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6小时赔了13万,网约车商业险Bug待化解

商业三者险困局,既困住网约车司机,也牵连网约车平台。有保险法专家认为,兼职情形下,车辆的风险未达到全营运网约车水平,让兼职司机购买营运商业三者险,有违保险法的对价平衡原则。

本文字数6701,阅读时长约21分钟

这是一个网约车运营的“双输”风险地带。对网约车司机来说,要么购买高价的营运商业三者险,要么在交通事故之后,得自行承担高额赔偿。对网约车平台而言,若未购买高价营运商业三者险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平台可能会被法院认定管理不力,承担连带或补充赔偿责任。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各地政策不同,诸多网约车平台并不强制审核所有网约车司机是否购买了营运商业三者险,很多情况下只能靠司机自觉。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山东高院”)近期发布青岛崂山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网约车商业险理赔纠纷。兼职网约车司机赵某某一天晚上7点出发,开了约6个小时的网约车,返回自家小区地下车库时和其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由于赵某某没有将非营运商业三者险变更为营运性质,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最终赵某某赔偿了十多万元。这一案例引出了网约车司机困局的冰山一角。

大量司法案例显示,网约车司机给车辆办理了非营运商业三者险,但遇到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却拒绝理赔。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网约车司机未变更为营运商业三者险,此时将私家车用于网约车,改变了使用性质,显著增加了被保险机动车危险。当商业险理赔纠纷闹到法院,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胜诉。

研究保险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梁鹏认为,兼职情形下,车辆的风险未达到全营运网约车水平,让兼职司机购买营运商业三者险,有违保险法的对价平衡原则。他表示,化解网约车商业三者险Bug的根本出路在于,保险公司针对网约车风险设计专门的保险费计算方法和保险产品。

01

兼职6小时赔了13万

经法院查明,赵某某的机动车行驶本上显示的车辆使用性质为“非营运”,但赵某某给车辆投保的使用性质为“家庭自用车”。保单上还特别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车辆的使用性质改变后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太平洋保险公司据此表示,根据赵某某的当晚订单,可以推断出他在事故发生当晚驾车外出,从事营运活动,改变了车辆使用性质,所以保险公司仅同意在交强险2000元财产损失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崂山区法院首先肯定了在网约车平台注册的运营车辆既有营运性质,亦有家庭自用性质。但该案中,赵某某从6月11日晚7点即开始从事运营,一直到6月12日0时48分,1时26分他在回家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法院认为,即使当时车内只有赵某某一人,也是因为他从事运营而必然产生的行程,所以应视为网约车业务的延续,而非完全基于家庭自用。

法院由此判定,赵某某从事网约车运营服务,未履行提前告知保险公司的义务,其车辆危险程度显著高于家庭自用,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商业险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对赵某某而言,失去了商业三者险理赔,他不得不为此负担近13万的赔偿。

这些网约车司机为何没有办理营运商业三者险?

曾代理过多起此类案件的上海骥路律师事务所律师卞显翠发现,一种情况下,网约车司机在事故发生前,没有意识到把私家车用来跑网约车,需要变更为营运商业三者险,以为仍然是家用车;另一种情况则是,由于营运商业三者险价格比非营运更高,一些司机不愿承担更高额的费用,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保险公司不会发现其跑网约车的行为。

02

判断是否“营运”为理赔关键

就既有案例来看,如果以“非营业个人”或“非营运”的家庭自用性质,为车辆办理非营运三者险,又实际用来跑网约车,商业险理赔纠纷不可避免。

纠纷中,保险公司通常援引《保险法》第52条作为拒赔依据。该条款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7年第4期曾刊载一起网约车商业险理赔纠纷案件。审理法院归纳的裁判要旨指出,以家庭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从事网约车营运活动,显善增加了车辆的危险程度,被保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被保险人未作通知,因从事网约车营运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可以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免赔。

上述裁判要旨贯穿于2016年至今各地法院审理的此类案件。但并非只要将车辆用于网约车用途,保险公司就能拿《保险法》第52条作为屡试不爽的挡箭牌。部分法院根据案情,对理赔责任有了更细化的判断。

