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奖交手续费、积分到期兑换、刷单代购……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
侃财君了解到,近几年,不少险企推出新型“电信诈骗险”。
什么是“电信诈骗险”?这款产品,真是反诈利器吗?
商业保险反诈,值得满心期待??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数激增,涉案金额逐年上升。
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保险公司可谓煞费苦心。今年5月8日,全国首个反诈普惠保险在浙江省落地试点。
这是个什么保险?
如果参保居民遭遇电信诈骗,公安机关立案之日起90天内没能追回损失,保险公司将按照约定进行赔付。
这款产品有什么用?
给老年人按下电信诈骗“止损键”。直白点说就是,当老人家被电信诈骗坑钱后,保险公司会给予一定补偿。
侃财君了解到,这款反诈普惠保险产品,有其特别之处,设置了反诈志愿者专属保险服务。公安机关预警后,反诈志愿者会上门劝阻参保人员,提供反诈普法宣传;若有参保人员被骗,反诈志愿者还会上门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
利用商业保险,调动全民反诈热情,值得满心期待。
投保很容易,理赔难且慢???
不得不说,这款产品,投保非常容易。
???
侃财君在支付宝App内搜索“电信诈骗险”,就可进入“蚂蚁保”,选定“资金保·防盗防骗险”,就能一键轻松投保。
保额有六档可选,1万至100万元不等,几十百把块钱,就能保一年。一张保单可以保全家,双方父母、配偶、孩子等,都能纳入保障。
这款保险产品,乍看特别美好。
侃财君研读了该产品合同细则发现,其中限定条款很多,也有保险责任免除条款。比如,因非法金融活动、追星、网络婚恋交友等行为造成的资金损失,不在保障范围内。
侃财君调查发现,该产品投保容易理赔难,在全国范围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
近日,湖南法院审结一起“电信诈骗险”案件。
发现被骗后,王欣当即向当地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认定,受害人王欣是被人冒充公检法诈骗,目前尚未追回损失。
王欣后来回想起,2022年,她曾经在一个网络平台投保了人保财险的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安全保险,其中包含附加家庭成员银行卡盗刷保险及电信诈骗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保险。不料,王欣向人保财险申请理赔遭拒,双方后对簿公堂。
王欣的损失,是否属于保险公司免赔范围?
经法院审理查明认定,案涉免责条款对王某不发生法律效力,保险公司应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让被保险人获得购买商业保险应当得到的有效保障。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向王某赔付保险金10万元。
此案主审法官建议,保险公司销售这类保险时,应该用常人易懂的方式,对保险条款进行详尽提示说明。
(支付宝App投保页面)
险企试水反诈,还得百姓“撑船”??
其实,早在2016年,国内首款电信诈骗险就已经上线。只是,8年过去了,这款产品激起的“浪花”并不大。
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很多用户有强烈需求,但是该产品的发展规模和延续性仍旧受限。如何有效甄别这类理赔案件?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并且,这款产品的赔付率,远远超出预期。
“电信诈骗险,虽然为解决电信诈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但更多只是事后救济与心理补偿。”明亚保险高级经纪人杨尹佩指出,现在,保险产品形态多样,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只为了在更多领域发挥保障作用。险业探索电信诈骗险,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电信诈骗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通过这款产品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
“买了‘电信诈骗险’,并不能高枕无忧。险企试水反诈,还得靠老百姓自身‘撑船’。”英国剑桥大学金融学教授唐加文认为,电信诈骗,必须源头防治。面对各类纷杂信息,人人都须时刻保持警醒,防患于未然,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电信诈骗险”,如何才能更“保险”?
唐加文建议,保险公司应该针对电信诈骗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差异化精准推出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切莫让这类惠民保险变成不清不楚的“糊涂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