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分“两步走”,符合条件者“应接尽接”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运输、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正式获批上市以及产量不断增加,将有更多产品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逐步在各类人群中构建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在我国的传播。
疫苗保护效率非100%,接种后需坚持佩戴口罩
不良反应往往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
提醒各位接种者,在接种过程当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样的基础疾病,现在是不是正在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有没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等。
接种完新冠疫苗后还是要按要求戴口罩,特别是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而且建议其他防护措施也不要放松,包括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因为,疫苗的保护作用不是100%,尤其是在当前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被保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过期、变质、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或使用国家药品监督部门认可的疫苗不属于责任免除范围。(因疫苗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害或者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疫苗。)
可以确定的是,有极个别保险公司会把过期、变质、质量不合格的疫苗归类到免责条款里面,但是,更多保险公司则是把它划分到免责条款之外。
购买疫苗保险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家长想要为孩子购买疫苗保险的话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选正规大型保险公司,从个人角度来说,还是认为大型保险公司的赔付机制会好一些,而且从服务、管理上面来说,大型正规的保险公司会更值得信赖。
其次,在购买疫苗保险的时候,还是应该仔细看一下保险公司的具体免责条款,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能赔付,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赔付。以及要仔细询问保险的报销范围,是否有免赔额等等。
所以,仅仅依靠疫苗保险还是无法给孩子带来最全面的风险保障的。除了购买疫苗保险之外,更应该跟其他少儿医疗保险相结合。疫苗保险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保险。
1
疫苗的防病机理是什么?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疫苗的防病机理:疫苗是将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经过人工灭活等方法制成免疫制剂,主要目的是预防传染疾病。
疫苗本身保留了病原菌的刺激免疫系统的特性。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会应激产生我们常说的抗体。之后相同病原想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已经有了防备,便会依循原有记忆,制造更多的抗体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2
一/二类疫苗是什么?
我国的疫苗分两类。简单来说一类疫苗免费,二类疫苗自费。
一类疫苗是指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品种,其主要的种类有: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一类疫苗对付的普遍都是烈性传染病,而且接种的副作用要远远小于该病的危害性。
二类疫苗是大家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其主要种类有: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小马提醒大家,二类疫苗虽然不规定必须接种,但不说明它不重要。
3
打疫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II.注射完疫苗后不要着急走,再急也应该待一会儿。观察30分钟左右,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再离开。
III.对于一些特殊的疫苗,如狂犬疫苗,接种后就需要忌口了,胡吃海喝会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还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IV.接种疫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或者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
4
多种疫苗同时打,安全吗
5
除了一类疫苗,自费疫苗有必要吗?
自费疫苗——也就是二类疫苗,是“谁出钱,谁受益”。一谈到钱有些人就认为不必要了,从而忽视了自费疫苗的作用,这是非常错误的。
自费疫苗是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而且针对的很多传染病对人的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疾病,患上这些本可预防的疾病比接种疫苗更危险。根据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自费疫苗该打就要打。
6
打疫苗后的异常反应
提醒大家,只有科学认识疫苗不良反应,才不会过分恐慌。疫苗本身的特性就决定它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较常见,反应症状也相对轻微,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者出现低热、全身不适、没食欲、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需要就医,1~2天就能自愈。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后,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反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对某些接种者来说,在疫苗没问题,也没有打错的情况下,仍有可能“中招”,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和晕厥等,虽然发生率极低,但病情严重,一旦发生要果断治疗,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