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大额现金管理试点7月起将在河北等地启动

那有人要说了,我就是当时登记了,钱取出去后,干什么交易怎么能监控到呢?其实早在前几年,我们银行系统应上级部门的要求,就已经实现了冠字号追踪的功能,什么是冠字号追踪呢?就是每一笔进出银行的钱,银行都会记录每张钱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冠字号”,只要钱一通过银行的点钞机或者自动柜员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并存储该张钱的信息,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操作,只要经过银行的设备,我们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被银行记录,因此如本次信息登记成功上线,假如你支取一笔钱用于非法交易,银行都会监控你取出去的钱最终的下落,然后根据这些踪迹就会查出一些不法分子的交易行为。

那么本次的大额登记制度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吗?其实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存取10万元以上的时候是非常少的,因为我们的支付渠道已经非常多元化了,没有必要非得支取大额现金用于交易,即使真的需要大额现金交易,如果我们为正常合理的用途,只要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并不会受到限制。

相信这次大额登记制度的出台,会为我们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加了一条有效途径,希望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咱们的金融环境能够更加平稳、安全、畅通。

延伸阅读:

存取款错误还能追回来吗?

冯先生到银行存款1.6万元,到家后发现账户多出9万元。随后,银行工作人员联系他,称因操作失误导致误存。冯先生及时赶到银行配合其办理相应更正手续后,银行也表示了歉意。日常生活中,因个人或银行不慎发生错误操作导致的存款、转账问题,受损失一方能要求返还吗?银行柜台上放置的“钱款离柜、概不负责”等免责示意牌真的能让银行免责吗?

1、受损一方有权请求返还

无论是在新闻里,还是日常生活中,银行因过失给存款人错误存入款项,或者个人因自身过失错误存款或转账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如果获取钱款一方通情达理给予及时的更正或返还,则对双方都没有太大影响,但也有少数情况,获得款项的一方不愿意配合返还,双方往往因此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此,我国于2017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该项规定即我国民事法律中的不当得利制度。

民法中设立不当得利制度,其根源在于古老的社会公平理念:任何人不得基于他人之损失而获得利益。不当得利制度正是建立在这种公平理念之上的、用于矫正民事主体财产流转中失衡的利益关系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不当得利”不同于一般民众日常的生活用语,而是具有明确的内涵外延。一般认为构成不当得利的事实需要符合要件:一方获得利益、获益没有法律根据且致使对方遭受了损失。其中,“获益没有法律根据”一般是指,获益方获得财产利益缺乏法律上的原因,主要包括取得财产没有合同约定依据或法律规定依据等,如果支付款项的一方负有依合同约定付款、或以法律规定支付包括但不限于赡养费、侵权赔偿等义务的,则依法不属于不当得利。

当然,如果获益方取得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损失一方的原因所造成,即被动不当得利的,则获益方有权在返还不当得利的同时,要求对给其造成的支出予以赔偿。同时,虽然上述新闻中,冯先生依法应向银行返还其没有法律根据所获得的钱款,但作为消费者,银行确实是因自身过错给冯先生带来了额外的不便,从经营的角度而言,银行理应加强其服务的规范程度,避免因自身过失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麻烦。

生活中,经常能见到银行等经营机构,在其涉及钱款结算的柜台的醒目位置上放置有类似“钱款离柜、概不负责”等意思表达的免责示意牌。一旦消费者一方在钱款结算过程中未当场及时核对,在事后再次找到银行等经营机构时,往往被以类似理由搪塞。在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维权需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应主张何种权利;二是经营机构的免责理由是否能够免去其不当得利责任。

首先,消费者主张何种权利是一个法律定性问题。仍以银行为例,银行错误将款项存入存款人账户,存款人获得款项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属于前述不当得利的情形。但存款人在银行取款,银行失误地少支付给存款人款项,此种情况下,由于银行向其付款是因为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未按存款人的要求提供款项的行为属于未依约履行的违约行为,并非银行一方不当得利,因此,此种情况下存款人可向司法机关主张其合同权利。与此相类似,其它经营机构向消费者支付的结算款项少于其应付款项时,一般经营机构与消费者之间都存在某类合同关系,此种情形下,消费者一般均应按照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主张相应的权益。

实践中,发生此类纠纷时的焦点问题在于举证:消费者一方难以证明其款项的短缺与经营者未充分付款的关联性,由于未能尽到举证责任,而只能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因此,在现金交易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当尽量当场核对,减少事后的麻烦。而非现金交易的情况下,由于银行等经营者一方的付款行为留有相应记录,消费者一般可顺利主张其相应权益。

