的双盲评审和答辩程序?其次要看论文流程的每个环节是否有淘汰机制。调查发现,有的培养单位部分老师指导论文过多,年均超过10人,个别年份超过15人。经验表明,在论文开题、预答辩、查重、答辩等关键环节有淘汰机制的培养单位,其论文质量明显高于没有淘汰机制的论文质量。××大学对完成以上流程并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还实施“后评估”评价机制,在后评估中未通过的论文不得上交学位委员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需要修改1~6个月,这个机制实施十多年来,在保证论文质量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大学论文答辩通过但后评估未通过原因剖析见表5。

3.论文内容与工作量。

4.论文格式规范。

教指委《基本要求》对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是:“论文内容完整,包括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引证资料准确,符合学术规范;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概念表述清楚”。

5.如何判断好论文与差论文。

从性质上说,好的论文应该题目新颖、针对性强;结构合理、逻辑严谨;方法科学、分析透彻;资料丰富、数字正确;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引注规范、文献准确;结论可靠、应用性强。对全国优秀论文的统计发现,多数获奖论文篇幅较长、工作量大,平均页数在60页以上,字数在5万字以上;获奖论文数据详实,图文并茂。全国优秀论文中,罗皎月的《湖南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有17个图、31个表;杜心宇的《CW公司价值链预算应用研究》有68个表;陈海英的《GS人寿保险S分公司成本控制研究》有15个图、31个表;张岩的《订单式生产企业订单成本估算与定价应用研究》有11个图、23个表;李建芳的《云南白药企业价值评估案例研究》有21个图、43个表。

相反,差的论文选题陈旧、方法简单、结构不合理、逻辑性差;二手资料较多、数据简单甚至缺乏;篇幅较短,分析肤浅;格式不规范,错误较多。

五、结论与启示

现实中,很多成绩很好的研究生甚至“学霸”在刚撰写论文的时候,也觉得无从下手,压力很大。相较于课程学习,撰写论文更觉艰难。因为课程学习是学习已有的知识,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是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而撰写论文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虽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用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科学研究、论证,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交叉运用、融合运用,也是新的方法、新的观点、新的措施大展宏图之时,因而仍然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硕士论文作为MPAcc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最后一个堡垒,确实是有难度、有压力的工作,这恰恰也是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重要标志。好的论文“文铺锦绣,字吐珠玑”“篇篇俱是云烟满,句句皆取锦绣裁”;而差的论文“鄙言累句”“佶屈聱牙”,甚至“词不达意”“文不对题”。要完成论文写作,尤其是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不仅需要作者对学术有敬畏之心,并付出艰辛的劳动,还需要作者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娴熟地运用语言技能和拥有与研究生身份相符的文笔。

笔者以为,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勤思、探索、钻研的学位申请人;②敬业、严格、负责的导师;③前沿、新颖、有趣的选题;④求实、细致、深入的研究过程;⑤严谨、系统、闭环的论文流程;⑥厚重、逻辑清晰、生动的论文文稿;⑦可靠、可信、可行的应用性;⑧规范、精炼、流畅的格式和语言。

自2014年完成教指委委托的《指导意见》研究以来,笔者先后在国内数十所高校为MPAcc研究生和指导老师做了关于论文撰写、论文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线下、线上讲座,每每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尤感责任重大,故越发想把多年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参与教指委论文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或感想加以总结,展示给广大MPAcc研究生和指导老师。虽远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价值也非常有限,但若能对MPAcc研究生和老师有一点启发、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有一点帮助,笔者当三生有幸、毫发无憾。

参考文献[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张忠纲,孙微.杜甫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08-28.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1991.

[5]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报告(2004-2015)[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李平,曹仰锋.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1]丁斌.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写作指南(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12]李怀祖,田鹤亭,苗迺玲.管理类专业学位论文研究及撰写[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3]李超平,徐世勇主编.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4]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5]薛惠锋.钱学森的科学精神[N].学习时报,2016-07-2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0721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FGLA005);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ZDA05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0ZD18)

作者单位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2.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北京100872

THE END
1.最新保险行业动态,多维度审视与行业观点碰撞自然保护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日新月异,保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关于保险领域的新闻层出不穷,涉及产品创新、技术应用、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些最新保险新闻,从不同角度阐述观点,并表达个人立场。 正反方观点分析 1、正方观点:保险行业创新推动发展 ...http://qlgeopark.com/post/32901.html
2.保险集团经营方式解析的论文杨松令等(2009)[7]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股东的行为。谢金等(2010)[8]、郭颂平(2011)[9]等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金融共生理论,大量应用于金融保险业问题分析。 伯克希尔公司综合经营背景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inc,以下简称为BH公司)创建于1956年,是...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117002.html
3.保险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汇总doc(精选6篇)篇1:保险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汇总doc 保险专业毕业生选题 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模式选择.建立与健全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成因及如何防范.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管控研究 .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管理研究 银行保险研究 国内优先分保与互惠分保机制研究 重复博弈与信息不对称在保险经营中的应用 再保险与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o9z4c15.html
4.汽车论文值得推荐的汽车论文选题【汽车论文】值得推荐的汽车论文选题 百度有驾干货文章推荐: [1]何承鹏.基于红外人脸识别的汽车防盗系统[D].长春工业大学,2020. [2]冯雪松.大规模电池群组现场环境数据挖掘、建模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 [3]邓冉冉.开关磁阻电机转速自适应控制[D].北京建筑大学,2020....https://www.yoojia.com/ask/17-11419765317790830753.html
5.服务类论文题目科技改变客服——融入大数据和AI技术的电子商务客服发展策略研究7.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过程改善研究8. 电子商务客服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运用研究9. 电子商务客服人员素质管理策略研究10. 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服削弱效应的研究与对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https://www.zzmce.com/lunwen/314522.html
6.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必备15篇经济学的毕业论文11 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深入进去,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要加强,这样我们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经济学研究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https://www.wenshubang.com/jingjibiyelunwen/4587846.html
7.保险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个友情提示:免费论文使用次数过多很难通过抄袭检测系统,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摘抄;如如有意找寻原创论文,可点此进入发布任务获得与时俱进原创论文;保险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38个我国寿险市场竞争方式探讨|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也谈保险信用问题保险营销方式创新谈试论...https://m.renrendoc.com/paper/160983501.html
8.保险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新闻资讯保险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涵盖保险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市场监管、公司经营、法律法规、科技转型、精算与资产管理、消费者行为等多方面。研究可探索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市场需求及监管政策等,以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效益提升。 保险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https://mba.cqzikao.com/news/0316191.html
9.联合培养协议书15篇3、乙方负责推荐学生的日常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生活费用由乙方和学生共同承担。 4、推荐学生需与乙方签订保密协定,相关研究成果属于乙方。但并不影响甲方撰写论文并发表,达到研究生毕业水平。 5、学生在乙方工作期间,应提供保险,发生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的.赔偿事宜,按所购买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xieyishu/354184.html
10.社会保障论文选题怎么选?社会保障论文选题怎么选?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社会保障就是人们在失去劳动力、或是遇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基本的生活、生命的保障,社会保障论文要怎么选题?下面斯笔客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1.京津冀医疗保险协同研究 ...https://www.sibikeedu.com/wp/4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