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观察消息,日前,中国香港领先的虚拟保险巨头OneDegree,委托独立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进行了一次“香港宠物消费调查”。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根据宠物主人每年平均为宠物支付的一般费用和医疗费用,并按照宠物平均寿命为14年计算,每个宠物主人平均需要约港币68万元才能饲养宠物。而如果以每个宠物主人拥有1.5只宠物计算,则人均支出将达到102万港元。
其中,超过53.4%的宠物主人每月在宠物身上的花费在1,000至4,999港元之间,表明了越来越多宠物主人将他们的宠物视为家庭成员,并愿意投入更多资金来照顾它们。
而这份报告重点指出的是,养宠用户对于宠物保险的需求和认可度不断提高。据报告显示,在饲养宠物的平均花销中,宠物保险占据了8.7%的支出,在整个消费类目中排名第四。其中,OneDegree旗下的宠物保险业务,是最多宠物主人联想到的宠物保险公司。
截至目前,宠物保险业务已经占OneDegree整体业务的90%,收入同比增长40%,并成为了OneDegree的营收主力。
事实上,OneDegree的业务增长和营收表现,仅仅是中国宠物保险市场的一个缩影。例如根据数据分析机构elabr发布的《中国宠物健康行业—宠物保险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宠物保险市场规模逐年上涨,从2016年的1.1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33.7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宠物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将上涨至104.8亿元。
另据外媒同期预计数据,2023年全球宠物保险市场约为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5亿元),到2030年,预计年利率为16-17%,届时估计市场价值可能达到3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7亿元)。
如果按照这两个数据维度来看,2023年中国宠物保险市场已经占据全球超八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当然,这些数据仅供参考,或许并不准确。但其背后透露的有效信息是,中国宠物保险市场的渗透率和普及度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
同时,宠物保险市场的高速增长也离不开产品多样化的助力。此前,竞争格局稀缺造成宠物保险同质化严重,鲜少有公司针对特定品种、病种、年龄段进行差异化保障。但在现阶段的人宠生活中,传统的宠物疾病和宠物意外险已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迫切需要更精准、更细分、更专业的宠物保险产品。
因此,诸多保险公司开始推出涵盖宠物常规检查、疫苗接种等在内的全面保障套餐,以及针对老年宠物和特定品种、特别生命阶段宠物的更细分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与宠物医院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例如泰康保险与多家大型宠物医院合作,推出了覆盖宠物医疗、意外和责任险的综合保险产品等等。而通过与宠物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能更好地控制理赔成本。
但在市场规模和渗透率高歌猛进的背后,宠物保险市场实际呈现出的却是“冰火两面”的态势。此前宠物险理赔难等导致消费者体验和市场信任度下降的痛点问题,仍是阻拦市场需求被释放的核心因素。
另一方面,宠物保险整体市场认知度仍较低,许多宠物主人对宠物保险的了解有限。叠加宠物保险的数据积累和风险评估模型尚不完善等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的市场教育和数据积累,才能推动宠物保险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综合来看,宠物行业观察认为,中国宠物保险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产品多样化、服务优化以及消费者认知的提升,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想要抓住这波机遇的企业而言,各大险企还需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广大宠物主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筑牢自身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