举例来说,高某婚后与其丈夫及公婆共同生活,张某是高某婆婆的亲弟弟,因年迈且孤独一人,故与高某一家人共同生活。张某去世后,其储蓄卡等财物一直存放在高某家中。一次,高某去银行存钱,因疏忽大意,误拿了死者张某的储蓄卡,结果将现金5000元存入了张某的卡中。后来存款时才发现误存的事,因张某已死亡,高某又不知道密码,银行根据规定无法为其取款,因此高某诉至法院。法院根据高某所提供的张某死亡证明、银行存款凭证及当日的银行录像资料,认为能够证实高某确将5000元现金存入张某的储蓄卡中。因此,经过调解,银行同意向原告高某支付存款。

3、发生误存如何寻求法律救济

首先,应当向司法机关明确不当得利人的身份并证明款项金额。实践中,因过失、错误所导致的存款、转账的情形,受损失一方往往无法得到获益一方的身份即联系方式,而银行往往出于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拒绝提供获益者的具体个人信息,受损失一方不得不面临主张权益无门的困境。此种情况下,受损失一方应尽量保留其存款、转账时对方的姓名及账户信息,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根据账户信息向有关银行了解账户的开户人具体信息,以顺利开展诉讼。

其次,在实践中,主张不当得利纠纷常常需要面对由哪一方证明“没有法律根据”的问题。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然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中明确规定: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因此,原则上应由取得财产一方对其取得款项具有法律上的理由或合同上的原因进行举证。

虽然因一方自身的过失导致存款、转账错误,获益方属于被动的不当得利,自身没有过错,但没有法律上的原因所取得的利益,无论是法律上或一般的公平理念上,均不具有正当性。

THE END
1.河南农信微信银行:余额查询无卡取现大额预约,好用!河南农信微信银行使用说明 (1)微信搜索公众号“河南农信”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南农信官方微信公众号; (2)输入相关要素,绑定账户; (3)点击“余额查询”,即可查询绑定账户余额; (4)此外,还有“开户行查询”、“交易明细查询”、“紧急挂失”、“无卡取款”、“大额取款预约”、“金燕e购”等功能。 https://www.meipian.cn/2qm5peku
2.取钱用途的智慧回答首先,保持诚实是非常重要的。银行可能会对大额取款进行一定的监管和核实,诚实地回答取钱用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你可以简单明了地说明取款的目的,例如支付房租、购买生活用品、偿还贷款等。 其次,如果取钱用途比较特殊或者涉及个人隐私,你可以选择委婉地回答。例如,你可以说“这是个人事务”或者“用于一些家庭...https://www.jianshu.com/p/c24dc3e5a0ad
1.阮超过5万要说明原因吗大额取款要预约吗 大额取款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大额取款至少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预约,倘若用户星期二想大额取款的话,需要星期一打电话给银行进行预约,但是双休日和节假日不能预约。本文主要写的是取款超过5万要说明原因吗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猜你喜欢 农商...https://cadforex.com/quk/107263.html
2.大额资金证明1亿多少钱保险经纪牌照保险代理牌照视频储蓄机构办理储蓄业务必须遵循“存款自愿、取款 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说明资金来源,如果这个钱数和你的收入匹配,是不需要的。 个人账户大额取款 需提前预约。以工商银行为例,需根据取款金额(X),按以下时间规定提前与网点电 话预约: 1.5万≤X<20万元:至少提前1天; 2.X≥20万元:至少提前1-2天...https://beijing.11467.com/info/22779196.htm
3.3月1日起,到银行存取五万以上现金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新规:大额存取需说明来源或用途 记者了解到,《办法》提到,金融机构将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增加管控,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其中,对个人存取现金、汇款等相关业务作出规定,即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业务,需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具体来看,3月1日以后,去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https://www.suining.gov.cn/phone/show/9c1911ccc77844ac86e52434d52f0f2c.html
4.银行自查报告(通用15篇)我行共有在职员工30人,各自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了全面自查,各网点负责人对其各网点的员工有关的银行账户开立、对账、重要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等业务操作环件的合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进行了全面对帐,并确保对账结果真实有效,及对员工8小时外行为排查。经过排查我社所有员工中没有发现有变...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27180825_2299803.html
5.引发轰动!银行阮“新规”即将实施,9月5日起储户们必须注意!此前,大额取款仅需简单验证身份,手续简便快捷。而新规要求提供详尽的取款用途说明,引发公众对隐私保护及信息使用合理性的关注。同时,人们也质疑银行如何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以及新规是否会增加储户负担。此外,新规还对每日取款金额设定了上限。普通储户限额为5000元,VIP客户则不得超过10000元。这一举措旨在强化...https://www.yoojia.com/ask/17-1426989021821696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