不过,现实中有司机以顺风车名义从事经营服务,即“假顺风车”,法院排除了此种情形下对顺风车的豁免。

例如,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在2021年一起案件中分析,一般情况下,私家车从事顺风车并不导致车辆行驶里程显著增加,也不足以改变其车辆家用的根本属性,相应的车辆事故风险也不会显著上升。因此,不能简单将顺风车载客行为完全等同于营运性质行为。但部分私家车主存在利用顺风车网络平台,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载客活动,如将顺风车载客一概纳入私家车财产保险赔偿范围,将导致原保险合同利益失衡,对保险人明显不利。故认定顺风车是否改变了车辆用途、车辆属性是否由非营运转化为营运性质,应结合被保险车辆在事故发生前从事顺风车业务的笔数、行驶距离、收取费用、车辆行驶路线等因素综合判断。

另外一种特殊情形下,司机用一辆车在一个平台从事网约车,在另一平台注册顺风车,而事故恰好发生在完成顺风车订单的路途,法院判定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一起案例中,司机鲁某在两个平台注册,分别从事快车和顺风车服务。事故发生当天早上6点51分,鲁某开始网约车接单,上午11点左右,鲁某接到一单顺风车,在搭乘该乘客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审理此案的成都中院认为,专门从事快车营运活动的行为,已经实质上改变了保险合同订立时确定的车辆的非营运性质,导致了该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并对同样发生在当天上午的事故产生影响。对此,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其二,即便司机长期从事网约车业务,法院也会注意区分事故发生是在营运场景还是生活场景。厦门中院在2021年一起案件中显示,网约车没接单时与一般的家用车辆无异,所以判断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是否显著增加,应以网约车是否处于营运状态作为标准,即是否开始接单。该案中,当事司机因在机场没有等到单,便驾车回家,发生本案事故时已到了自家楼下,发生事故时车上也没有载客。所以,法院认为,此时案涉车辆的营运状态已结束,案涉事故不属于因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

可见,即便同样是收车回家,不同法院对车辆是否处于营运状态,可能有着迥异的判决观点和结果。而如果司机结束运营回到家,为了家庭生活需要重新开车出去,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应予理赔。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祥楠曾代理多起网约车商业险理赔诉讼,她透露,即便司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确实把车辆用作家用,但也不得不打官司才能争取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很少会痛快地赔付。

03

需要更精准的保险产品

有网约车平台在某些城市已开始要求司机办理营运商业险再上路。

一位广东中山市的滴滴司机告诉财经E法,三年前滴滴检车的时候,要求营运车辆必须购买营运车险,并上传商业险单据。另有青岛市的滴滴司机表示,平台也要求其购买营运车辆商业险,为此他买了8000多元价位的营运商业三者险。

滴滴平台的保险规则显示,除了交强险,根据各地法律规定或各区域和城市要求,车辆需购买座位险、第三人责任险、网约车营运险的,从其规定。滴滴客户端显示,滴滴并不会统一要求网约车司机购买营运商业三者险,而是根据各地的要求区别处理。

财经E法通过梳理公开规则了解到,平台对车辆营运商业三者险的审核大致有三类做法:第一类以滴滴、曹操出行、T3出行为代表,根据各地网约车政策要求险种及保额,来设置车辆准入标准;第二类以如祺出行为代表,直接要求司机注册时上传商业险照片;第三类以星徽出行为代表,虽然用户协议中约定需要提供商业险照片,但选择不同城市注册,有的完全没有商业险上传要求(如杭州),有的则设置商业险上传选填项,即可以勾选“暂无”。不过星徽出行客服告诉财经E法,注册星徽出行如果勾选商业险“暂无”,系统会不予审核通过。

有业内人士表示,平台肯定希望司机购买营运商业三者险,但是否购买,仍依靠司机自愿。

按全国及地方层面的网约车管理规定,司机从事网约车业务需办理网约车运输证,否则属于非法营运。但交管部门审核发放网约车运输证时,是否审核司机投保的营运商业三者险情况,不同城市的政策则有明显差异。青岛崂山区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E法,当地办理网约车运输证时不会审核保险事项。南昌市交管部门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投保了营运车险,才能审核办理运输证。另外,公开信息显示,有些明确要求办理营运商业三者险的城市,比如深圳、西安等,也没有将保险投保情况作为网约车运输证发放的审核事项,而是交给网约车平台承担相应保险管理职责。

