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陪一族”,井喷的需求和狂飙之险
摘要:劳动报记者日前跟踪调查真实的“陪一族”群体。
头图为“小布在家”伴宠专员王思悦上门喂养猫咪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如今,陪伴成了最新潮的职业。陪诊、陪宠、陪驾、陪跑等“陪”一族衍生出的职业在当下受到热烈的追捧。打开某大型消费平台App,搜索陪诊,仅上海一地就显示近200条结果,而陪驾更是多达上千条。
劳动报记者日前跟踪调查真实的“陪一族”群体——他们究竟是哪些人群?他们为何选择这些行业?面对井喷的需求和狂飙下可能存在的真实风险,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行业探秘
陪诊师:我们的客户很多来自独居年轻人
廖彦琴此前做了近十年的保险行业。在她的保险工作中,有一项业务便是给客户赠送陪诊服务。“四年前,我所在的保险工作有了这个业务,当时完全没有陪诊师这个行业,这是意外险附送的一项服务,所以我每次都要和客户解释,什么是陪诊。”廖彦琴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对于陪诊的了解和对客户的服务,她对陪诊愈发感兴趣,加之对于保险行业的倦怠,她萌生了自己出来单干的念头。
站在医院门口的陪诊师廖彦琴
身边的同行来自各行各业
“这是一个朝阳行业”
廖彦琴对记者表示,自己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个视频,短短十五秒,介绍什么是陪诊师,里面提到一句,他们是“医院的导游”。这句话其实对廖彦琴触动很大,她认为,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看病总是一件劳心劳力费神的事情,但有了陪诊师,看病似乎也可以很放松很省心。她也在其中窥见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299半天599全天
陪诊师提供“情绪价值”
在大众点评的平台上,如果搜索陪诊,会显示出近200条结果。目前来看,收费的标准也接近在200-300元/半天。廖彦琴的收费标准也在这个区间内,“299半天,599全天,如果有其他特别的要求,如要去机场或上门接送,价格会再有一些变动。”
她举了个例子,自己服务过一个来自外地就医的癌症病人,他当天要做多达8项检查,也是第一次到这个医院看病。“从早上7点,我帮他安排好检查的次序,拿哪个号,排哪个队,事先都安排好流程,早上10点半,4项检查完成了。在午休后,继续下午的4项检查,结果3点多也全部完成了。”廖彦琴表示,如果不是熟悉这套流程的专业陪诊师,普通病人跑上跑下,有些需要反复排队,很有可能一天都完成不了。
独居年轻人渐成消费主力
渴望创建正规化公司
廖彦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自己接待的客户中,有六成以上是异地就医的人群,这对廖彦琴来说较好理解,因为毕竟第一次来上海看病的病人,病情大多比较复杂,所以急需专业的人帮他们梳理好看病流程。但有一个消费人群需求是她此前没有想到的,“年轻独居人群,我接到的单子也特别多。”廖彦琴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天就刚刚接到一位年轻小姐姐要做肠镜,因为需要全麻,需要有人陪同,她就在网上找到了我。
目前,廖彦琴已经从工作了近十年的保险公司离职,开始正式的陪诊行业创业之路。她告诉记者,自己正在注册一家新的公司,团队目前有6个成员,虽然人员不多,但希望能够正规化运营起来,因为团队里每一个人都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
伴宠专员:
工作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快乐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养殖犬猫已经超过了1亿只,宠物陪伴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宠物产业蓬勃发展,随之也带动了宠物经济,以上门遛狗、上门喂猫为主题的“伴宠专员”正是随之而来的新行业。
上门喂养均价50元
服务时长约为30分钟
记者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搜索“上海上门喂养”后发现,个人上门的标价分布不均,低至30元,高至50元,页面上大都写明了服务内容,猫咪以添加猫粮、换水、清理猫砂盆等为主,宠物犬则以遛狗、清洁餐具、陪伴玩耍为主,犬类价格普遍高于猫类。通常页面会写明服务范围,多以伴宠专员的家庭住址周边四五公里为主,距离更远的,伴宠专员会随着距离拉长增加服务费用。
除了个人上门喂养外,近几年,也有不少专门从事“伴宠”的平台涌现,记者联系了专业宠物上门服务平台“小布在家”的两位“伴宠专员”,跟随他们观察了一次喂养经历。
