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一条来自编辑@爱做功课的Rain的原创
原标题《在美国看病流程|怎么选医疗保险、医院医生,医疗费用如何计算》
美国医疗费用
美国医疗费用真的是非常昂贵,谁看过病谁知道!虽说在美国看病没保险也可以通过直接跟医院砍砍价(例如cashdiscount)或者申请医院的经济援助(financialassistance)等等来减轻负担,但始终是拿着医保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需要自付多少才去看医生那样会比较有底气,不然分分钟看完医生就要吃土了。
上ehealthinsurance.com不用登记太详细的信息也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当地有什么保险公司什么plan选择,以及大概价格。
美国医疗保险
一般来说除了月费最需要关心的是下面几个参数:
Deductible-在保险开始支付费用前自己需要先出的部分,每年重新计算;
Copay-具体服务需要自付的部分,是一个固定金额,通常支出不计入deductible内;
Coinsurance-具体服务需要自付的部分,是百分比形式,也就是根据实际收费而定,通常支出会计入deductible内;
OutofPocketMaximum-自付费用封顶额度,每年重新计算;
MaximumBenefit-保险支付费用的封顶额度;
另外还要看看有没有不报销的具体医疗项目,或者是否有关于Vison(视力,包括配眼镜),RX/Pharmacy(处方药)等方面的报销情况。
保险还有分in-network(在保险网络内诊所/医院)以及out-of-network(非保险网络内诊所/医院)费用报销的区别,有些保险可能限制只能在网内诊所看病否则不报销,所以了解清楚各个保险有没有指定的医院/诊所,地点在不在自家附近也很重要。有些保险会明确标示保险种类,例如HMO,PPO等。
(资料翻译自verywell.com)
以前买保险还要看保险能报销什么项目(Coverage),有没有已有病情(Pre-ExistingConditions)限制,但现在奥巴马医保改革后规定保险公司不能因为已有病情拒保,所以一般常规保险都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当然买之前确认清楚没有坏处。
选择保险plan基本上是看自己的经济能力,deductible,copay/coinsurance,outofpocketmax比较少,看医生限制少的plan当然更好,但保险费用也会更贵,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不容易。
牙科保险DentalInsurance和医疗保险MedicalInsurance通常是要分开购买的,但要考虑的问题跟医保差不多。
自付医疗费用计算
举个例子,某保险deductible\$500,常规预防性检查copay\$10(不算在deductible内),一般看病coinsurance10%,outofpocketmaximum\$3000。
第一次看家庭医生做常规体检,医院收费\$500,病人只需要自付\$10(copay)。
第二次一般看病医院收费\$1000,自己要先付\$500(deductible),然后剩余的\$500需要自付\$50(10%coinsurance),保险负责\$450。
第三次一般看病医院收费还是\$1000,则只要自付\$100(10%),然后保险负责\$900...
直到自付费用累计达到\$3000(outofpocketmaximum)以后,保险会100%全额报销剩余的所有医疗费用,直至达到maximumbenefit额度为止。
短期医保:
如果错过了openenrollmentperiod,又不符合特殊事件要求,小伙伴们也可以先买一份“ShortTermHealthInsurance”,这种短期医保计划费用比较便宜,很多开通后第二天就能开始用,能报销看医生以及急诊的费用,但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报销可能非常有限,而且通常不保Pre-ExistingConditions、怀孕产检等问题。
这类短期医保也有Copay、Deductible等不同等级的选择,报销项目要看具体的plan,比较适合买不到或者买不起常规医保的人士。
定额医保
除了常规的医疗保险以及短期医保以外,部分保险公司可能还会提供“IndemnityPlan(定额赔付计划)”,也称为“fee-for-service”。这种定额医保会赔付保险条款里包括的疾病或受伤需要看医生、手术、住院等情况,无论医院诊所怎么收费,保险都会根据条款赔付一个固定金额上限(比如说住院的情况每天保\$2000)。
这种定额保险通常很快可以生效,没有deductible,也没有医疗网络限制,一般是自付医疗费后再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按合约条款直接将支票寄给你。另外,这种保险通常也叫“HospitalIndemnityInsurance”,因为它一般只包需要手术住院这类大问题(有些也包普通看诊,要看具体条款),但保费很便宜,部分人也会将它作为常规医保的补充保险。
美国看病流程
