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只要签订完合同之后立马就会具有法律效应。但买保险时却发现产品有等待期,不少人担心,等待期内出险该怎么办?自己能得到赔偿吗?
那么保险公司为什么要设置等待期?等待期有坑吗?奶爸接下来会和大家分析。
医疗险的等待期一般是30天,重疾险和寿险的等待期通常为90-180天。
一般来说意外险是没有等待期,但有的意外险投保后3天或5天生效,具体看保险合同。
近年来,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给自己购置保险的观念也在不断增强。
但部分人的保险意识还是比较缺乏,甚至到现在还把保险“妖魔化”,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跟传销一个样。
有些人身体好的时候不去投保,当身体出现不好的状况,这时候又考虑去买保险。
举个例子,小强最近总感觉心脏不舒服,经常头晕眼花,他感觉到身体给自己发出了警告信号,于是就想着去医院检查。
但他又怕检查出了什么大病自己没钱治,于是就给自己买份百万医疗险,万一真出事,有份保险可以报销医疗费用。
但由于在等待期内患病,保险公司拒绝了小强的理赔申请。
保险公司会给保险产品设置一个等待期的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控制理赔风险,防止投保人的骗保行为。
如果不设置等待期,大家都带病投保,保险公司的理赔率就会很高,薅羊毛也得这只羊在吧,可别薅着薅着这只羊就没了。
关于保险的等待期,有些人会产生一些误区,把等待期的影响过于放大化,其实奶爸认为大可不必。
有些人买完保险后,明明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却因为有等待期的限制,强忍着不去医院。
奶爸可以理解这种做法,但奶爸不建议这么做,要知道,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什么,身体健康才是我们的本钱,不至于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把自己身体搞垮了。
千万不要为了等待期,而耽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钱是赚不完的,身体却是自己的。
假如我们在投保时完全符合健康告知,但是在等待期内却检查出健康告知问及的某种疾病,这种情况需要补充健康告知吗?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什么意思?如实告知仅仅是要求我们在投保前的义务,毫无疑问这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但是在买完保险后我们发现的健康异常,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它并不影响保单继续有效,保险公司更不会以投保后发现健康异常来拒赔我们。
但如果这个疾病会对以后的理赔结果产生影响时,奶爸建议还是和保险公司联系,询问一下保险公司是否要进行补充告知。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等待期当然越长越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等待期则是越短越好。
其实只要我们投保时做到如实告知,不必很在意等待期,等待期的存在也是为了体现保险条款的公平。
但在同等条件下,尽量还是选择等待期短的,可以尽早享受保障。
奶爸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保持身体健康,能早点买保险就早点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