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油车和电车之间,选择了更为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一面是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面我国保险行业却在逐步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保费,甚至只因为一年里程数超过2万公里出现被拒保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年2万公里被拒保
据《果然新闻》4月1日报道,有新能源车主吐槽,自己在上海工作,因为异地工作,所以平时需要上海南京两地跑。
只因为一年跑了2万公里,被怀疑是运营车辆,保险期间1次出险,0违章的情况下却被保险公司拒保了。
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偏高
超过一定里程怀疑是运营车
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系统自动识别导致,也无法进行申诉。因为现在市场上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在跑滴滴,但是却买的私家车投保。造成了新能源车的出险比例很高。
保险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出现一年跑超过几万公里的情况,就会怀疑车主是跑滴滴的,如果跑了滴滴,就是属于运营车辆。
为了风险管控,也为了公司不会出现亏损,一般这种情况都会推荐客户到其他小品牌保险再看看。
销售员称:新能源保险利润低,风险大
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出险比例高、赔付额度较油车贵。现在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是一体浇筑,模块化组装。
出险后基本上就是整个模块去更换,毕竟太小的零件电车厂家本身就不生产。所以才造成了报销费用年年提高的情况。
高级电车保费报价
销售员称:不怎么愿意接4年以上车龄的电车单
很难想象新能源车才开了4年,就被保险公司认定为高龄车。
保险公司担心关键电器部件老化和电池老化更换、自燃等问题影响自己的收益,就不愿意再给车主进行续保。
一面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一面是保险行业不断的在拖后腿,电车车主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实在不行咱们就放开国外汽车保险准入吧。让国外汽车保险教一教国内汽车保险该怎么做生意!在座的各位,新能源汽车续保难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