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金融监管局不断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持续推动反保险欺诈工作有序开展。本期专题详解公安+监管+行业+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以及“协同联动、警企共建、打防结合、净化市场、服务营商”五位一体目标,展示各部门如何密切合作,全方位反保险欺诈,为保障经济金融秩序安全贡献力量。
□刘长军郑旭龙张凤强记者经淼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保险业在保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保险业务的广泛普及,保险欺诈行为不断呈现出“机会性”欺诈普遍化、“职业性”欺诈活跃化以及“公司管控”薄弱化等趋势特点,给保险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从辽宁省公安机关办理保险诈骗案件的情况来看,近3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查处的保险诈骗类案件呈上涨态势,此类犯罪不仅会造成保险企业资源浪费、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面对此种严峻形势,辽宁是如何开展打击保险诈骗案件工作的?
案例1:监管助力打掉非法经营保险犯罪团伙
辽宁省营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与金融监管部门密切协作,成功打掉一个乘自贸区“政策引流”之机,利用保险公司系统漏洞篡改车辆信息,造成保险公司及国家税收损失逾千万元的非法经营保险犯罪团伙,抓获吕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
案例2:机构推送线索警方破获事故车扩损案
2023年6月,人保财险辽宁省分公司向公安机关推送某汽车修理厂采取夸大损失程度、串通鉴定机构和中介团伙,通过诉讼理赔的方式,多次骗取该公司车险理赔金的线索。公安机关迅速采取多种侦查措施,逐步查清资金走向以及实施保险诈骗全过程。
侦办发现,团伙涉及50余起汽车骗保案件,涉案金额达150万余元。2024年4月,1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例3:协同联动警方打掉“碰瓷”类诈骗团伙
在繁忙的城市交通中,车辆间的轻微碰撞似乎已成为日常琐事,当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背后隐藏着精心策划的骗局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现象。一些实力完全不输“演技派”的车手,原本想靠着“碰瓷”发家致富,结果却落入法网。
据辽宁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金融支队支队长尚楷哲介绍,辽宁省公安机关深入落实“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发挥各地、各部门专业优势,聚焦数字化转型,联合辽宁金融监管局、大连金融监管局组织“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金融监管、保险行业协会、驻辽保险机构,进一步建立“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着力在线索传递、协同打击、宣传震慑等方面整体联动、凝聚合力。以“数据思维、要素思维、关联思维”的新型侦查工作理念,开展行业机构间的欺诈线索关联串并,集中发现了一批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并综合采取“重点督办”“异地交办”等形式对收集到的保险诈骗线索,逐条开展调查核实、立案侦查。专项工作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收到35条机构转递线索,组织协同打击3波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