卞显翠表示,没有罚则,网约车平台可能也不会很注意司机保险办理情况,毕竟发生事故要赔偿,多数情况并不会牵连到网约车平台自身。即便营运商业三者险价格高昂,但出于理赔考虑,她建议平台应多向司机提示更换办理营运商业三者险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亦出现不少网约车平台卷入保险理赔案中的例子,法院判决平台为管理不力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上海宝山区法院2023年5月17日作出的一份判决中认定,网约车公司从每个订单中获取收益,却并未对平台内车辆资质进行筛查,未审核车辆的保险是否适用于营运类车辆,也未及时禁止不符合资质的车辆接单,存在明显监管不力,应当对网约车司机造成的事故损害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北京昌平区法院在2022年5月27日作出了一份同样判决,网约车公司应知悉平台车辆为“非运营”性质,就道路安全负有与平台角色相适应的责任,就注册车辆的商业险情况负有提醒义务。涉案网约车司机依托平台运营,平台存在获益。因此,平台对第三人无法获得商业三者险赔付亦存在过错,应当就第三人的交通事故损失赔偿责任与涉案网约车司机共担风险,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哈尔滨中院于2021年4月14日出具的一份判决显示,涉案平台在网约车经营活动中既监督和制约司机驾驶行为,又获取运行利益,判决其承担20%的补充赔偿责任。

律师孟祥楠介绍,一旦保险公司不能理赔,为了减少司机承担的赔偿损失,会把网约车平台一并拉进诉讼,当法院判决司机与网约车平台承担连带责任,最终可能平台一方赔偿了全部款项。

梁鹏认为,化解网约车商业三者险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保险公司针对网约车风险设计专门的保险费计算方法。

梁鹏在一篇论文中提到,营运商业险对全职开网约车的情形较为合理,但对一天中某几个时段偶尔开网约车兼职的司机而言,则不够公平。他认为,兼职情形下,车辆的风险未达到全营运网约车水平,让兼职司机购买营运商业三者险,有违保险法的对价平衡原则。

