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保险产品大全、优缺点、搭配法,看懂本文是搭配保险的开始
保险本质是一种数字和金融结合的“工具”或者”药品“,只有非常清晰各类药品的差异才有可能实现正确选择和搭配
就我观察目前普通消费者很少真的理解大部分类型的产品,大部分的家庭保单都没有实现最佳安排
一、简单说来:保险产品分为5大类
1、重疾险,特定严重疾病发生后,凭借确诊报告直接赔付现金;终身重疾险中身故也会赔付,且有分红;消费型重疾险只对特定疾病赔付
2、医疗险,住院或者门诊都可以实报实销,显然这包含了任何疾病
3、意外险,意外导致身故、残疾、医疗的赔付
4、定期寿险,不管任何原因死亡导致的赔付
5、理财险:现在储蓄未来取出,解决退休、孩子留学等大额支出的风险,有强制储蓄作用
二、应该组合购买重疾+商业医疗+社保
1、社保的5大不足
a、额度不够,例如北京市只有30万
b、基本上进口药品和器材自费
c、无法支付因为疾病带来工作能力丧失,需要巨额照顾费用问题
d、并不支付因为疾病身故,导致家庭房贷、下一代和老人赡养的责任问题
e、并不允许大家去私立医院、公立医院特需部、海外就医,对于跨省就医很多限制
2、商业医疗险赔付疾病数量多于重疾险
假如骨折重疾险不赔付,医疗险赔付
例如普通肝炎重疾险不赔,除非是特别严重或者末期才会赔
人类疾病上千种,重疾险不可能都赔付,这就造成目前重疾险理赔纠纷,很多人误解重疾什么都赔付,其实重疾只赔付特别严重的疾病
3、重疾险赔付比商业医疗险更加给力、更加有价值
重疾险确诊后就赔钱,确诊报告邮寄过去,打款,后面保险公司不管用途,留给下一代也可以,显然这笔钱:
a、可以拿着去海外治疗
b、也可留给亲人
c、也可在国内使用进口药品器材
d、选择北上广最好的医疗技术
备注:终身重疾险包括身故赔偿、分红能力,这类不做详细展开
医疗险是必须治疗后产生实际医疗费:
a、可以报销进口药品器材
b、不限制医院,可以选择最好的
c、报销额度通常很高,不担心没有报销款
4、短期看消费型重疾险比商业终身医疗险贵,长期看香港终身重疾相比医疗险终身成本相当,但是价值更高,二者不能简单比较便宜和贵
a、短期看:消费型重疾和医疗险比较,同样保费医疗险赔付可以比重疾险多20倍:医疗险通常赔付社保后自付部分,因此实际可能没有赔付那么多,严重疾病很有可能治疗过程身故,导致没花太多钱
b、长期看:医疗险到了75岁以后成本也相当高,优秀的终身重疾险具有较好的投资能力,通过年轻保费投资来解决老年重疾费用问题,同时也解决寿险问题。
5、高性价医疗险对于身体健康要求远高于重疾险
高性价比医疗险对于身体健康要求特别高,很多确诊过比较重疾病的人无法购买,但是重疾险要求比较低,基本上都可以投保,只有比较贵的医疗险才接受曾经得过疾病的朋友投保。
6、结论:商业医疗和重疾不管是儿童、成人、老人都尽量组合购买
假如张三购买80万重疾险额度,外加几百元保费/年买了消费医疗险,张三确诊癌症:
首先,张三去最好的内地医院确诊,直接凭借确诊报告获得80万重疾险现金
其次,张三去国内最好公立医院治病,花费70万,初步康复,其中社保20万,剩余50万张三先用之前重疾险现金垫付,然后再找商业医疗险公司报销回50万
最后,那么张三手里还是有80万,接下来2年,张三没有工作,一直在调养状态,同时继续购买各类药品,有房贷、孩子
三、重疾险分为终身重疾、定期重疾、一年期重疾
儿童应该必然配置消费型重疾,条件好额外配置终身重疾;成人过渡性配置10年以内消费型重疾病,有经济条件配置终身重疾;老人只能购买防癌险,终身、定期、一年期重疾都太贵
1、三者定义的差异
终身重疾相比后面多了身故赔偿、终身保障、分红理财,后面二者只有疾病赔偿功能
2、中年成年人比较,从当年比较,终身重疾是消费型重疾价格10倍左右,但是综合一生,两种不同缴费方式比较,终身重疾缴纳更少、保障远远更高,说明对于中年人消费型重疾只可以是过渡使用,不可依赖终身
例如35岁不吸烟男性:
一年期重疾险:假如购买一年期成年重疾险性价比第一众安尊享e生重疾险是847元/年,逐年增长,可取消;35岁,847元;50岁,3777;65岁,13504;80岁,44006,赔偿30万,一年期重疾病最高80岁,35-80岁的总成本按照5%折现是11万
香港友邦加裕倍安保,6230元/年,缴纳25年,保障终身,赔付重疾和身故,起步35万,逐年增长,65岁时42万;80岁75万;100岁时265万,几十年后退保可以获得4.5%-5%的复利收益,折现缴费成本是8.1万
内地天安健康源,理赔30万,每年8100元,20年缴纳,实际按照5%折现总保费是10.6万,保障终身
定期重疾险阳光人寿健康随e保性价比行业靠前,35岁男性,保障75万重疾,保障10年,缴费10年,每年缴费1650元,42种重疾,如果保障到75万,香港友邦需要缴费13000/年,天安需要2万/年,虽然终身重疾从保障到分红都远远更好,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成本贵10倍左右