通常每个人会先给自己选定一个固定的PrimaryCarePhysician(简称PCP,初级保健医生,一般也叫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一般都是选择InternalMedicine或者FamilyMedicine(内科),IM和FM的区别不大,IM目标客户是成人,FM目标客户的年龄范围大,从小到老。当然啦,宝宝的PCP一般直接选Pediatrics(儿科)。
而当PCP认为病情已经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话,则会将病人refer推荐给Specialist(专科医生)。很多保险对于看专科医生也是有限制的,可能会要求先得到PCP的referral,如果没有referral直接去看专科的话,有可能会被当作滥用资源而被拒保。但也会有些例外,比如女性看妇科Obstetrics/Gynaecology(简称OB/GYN或OB)通常不需要referral。到底是否需要家庭医生推荐建议向自己的保险客服咨询。
如何选择家庭医生
有固定PCP的好处就是医生对自己的状况、变化更加了解,对于新发情况能有更好的判断。美国现在大多数医生都会选择在一些大型综合诊所/medicalgroup执业,独立私人诊所是越来越少了,medicalgroup的好处是同科目的医生有不少选择,而且一个医生没空的话可以及时由其他医生替补,病历在诊所网络储存,即使是新接手的医生也容易从之前的病历记录里了解到病人的详细资料。
普通门诊
在美国看急诊
ER都在大医院里,设备很齐全,24小时营业。
然而UC的收费比较低,只是比一般看症贵一点,进ER的话账单绝对是翻几倍的,即使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也还是要高很多。如果行动不便或者情况紧急,要打9-1-1求助,9-1-1会派出ambulance(救护车)甚至直升机运送病人,但是医疗交通费用也是很高的,不紧急的时候别乱用。
当然刚开始很快会有人来做基本检查问情况,但过后就被安排在大堂里等候正式的治疗诊断,大概是因为并不是要命的状况吧。很多时候是开始的确是很不舒服,等到真正能看医生的时候可能都已经有点好转想直接回家了,但又不太甘心白等了这么久最后还是选择进去检查。
医院翻译服务
有时候即使不提,接线员也可能会因为名字或者口音问题主动确认是否需要翻译服务。所以语言方面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也要有心理准备,某些地区资源有限,能提供的中文翻译可能水准不太高。
医疗费用计算
在美国看病的一大好处是,看医生不用先交钱,医生会以人为本,总是会先治好你,再给你寄账单。但问题就是,看完病后收到的一大堆账单...可能也很可怕。
一般除了金额不大的copay,是在check-in时就要先交(也可以选择之后再交)以外,其他的账单,都是等看完医生以后,按实际情况来报账的。诊所会先向你的保险收费,等保险付钱以后,再让你缴纳剩余的款项,所以通常看完医生,可能过一两个月后才收到账单也是正常的。
而且一般你在收到诊所账单(billingstatement)之前,还会先收到一封保险公司寄给你的ExplanationofBenefits(简称EOB,福利说明书),这是保险公司表示接到医院账单了,医院收了多少钱,保险付了多少钱,你还需要自付多少钱的说明。
大多数EOB账单如上图,会特别说明“THISISNOTABILL”,表示这不是账单,你不需要付钱。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日期和description(服务描述),可以确定这是你看病产生的费用,不是其他人冒认你的身份看病之类的。
另外ProviderCharges表示医院原来的收费,AllowedCharges则是保险公司跟医院讲价后的实际收费(通常会少很多),然后你会看到根据保险约定的Co-Pay、Deductible、Co-Insurance等项目,PaidbyInsurer(或者叫Benefits之类的)是指保险已付的钱,WhatYouOwe(或者YourBalance之类)则表示你需要自付的金额。
由于保险跟医院沟通是通过各种“Code”(服务代码),有时候如果医院给的code对不上保险policy的,保险就会拒绝报销,这种时候你可以问问保险有没有哪个类似服务的code是能报销的,然后再找医生/医院沟通看看能不能重新用一个保险愿意报销的code再走一次流程。(我第一次领取保险报销的吸奶器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lactationconsultant开的吸奶器处方用的code跟OB开处方code不一样,我的保险能报销OB的code,但LC那边用的code不行==||||||幸好医院那边的人很nice帮我重新弄了一次)
无故拖欠医疗费用的话,医院会将烂账转给collectionagency,这样的记录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信用分数,小伙伴们要慎重对待。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某Rain在美国看医生的一些个人经验啦。欢迎大家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