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保险价格宠物保险注意事项

“去了一次宠物医院,感觉被割了层肉。”这是派读君带自家狗狗去看了一次病后最深刻的感想。

让派读君后悔的是,当初准备养狗时,宠物店的人曾建议派读君买个宠物医疗险,防患于未然。但抱着侥幸心理,和大部分宠物主人一样,派读君觉得只要自己科学喂养,狗狗应该不会那么容易生病。但实际情况是,如今宠物就医的频次和医疗支出越来越高。

《202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宠物医疗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0%。从宠物消费结构来看,各细分品类中,宠物诊疗支出增长6.2%,是消费增速最快的品类,宠物的医疗健康需求显著增加。而宠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养宠人士躲不掉的困扰。京东金融统计,我国单只宠物犬就医的年平均花费为1557.2元,单只宠物猫为1446.1元。

按理说,如今宠物经济正火热,养宠人士为宠物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且宠物医疗费消费增长迅猛,客观上刺激了保险需求,这些先决条件原本都应当是宠物保险行业“起飞”的动力,为何“天时地利人和”看似都具备齐全了,却仍然扶不起宠物保险这个“阿斗”?

与巨大的医疗消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宠物保险的覆盖率还不到1%。而世界上宠物保险覆盖率最高的瑞典,参保率已经达到40%。

事实上,国内的宠物保险产品其实早在2004年就出现了,到如今17年了,却依然是一个极其狭窄的市场,所谓的“蓝海”与“千亿规模”一直都只是想象中的画面。瞄准宠物“吃穿用度”环节的业态都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宠物保险”这个队友却依然陷在深坑里。

要问原因,一个从事保险行业的宠物主人应该最有发言权:“我喜欢养动物,家里有半个动物园,我也干保险很多年,也有保险意识。但是我找不到一款满意的宠物保险,各种限额、免赔等粗糙的风控手段让我真的很抵触。”

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在派读君眼里是制约宠物保险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虽然相比早期市场周期开发的保险产品,当前的市场主流产品已经尽可能贴近消费者需求,但却依然存在保障狭窄或滥用“宽进严出”—承保条件宽松而理赔条件严苛,直接导致宠物生病时、最需保险保障之时,“大病保不了,小病不给保”,养宠人获得感低、体验感差,这些因素也劝退了一些观望中的“潜在用户”。

《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相较于迅猛发展的宠物行业,宠物诊疗满意度在2020年反而下降了1.9%,仅为3.6分(满分5分)。

此外,由于风控技术落后单一,对宠物的身份识别困难,导致“骗保”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第一,中国的宠物行业不规范,没有系统化。所有的宠物医院都不正规,90%都不开票;所有的宠物疾病都很难鉴定;所有的宠物药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不统一。而日本的宠物行业已经拥有一个成熟且规范的市场。光是这一点,差别就一个天一个地。

第二,在照搬日本模式来设计国内产品的同时,他们也参照日本的定价来设定国内产品的金额。当时日本的定价是每年3650元,保的是“细小”这个病种,我们照搬,也对用户承诺赔付3650元。结果就是十单理赔里面,有六单是“细小”。赔付比例如此之高,不赔钱都奇怪。”

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保险公司亏本,也让保险公司不得不在其宠险产品中设下多种条框加以限制,最终导致推出的产品难以解决宠物“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基本问题,成了很多宠主人眼中的智商税。

但从2020年开始,国内宠物保险似乎突然进入了快速增长新阶段:

在市场端,以比较典型的众安在线为例,2021年上半年,其宠物险保费同比飙涨了60倍。另据瑞士再保险预测,如从2023年开始以25%左右的增速增长,中国的宠物保险保费规模预计有望在2025年达到14亿元左右,宠物保险渗透率达到1.2%以上。

而在资本端,2019年至今,主要财险市场主体均已加入到宠物保险市场的竞争中,人保、平安、太保等传统巨头,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支付宝、微保等互联网巨头旗下平台均涉猎其中。

宠物保险的种类也愈发丰富,目前,宠物保险市场主要的产品类型包括医疗保险、责任险、意外险,以及宠物被盗保险、托运险等。

从扶不起的阿斗突然成了“黄金赛道”,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1、宠物主保险意识的增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分析我国的宠物保险市场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可以按不同年龄层分类,在90后和95后中有超过22%的宠物主认为必须为自己的宠物购买保险,而在80前宠物主中,只有9.2%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购买。这充分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宠物主对宠物保险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从而不断推动宠物保险行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随着大资本的入场,宠物保险行业的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了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在风控环节:AI识别、大数据技术开始被各大公司引入,为保险赔付提供投保宠物识别、异常投保行为判断等技术支持。去年5月,陆金所在其“萌宠医疗健康险”中首次首次引入了宠物图片智能识别技术,只需上传宠物的正面照,AI系统会通过宠物鼻尖、眼角、嘴角等9个关键点定位出脸部关键点区域,从而确认其身份。而在去年7月,支付宝则推出了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利用宠物的鼻纹(类似于人类的指纹)建立宠物的电子身份,识别成功率超过99%。