以下图表是理解的关键
2、消费型重疾对于未成年人简直是必然配置,20岁以前可以依靠的有力产品
以下比较是1岁女性为样本:
a、一年期重疾险儿童类第一是某产品,70元保障10万人民币,45万需要350元/年
b、儿童定期重疾险第一阳光人寿健康随e保,1岁女性小朋友投保保障45万重疾,费用150元/年,可以选择保障10或者20年,锁定缴费,性价比特别高
c、1岁女性小朋友买内地第一天安健康源45万终身重疾险需要3500,差异特别大
这里可以看到杠杆最高已有23倍了,因此定期重疾险确实省钱,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帮孩子买终身重疾险不是必须,其实保障到孩子工作就可以
3、消费型重疾、终身重疾老年购买麻烦重重
a、定期重疾、一年期重疾50岁以后第一次购买,选择很少且贵,60以后第一次买选择极其少,且贵
b、只有防癌险在老年依然有不错产品
4、终身重疾险定价规律再次可以看,未成年暂且不慌购买终身重疾
以香港友邦加裕倍安保为例,男性
18岁以下,每年价格差异很小,一年上涨2.4%
31岁相比30岁,上涨3.6%
39相比38岁上涨4%
45相比44上涨4%
50相比49上涨2.8%
以上定价规律在内地终身重疾险天安健康源
1岁相比0岁上涨2%
31相比30上涨3.4%
39岁相比38岁上涨5%
45相比44上涨3.6%
成年人费用增速显著高于儿童
5、总结:经济预算不多下,为何儿童应该配置消费型重疾,有预算下同时配置终身重疾和消费型重疾病
a、小朋友配置消费型重疾非常便宜
b、未成年人终身重疾险涨价慢
c、未成年没有下一代,不需要终身重疾险中的身故责任
d、终身重疾险有些类似资产传承,一生中只有50%有重疾,可能是孙子孙女理赔或者几十年后子女退保
6、对于成年人应该搭配购买消费型重疾和终身重疾
预算很有限,考虑医疗险+消费型重疾险
预算多一些,考虑终身重疾+消费型重疾+医疗险
三、意外险
1、意外险是什么
一定是外界突发因素引起的损失才赔付,滑倒、车祸是意外,生病不是意外,意外险赔付身故、残疾、意外医疗费
2、意外险类别和成人最佳价格举例
综合意外险:不管啥原因导致意外都赔付,目前行业最佳产品是30元保障10万,一年,可以多买
私家车意外:必须驾或乘坐私家车意外才赔付,目前行业最好价格是60元保障10万,一年,给阿明感觉私家车意外险还不如综合意外性价比好,可以多买
交通意外:共同交通工具意外险,50元保障20-200万各类交通以外,一年,可以多买
骨折险:应对老年人骨折医疗费的险种,300元保障几万元,可以多买
旅游意外,应对国内外旅游期间意外的险种,不等价格
四、定期寿险
1、定期寿险是不管任何原因,人死了就赔付,例如20年定期寿险就是保障20年
2、行业最佳性价比产品:33岁男性,2800元,20年交,保障20年,死亡赔付200万
五、意外险、定期寿险、终身重疾险的区别和搭配
推荐:
1、对于成年人除了终身重疾,应该考虑配置定期寿险、意外险
他有房贷、孩子,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身故责任,终身重疾险大部分人身故额度并不高,实际上不够,因此要补充定期寿险、意外险,后二者很便宜
成年人残疾也很讨厌,因此要多配置意外险,意外险是唯一对残疾责任比较保障好的
2、对于小孩应该配置残疾责任很高的意外险,不需要定期寿险
最担心是残疾,因为身故赔偿对孩子价值小,孩子如果有医疗险对于意外医疗不看重
因此小孩应该配置多一些重视残疾责任的意外险,基本上可以做到180元/年,保障60万意外
3、对于老人应该配置医疗责任很好的意外险和骨折险,不考虑定期寿险、终身重疾险
最要紧是医疗费,其次残疾,身故责任老人自己用不到
因为很多老人买不了商业医疗险,因为身体不好或者太贵,老人容易滑倒,这方面一年预算200-400之间
六、理财类保险
1、内地的理财险,噱头多,回报低,年化复利2.5-4.2%
理财类保险是最简单的险种,确实目前市场上最多”噱头“的险种,以下是噱头:
生存金
婚嫁金
教育金
退休金
创业金
等等
一切一切都是简单事物复杂化,为何这么做?
真实复利太低+利用人性弱点销售产品
3、购买理财险慎重,一定要测算清晰自己的真实回报复利
国内很多保险合同蓄意隐藏真实回报率,把产品设计得专业精算师都快算不清楚,我们再做保单梳理课的过程,经常帮助客户一起咨询部分保单的保险公司客服回报率,保险公司客服也不清楚,而且连预期值都没有,完全黑盒子。
七、医疗险
1、普通医疗险:普通医疗险必须在国内公立医院治疗才赔付,普通医疗险健康30岁男性一年几百元,保障几百万,必须国内公立医院
2、高端医疗对于高端私立医院、全球医院都有包容,高端医疗险费用6000-3万之间/年,根据年龄、地区和标准不同而不同
3、特定重大期疾病医疗险是全球医院都可以,但是必须是特定重大疾病,30岁男性1700元,几百万全球医院治疗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