“伴宠专员”孙廿在苏州河畔遛狗
周日早上八点,记者与“伴宠专员”孙廿在新闸路地铁站附近碰了头,她是一名从业不久、专门服务犬类的专员。来到客户家里后,孙廿通过主人快递给她的家门钥匙顺利进门,穿上鞋套,与客户家的“小土狗”先亲近了一番,紧接着找到了小狗生活的地方,洗碗、换水、倒粮,“通常是先遛狗再吃饭,防止小狗肠胃不舒服,但这只小狗主人提前说了可以先吃饭再遛狗,我们是完全遵照狗狗的习性。”
上门喂养猫咪的流程和上门遛狗相差不多,当天十一点,记者在石龙路地铁站找到了“伴宠专员”王思悦,步行300米便来到了即将服务的主人小区,密码开锁,进门鞋套,与小狗不同,独居的猫咪明显不及小狗的热情,两只小猫中一只狸花猫很快钻到了角落观察王思悦,另一只胆子大点的银渐层也只是靠得更近一些。
上门服务前,伴宠专员王思悦自拍打卡上岗
从业者多为兼职
清楚这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
秉持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王思悦,她曾经有过转行至宠物医院、猫咖、上门喂养工作的灵光一现,但真正接触后发现喂养的单子并不稳定,“如果不是寒暑假、节假日,那么单量就会比较稀疏。”王思悦称自己还是一个“希望收入稳定”的保守派,“如果做成本职工作的话,不太有安定感。”
事实上,经过调查,网络上大多从事伴宠工作的多为年轻群体,他们把上门喂养作为正职工作以外的补充调剂,或是视作辞职到下一份工作之间的衔接。
虽然大多“伴宠”人并不计划长期从事这份工作,但他们都十分期待宠物行业、伴宠行业的未来发展。“现在出去旅游比以前方便,年轻人爱生活爱自由,伴宠的需求肯定也会比前几年要多。”过年期间,王思悦几乎天天“爆单”。
“伴宠专员”孙廿按照客户要求,倒出100g狗粮
行业风险
新行业面临新风险
新兴的行业,都会面临一些新问题和风险。陪诊行业中,如果遇到病人出现意外情况,陪诊师如何应对?陪宠行业中,若被猫狗挠伤咬伤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工作过程全程直播
并非全员购买保险
伴宠专员会忽略的一点是,当接触一只完全陌生的动物,有没有被攻击的风险?大部分伴宠专员的答案虽然是“当然”,但他们的风险意识依然有待加强。
也曾有专员被不慎咬伤,据“小布在家”平台表示,喂养的宠物都需要狂犬疫苗、其他健康疫苗齐全,“我们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减少和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严格筛选申请人,今年以来申请通过率已经不足4%;平台开展专题培训;要求宠物家长如实填写宠物的性格、外出行为等,如遇烈性犬或有攻击行为的犬只,我们会视情况拒绝进行服务;还有保险保障,部分伴宠专员会有意外保险的保障。”
此外,在服务过程中,如果主人提出了全程直播的要求,往往伴宠专员都会满足,但在实际情况下,提出这一要求的客户并不多,“基本上养宠物都会安装监控,也可以从监控上看。”王思悦说道,在她服务的喂养过程中,客户也将其他房间门都关闭,专员活动的空间并不多。
出现意外由“双方承担”
权利义务并不明确
专家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总工会法律顾问邱婕
目前来看,包括陪诊、陪宠、陪驾等职业都没有被列入去年9月人社部公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所以这些行业,目前也没有职业认定,自然也没有培训、考核和评价体系。
在邱婕看来,这些新兴行业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他们没有办法被纳入《劳动法》中进行保护。比如之后会遇到的职业伤害等,要帮助他们维权,如判定工伤等都无从谈起。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让这些从业者去成立公司或者平台化,但这样又会面临成本过高,数量还不足以支撑平台化的问题。
邱婕表示,陪诊、陪宠这些新兴的行业属于灵活就业形态中的一种,但不属于人社局发布的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已经有了明文的规定。对于灵活就业群体,当一个行业发展得足够大的时候,确实需要法律的手去“伸一伸”。对于这些行业的双方之间的关系,那就需要法律及时调整和规范了。
在线调查
对于“你使用过陪诊、陪宠、陪驾等服务吗?”的选项中,有8%的投票人选择了有,而68%则没有使用过,此外24%的网友选择听说过,有机会会尝试。
另外,对于这个新兴行业,不少网友还是非常愿意加入,30%的网友选择“如果收入好,或许会尝试”。
徐:陪诊太有需求了,老年人单独看病很不方便,子女忙于工作没空时请个陪诊,不仅帮助了子女,也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真是很有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