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保险是如何进行红利分配的?  三分钟保险#28 本视频是「三分钟保险」的?第28期精算视觉 不吹不黑 精算视角看保险 导读:分红保险的分红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导读:分红保险的分红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上一期,你给大家介绍了分红保险的基本概念。

按照你说的,分红保险其实相当于多收了投保人一部分保费,保险公司可以用这部分多收的保费来平滑公司经营分红险业务期间的风险。如果保险公司在这个分红险产品上大幅盈利,保险公司就要给客户派发分红奖励;如果保险公司经营这个分红险产品有亏损的可能,保险公司就要拿这部分多收的保费去弥补经营中的损失。

那么,保险公司是如何确定红利分配的呢?

保险公司每一年都会要回头来看一看这个分红险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看实际的经营情况与当时定价时所设定的预期是否有偏差,再确定这个分红保险业务当年究竟产生了多少的盈余。

这个涉及分红险业务分红金额确定与分配原则的团队通常被称为“分红委员会”,是由保险公司各个核心部门的成员组成的,比如说精算师会看一看发生率变化,核保核赔部门会看一看疾病的变化趋势,投资部门会预判一下未来的投资环境,等等等等。分红委员会将对今年公司经营某个分红险业务所产生的盈余确定下来,再确定一个分红的分配方案——也就是有多少要在当期发放给投保人,有多少要在当期发放给股东,有多少要留到以后才派发。

最终,这个方案会经过总精算师签字,上报给公司的董事会审批。审批通过后,保险公司就会给分红保单的持有人寄出周年通知书,上面会详细地列有这张保单在当年派发了多少红利、累积已经派发了多少红利,等等。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分红保险产生盈余呢?

这里就涉及到保险公司在给分红险做产品定价时的预期和实际经营情况之间的差异了:

如果保单实际的保障理赔支出低于预期,就会产生“死差”收益;

如果保单实际的投资回报高于预期,就会产生“利差”收益;

如果客户退保保单对公司产生的实际收益高于预期,就会产生“退保差”收益。

保险公司经营分红险业务,除了产生收益,也有可能产生亏损。把这几个因素(“死差”、“利差”、“费差”和“退保差”)所产生的收益和亏损进行一下加总,就大致可以确定一下该分红保险当期的盈余。

分红保险的盈余全部都会分配给客户吗?还是只会分其中的一部分呢?

我上一讲说过了,分红保险盈余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客户在投保时多交了一部分保费,所以保险公司经营分红保险如果能够产生盈余,这里面的大部分都要还给客户,因为这本身就属于客户自己的钱。但是保险公司的经营对于盈余的产生也功不可没,所以股东可以适当地获取一小部分作为激励。

在有的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是有对分红保险的盈余分配进行比例限制的。比如在中国内地,保险公司必须要把可分配盈余的70%以上分配给客户;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个比例则是90%。香港地区的监管虽没有对这个比例进行严格限制,但是各家公司也大多都会按照分红保险的基础分配原则,将较大比例的盈余分配给客户,将较小比例的盈余分配给股东。

虽然你这么讲,但是我还是觉得分红的分配权是在保险公司的,这一点难免让客户会感觉不太放心。

那么,有没有什么机制,可以约束保险公司尽可能地按照演示的金额去派发分红呢?

THE END
1.保险是不是骗人的?(1)人身保险经常被认为是骗人的,原因大概有几条: 1)理赔难; 2)简单粗暴的营销模式; 3)储蓄型产品收益低。 今天先讲讲第一条,理赔难。 大家可能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些案例:猝死不算意外不赔,病症与合同条款不符不赔,死亡流程不满足理赔条件不赔……是不是顿时觉得保险挺坑? https://www.jianshu.com/p/2938e1cd00e6
1.理财保险被忽悠,你需要知道的真相保险大全销售人员在推销理财保险时,往往只强调产品的收益性,而对风险避而不谈,投资者在购买后,一旦遇到风险事件,如市场波动、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等,可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混淆概念 一些销售人员在推销理财保险时,混淆保险和储蓄的概念,夸大保险的储蓄功能,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而不是储蓄。 https://www.snetx.cn/post/246373.html
2.在日益增长的消费者欺诈中,退休计划中的个人储蓄策略个人储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报告显示,老年人因消费者欺诈而损失10万美元或以上的损失是以往的三倍。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凸显了有效的退休计划以保护个人财务的迫切需要。了解欺诈和虚假陈述对于保护投资和确保安全的财务未来至关重要。在日益增长的消费者欺诈中,退休计划https://m.shimiaoshou.cn/guoji/1844.html
3.今天去邮政存钱,工作人员让我去入一个中邮优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去存钱被邮政银行忽悠办了五年的保险是真的吗? 这事儿应该是真的,因为银行的客户经理都有保险任务,而且卖保险,有高额的手续费,但是在15天犹豫期之内你可以退保。在邮政储蓄存款的时候,对方会向你介绍保险理财,稍不注意就“中招”。而保险理财的细则很多,并且违约起来可能不但利息收不到,可能还会对于本金有着损失...https://www.verywind.com/rr/vnvvcwrdvcmiimmcndm.htm
4.为什么不建议买储蓄保险但是却不知道一年就将其取出是需要缴纳高额的“退保费”的。因此建议大家在计划购买储蓄型保险时要提前做好规划,考虑周全,收入是否长期且稳定,家庭是否有较多灵活资金储备,为意外提前做好准备,储蓄型保险一旦购买,很长一段时间内资金无法周转,提前退保的话,手续费高,损失多。 https://www.da-quan.net/ti/%E4%B8%BA%E4%BB%80%E4%B9%88%E4%B8%8D%E5%BB%BA%E8%AE%AE%E4%B9%B0%E5%82%A8%E8%93%84%E4%BF%9D%E9%99%A9.html
5.储蓄类保险是不是骗人得呀总之,储蓄类保险并不是骗人的,但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特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注意费用...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11-393430
6.友邦保险公司骗人么?保险问答其实没有真正骗人的保险公司。因为所有险种都经过保监会审核才能上市的,只有误导客户的销售人员,最后连累保险公司跟着倒霉。 夜贼姗 时间:2015-05-19 一样的,可恨的是业务员,介绍给你都是如何好如何好,忽悠你买,其实很多关键问题都不会告诉你的,这就是保险业务员的素质,只想赚钱,友邦再这样下去没有人会信任你...https://www.dby.cn/wenda/detail-37430.html
7.泰康人寿遭集中投诉被斥销售误导理赔难财经频道2011年3月29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镇邮政储蓄柜台业务人员(王珍)误导:黄**(70岁)老人购买了泰康分红保险10份,合计RMB5000元。受保险人:高**(60岁)购买保险时并未在现场,根据黄桂芳反应,购买该保险时业务人员并未将保险相关风险等行使告知义务,且合同签 字并非黄**和高**确认签字。本人认为:该保险公司...https://www.dzwww.com/finance/baoxian/bxzx/201110/t20111025_672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