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小依觉得自己要撸到一个天大的羊毛:
某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搞了个加息活动:对4%左右的银行存款进一步贴息,收益达到将近7.5%.
可是小依还没把羊毛薅到手,打脸就来的猝不及防:
还有很多人都一脸懵,这到底什么产品?
难道是骗人的产品?
什么是互联网存款?
互联网存款,准确的来说,是各银行借助互联网大平台强大的流量优势,通过支付一些费用推销自家的存款产品,客户的钱最终进了银行,第三方平台主要负责引流。
过去我们把钱直接存在银行:
互联网存款是指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存款产品,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平台向公众提供信息展示和购买的接口(债权债务关系为存款人与银行):
通常平台会展示银行名称、产品期限、起存金额、存款利率,计息规则等,一般还会突出50万元内存款保险保障的信息。
互联网存款产品有哪些特点呢?
普遍具有存款利率较高、
购买门槛较低、支取灵活的特征
通过平台销售的存款一般都是定期,利率远高于柜台办理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多存款产品起存金额仅50元,支持提前随时支取,资金当天即可到账。
购买存款的流程仅需几分钟,简便快捷
客户若要购买产品,只需将银行的一类账户银行卡与该电子账户绑定,资金即可从银行卡转入电子账户中购买产品,产品到期时,资金自动返还至电子账户。
存款保障制度
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根据该条例规定,单客户在同一家银行存款本息合计50万以内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全额偿付,所以如果存款在50万内,理论上是安全的。
是不是有小伙伴觉得互联网存款还不错,安全便捷利率还高,为什么还要下架呢?
为什么下架互联网存款?
下架主要原因还是互联网平台存款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
01
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存款购买接口
实质是存款营销行为
平台为客户购买存款产品提供了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从实质上看是一种营销行为,而且很多平台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实质是“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02
互联网平台存款的特有属性
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
互联网存款具有开放性、利率敏感性高、客户粘性低等特征,存款稳定性远低于线下,增加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和潜在风险。
03
用户存款一旦出现风险
跨区域维权难度大
平台和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影响储户的权益,比如多家平台的产品有5年期的,这就需要平台至少稳定经营此类业务5年以上才能完成对用户的服务周期;如果出现风险,都会向用户传导;万一出现流动性风险,跨区域维权又非常不便。
如果已经买了,钱会不会没了?
有小伙伴着急了,那已经买了的怎么办啊,钱会不会没有了呢?
其实这还是可以放心的:虽然第三方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均已下架,但是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而且互联网存款是属于存款,还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对于已经购买的小伙伴不用紧张,已购买的产品仍然有效,受此前签约的条款约束。
个人能买什么替代产品呢?
互联网存款产品目前都已经下架了,那作为个人投资者能买点啥呢:
1、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不过现在市场上的银行理财大部分都是净值型,并不是保本产品,不能等同于银行存款,所以购买前需要仔细一点。
2、货币基金:
比较常见的就是“宝宝”类产品,比如余额宝,活期宝等,还有市面上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基金,都是风险较小的产品;
3、纯债基金:
纯债基金一般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债券的特点就是到期还本付息,所以只要持有的债券不踩雷,收益相对会比较稳定,不过要注意一般会有申购、赎回费。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是因为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互联网存款业务能否继续稳健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部分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
本文件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