THE END
1.网约车平台代驾司机接单途中身亡保险应该如何赔?接了1573单,累计缴纳3696元的保障费,却只有1万元赔偿。近日,某网约车平台代驾司机王灿在湖南发生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后,家属发现,该平台此前承诺的最高120万元的意外身故保险,“缩水”成了1万元。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的网约工人数约为7000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1亿,其中全职人员约...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7tf5PRLyyHeubhE3gsJa180925
2.百姓微律所多地提醒谨慎入行网约车律师解读法律问题大象新闻:平台是不是有义务为司机购买保险?网约车司机在运营工作当中因劳累过度猝死,平台是否应该担责? 郭新华: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按目前了解的情况,成立平台门槛很低,同样地成为网约车司机的门槛也非常低,所以和司机签订劳动合同的平台是不多的,更多的都是合作关系或挂靠关系。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795022070259769345
3.网约车营运保险怎么买网约车营运保险的购买:如果选择做全职网约车司机,可以将车辆原本已经购买的保险更换为营运车辆保险;如果只是兼职做网约车司机,可以购买相应的责任险。 法律依据: 《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08263.html
4.我是网约车司机,我全责追尾了,公司让我付2500的保险上浮费用和25%的折...您好,折旧费不是法律规定应该赔偿的项目,只赔修理费。至于说保险上浮的费用,那您这个情况和公司协商...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4090810.html
5.网约车撞人了保险公司赔偿吗?专家导读 在保险公司办理过车辆保险后,网约车撞人,保险公司是需要理赔的,但是有一种情况特殊,如果网约车的司机喝酒之后驾车撞人的,酒后驾车出现交通事故,不在保险公司理赔范围内,因此不需要理赔。 网约车撞人了保险公司赔偿吗? 一、网约车撞人了保险公司赔偿吗? 根据保险合同的不同,家用车辆和运营车辆的保费是不...https://mip.64365.com/zs/1415981.aspx
1.网约车如何买保险,提供什么样的保险政府需要从法律、条例上规定网约车司机的资质、责任、义务等,使网约车司机没有法律漏洞可钻,而企业需要对网约车司机的进入进行严格把关,并加强对网约车司机行为的监管,一旦发现违法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专车险:责任险的一种,投保人可以为平台和司机,服务过程中因为司机的过失导致乘客人身损失可获得保险...https://www.cpic.com.cn/c/2020-08-03/1603037.shtml
2.如何让网约车保险更“保险”,他们来支招针对董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多位网约车司机,他们均表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据我了解,在我们公司(平台)运营的网约车,就买保险而言,有三分之一都是按私家车投保的。”网约车司机胡女士说,因公司并没有强制要求网约车按运营车辆来投保,导致不少司机按私家车来投保,毕竟每年可以节省几千元保费。 https://mnn.lzep.cn/informationDetail?contentID=834394&model=article
3.网约车司机属于保险几类职业?网约车、滴滴车、滴滴专车性质和出租车一样,一般来说都是属于3类或4类职业。司机可以选择投保团体意外险、个人意外险,或者是在买车险时,投保座位险产品。这类产品都是保障意外事故的,对于司机来说一份意外险产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每家保险公司对于司机的职业风险评判不同,可以选择对于司机职业更宽松的保险公司...https://www.csai.cn/wenda/873672.html
4.网约车保险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保险如何保障司机和乘客的...此外,网约车保险对于司机和乘客的安全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司机来说,保险能够在车辆受损时提供维修费用,避免因车辆维修而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同时,在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时,保险可以支付对第三方的赔偿,减少个人的财务损失。对于乘客而言,足够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能够确保在遭遇事故受伤时得到及时的医疗赔偿和相...https://auto.hexun.com/2024-09-09/214442794.html
5.网约车必买保险营运险!一般我们私家车所购买的保险就是普通车险,因为车的主要功能就是日常代步,风险较小,所以一般普通车险的价格要更低一些。网约车作为营运车辆需要长时间的在路上接送乘客,高频率的行驶,同时载客数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多。 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驾驶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因此,为了降低了司机所...https://eycen.com/post/1532.html
6.网约车保险怎么买目前,已有一些平台推出专门的“网约车保险”,网约车平台和车主都可以投保。以上海的一款网约车专属保险来看,该网约车专属保险由专车险和驾乘险两个保险产品组成,专车险投保人可以为平台和司机,服务过程中因为司机的过失导致乘客人身损失可获得保险赔偿,驾乘险是意外险的一种。 https://www.66law.cn/laws/164543.aspx
7.网约车"保险"吗?运营中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拒赔株洲民生新闻频道“我们微信群10多个网约车司机,买的都是家用型保险。如果在营运过程中出事故,保险公司可拒赔,我们的风险就大了。但如果改买营运险,现在一年两千多元的保费肯定不够,怕划不来呀。”吴强称。 人保财险株洲市分公司理赔中心主任黄建鹏告诉记者,目前,保险公司在接受投保时,分营运车辆保险和非营运车辆保险两种。像出租车这...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6/0805/221486.shtml
8.上海网约车保险在哪里买?对此,有保险业内人士给出建议,如果私家车主选择全职做网约车司机,可以将自己的保险更换为营运车辆保险。如果只是兼职做网约车司机,可以考虑购买相应的责任险,这样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以上描述,上海网约车保险在哪里买?相信大家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关注网约车保险的朋友都知道,由于没有网约车专属的车险,网约车的...https://www.mibaoxian.com/article/7512.htm
9.网约车终于合法了,但出了问题保险不赔?专家:建议网约车平台,集体购买保险?可能么? 另外,也有不少专家提出,由于“网约车”的合法化,网约车平台不仅需要跟专车司机签订劳动合同,而且还需要为专车司机购买营运车辆和人身保险,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专车司机,以及乘客的安全和利益。 但问题是,这么大笔支出!网约车平台会买单吗?!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名合理合法、安...https://f.amap.com/2ZO1n_0EE1Bkl
10.聚焦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人保降...【环球网综合报道】为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聚焦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中国人保健康联合蚂蚁保开发不与户籍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出“青山在·收入保障险”,通过补偿劳动者因疾病或意外导致工作能力丧失所造成的收入减少或中断,提供失能兜底保障。 https://www.picc.com/xwzx/mtjj/202403/t20240306_85965.html
11.缺资质网约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平台要担责吗?丨涉民生典型案例展...租赁了使用性质为“租赁车”的机动车 后王某成功通过平台审核并开始接单 某天,王某在接单时 与闯红灯的骑行人力三轮车的孙某相碰 致孙某死亡 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 孙某负主要责任 王某负次要责任 后孙某近亲属诉至法院 要求王某、网约车平台公司、 车辆租赁公司及保险公司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22161
12.网约车平台是否应对接单司机承运中发生交通事故所致三者损害担责...司机刘某将家庭自用车投入网约车运营,在承运过程中与文某所驾驶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经交通部门认定,刘某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文某获得赔偿后将其获赔部分追偿权转让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现在要求网约车平台承担赔偿责任。一审判决刘某赔偿保险公司11万元损失,北京金融法院二审认为网约车平台对车辆使用性质的审查以及对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