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我同学买的二手车,没买商业险,结果出了交通事故,家里赔不起,老婆直接跟他离婚了。
他高中毕业以后就出来打工了,开着面包车帮人送货,和大多数人一样,到了岁数相亲结婚,办宴席、给彩礼、婚房装修,大概累计花了60多万。
结婚以后媳妇就一直吵着买车,奈何手头上没钱,新车买不起,只能选择二手车,正是如此才联系到了我。
让我找关系帮他拿一辆性价比高的二手车,经过各种选择买了一辆价值7万的二手SUV,9成新的车况,他非常满意。
办完手续以后只买了交强险,我当时就劝说他买个三者险,至少能有点保障,可是他对自己驾驶技术非常自信,坚持认为不会有问题。
之后我和他没有什么联系,还是在和朋友聊天时才知道他离婚了,听完离婚的原因下巴都惊掉了。
他晚上开车碰到路人了,还没等到救护车到来人就不行了,家属索要赔偿100万,最终赔偿43万,交强险赔了12万,剩下的31万需要他自己出。
他和父母都没有钱,向所有的亲戚都借了一遍才凑齐钱,这件事导致他家徒四壁,媳妇不断地和他吵架,家里人不管怎么调和都不行,最后两人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听说是房子一人一半,欠下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持有,这件事好几年都过去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话说回来,如果他当初花几千块钱买商业险,可能结果也不至于这么糟糕!
到底是哪些人只买交强险,不买商业险的人,真的不害怕吗?
商业险只有两种人会心甘情愿购买,第一种是经历过或见过大交通事故的老司机,他们太明白商业险的重要性了,不用保险销售劝说,自己都知道主动购买。
还有一种是刚买车是新司机,即使销售不劝说,他们也知道主动购买商业险,毕竟他们心里比谁清楚,每天上路都担心出交通事故,只有保险能让他们稍微安心一点。
1、对驾驶技术盲目自信的人!
有句老话是:“四年狼,六年虎,十年熬成小绵羊。”唯有从未出过交通事故,开了五六年车,对自己驾驶技术开始盲目自信了,他们才会认为买商业险就是纯属浪费钱。
可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一件事,保险,又称为“意外保险”,谁能预测意外呢?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因此,盲目自信的人,他们最后只会剩下“盲目”,自信终将会变成“自怜”。
2、保险意识极低的人!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辈的人从来都不相信保险,保险两个字都觉得忌讳,你和他们提保险,他们认为在诅咒,甚至会情绪激动发火。
在他们眼中,保险不是好词,甚至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对于“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信以为真。
很多时候,保险意识差的人,大多数都是经济收入很低的人群,他们要是出了大的交通意外,要么是连累家人,全家一起背上高额债务;要么是无力赔偿,最后吃上了“牢饭”。
往往在面对这种人群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同情,可交通事故是无情的,犯了错,又没有能力赔偿,对受害者家庭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3、车的残值还不如保险的费用高!
我认识一位爱好钓鱼的老哥,每天都开着铃木北极星出门,基本上都在郊区和乡下跑,他就没有买商业险。
在他看来,北极星的残值还不到3000块钱,保险比自己的车贵了,压根就不愿意多花这份钱。
并且他认为乡下路况简单,车速不快,豪车又少,不可能出现什么大问题,索性保险到期就没有再买过了。
不过,对于面包车司机不愿意买商业险,有种可能是买了也没有用,毕竟面包车大多数都用来拉货,拆了座位就属于改装车,买商业险是无效的,出了事故基本上都不配,买了也是白买。
4、家里车多,没有必要买
我相信每个小区都有这种落满灰尘的汽车,不论是豪车还是普通代步车,反正是家里车多,新车开得舒服,旧车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舍得卖。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买了新能源车以后,燃油车就不愿意开了,曾纠结过这个问题,毕竟一直不开,商业险一年最低也得2000多块钱,用来买衣服多香啊!
只买交强险,出了事故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属于强制性的,不买连上牌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到期没有按时续交,一旦被发现了,一是处以2倍的保险费罚款;二是直接扣车,只有补齐交强险费用和处理完罚款才可以提回被扣车辆。
交强险是按座位来收费的,对于普通轿车交强险新车第一年:950元,车船税是一年360,新车是按月份交税的,要是第二年没出险,交强险费下降10%,最高优惠30%。
如果在此期间“出险”一次,就会恢复原价。
第一年:5座950元,6-8座1100元第二年:5座855元,6-8座990元第三年:5座760元,6-8座880元第四年:5座665元,6-8座770元第五年:5座665元,6-8座770元
如果只买交强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是造成了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从2020年9月19日起,交强险有责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买了交强险,一旦发生了较大的事故,并且赔偿金额超过了20万,那么剩下的金额只能是自掏腰包了。
交强险这点赔偿金额,小事故还可以面对,但凡是稍微大点的事故,估计都会为自己当初的盲目自信感到后悔和自责。
商业车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是真的吗?
所有的交通事故,最终走向都是“赔偿金”,肇事者靠商业险赔偿金额减轻自己的责任,受害者家属靠赔偿金维持以后的生活。
商业险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肇事者和受害者都可以继续生活下去,本质上商业险保护的是交通事故中涉及到的所有家庭,最大程度地弥补损失。
如果没有商业险,肇事者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而受害者或家属将难以维持后半辈子的生活。
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看见这种局面,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意外,没有人希望看见这样的事发生,因此,购买商业险是对自己和家人,以及他人的负责任的表现。
商业车险并不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商业险赔偿的前提是意外事故,如果是骗保,或者是保险上禁止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保险肯定是不赔偿的。
就比如,开车撞自家人不赔钱,第三者责任险只负责赔偿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害。
在第三者责任险的条款中规定,“第三者”的定义中,不包括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家庭成员以及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
因此,我们买了商业险也不要认为万事大吉,还是要注意交通规则,小心驾驶,商业险不是护身符,它只能降低损失,不能避免损失。
如果你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有自信,认为不会发生交通事故,每年保费花不了多少钱。
不要盲目自信,不要因小失大,商业保险保护的不只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家人和对方的家庭,已经不是几千块钱的事了,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要是只买交强险,根据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搞不好一夜返贫,到时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