而在销售环节上,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介入,原本固化的销售渠道也正在变得多样化,宠物保险产品将可以利用大数据更精准更便捷地触达到受众群体,实现多渠道售卖。

3、医疗体系的标准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资本加持下的大型连锁正在取代小作坊式的宠物医院不断涌现,比如新瑞鹏集团的数字化创新,包括业务智能化以及运营数字化,将标准化的指令一键直达一线,更有利于医院提升效率,以及整个医疗过程的透明化。

当前,中国宠物行业高速发展,宠物保险在经历两轮试错调整之后终于跟上大部队开始发力。尽管前景明朗广阔,需求旺盛,但业务模式依然十分稚嫩。技术虽然能够解决一些流程上的问题,但如若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宠物保险依然只会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千亿蓝海市场。

派读君由衷地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一款保障充分、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的宠物保险让每一位养宠人在宠物生病时敢看病,易看病,真正成为每一只宠物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

THE END
1.好医保黑猫投诉支付宝内蚂蚁保保险产品宣传不实,理赔遭拒 我于2021年度开始在支付宝里面的蚂蚁保购买健康福.重疾1号保险,该产品显示重症,中症,轻症各有对应的理赔金额,正是有了这个全面的保障,当时才为孩子购买了此保险,2022年7月份突然发现发音困难,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住院10天,到现在还必须每天服药,前几天在蚂蚁保里...https://tousu.sina.com.cn/company/view/?couid=1976764791
2.宠物保险是智商税?到底有没有必要买?宠物保险是智商税?到底有没有必要买?Hi~ 各位姨姨们好! 这里是长毛美短家长为您报道我们家猫咪之前是没有买过宠物险的...现在想起来真的后悔 因为猫咪健康没事还好,但是有事就知道宠物险有多香了! 我们上周六去的医院,光是检查+1个星期的药钱就已经 1000+了,还是找的普通级别的医生,如果是高级 资深的...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771574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宠物看病那么贵,要买保险吗?“宠物看病比人贵”早已成为养宠人士的共识。《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看病贵”成为养宠最突出的痛点。对消费者来说,宠物保险究竟是能帮忙“捂紧钱包”的有效工具,还是又一笔明码标价的“智商税”?深晚记者走访多家相关机构一探究竟。 https://m.gmw.cn/2021-08/29/content_1302519617.htm
1.燃气保险是智商税吗少儿教育金保险是针对少年儿童某一特定的成长阶段的教育所需要的保险金。 少儿医疗保险,智商税,保险 其他 634 2023-09-17 03:26:27 燃气保险是强制保险吗 燃气保险保障范围有哪些 现在的保险各种各样,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保险,如对人的有寿险、大病保险、重疾险、意外险等等,对宠物的有各种宠物保险,对于...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972268
2.“它经济”火热宠物保险是必备还是“坑”?共同创造宠物友好的城市环境。我国宠物保险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商报上海报道(记者 张仲超 文/图)宠物经济正带来持续的消费力,养宠人需要为宠物的衣食住行付出真金白银,“宠物看病比人贵”近年来成为养宠人士的共识。《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看病贵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95838
3.讨论某某宝的宠物保险实用么期间有两种检查报告照片漏了,重新提交了一次,还在等结果。保险就是需要的时候就觉得买太晚了。所以还是买了一年的,毕竟看病真的太贵了 赞 回应 oydoy 2020-11-08 00:39:30 感觉不太靠谱,人的保险都一堆坑这个感觉像是智商税,好多病不一定保不说,怎么保也没说,还得在指定医院。 赞 回应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0244907/?cid=2784189740
4.给宠物买保健品,又一种中产“智商税”?小红书上充斥着各种宠物保健品帖子。(图/网络截图) 宠物保健品市场固然火热,但与人类保健品类似,相关的争议从未停止。 有十几年养犬经验的佳慧认为,宠物保健品就是“智商税”:“现在铺天盖地的宠物保健品广告,看得我都怀疑不喂它们吃保健品是不是我的错。幸亏我挺清醒的,每年体检需要做,有问题就找靠谱的医院看...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4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