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满月调查③:理财保险复利可达3.5%,但有个“坑”要注意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所谓的“保本理财”退出历史舞台,更为稳健的理财型保险产品优势随之凸显。

“去年就有不少消费者将部分资金配置到保险产品上,在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是有保证的,比如终身寿险在买了20年、30年后,它的复利可以达到3.45%甚至3.48%,这对于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客户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但在稳健收益的另一面,保险产品提前退保带来的损失也不容忽视。有保险专家表示:“如果因为短期预期年化收益不理想,中途出现退保,可能连本金都无法保证。以某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例,在不触发身故、全残保险金的情况下,投保后前五年不仅零收益,而且退保损失本金,若投保首年即退保,本金损失可近六成。”

“在利率下跌情况下锁定长期收益”终身寿险成网点拳头产品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上海、成都多地银行网点时注意到,不少网点的理财经理在推荐热销产品时重点推荐保险类产品,尤以终身寿险产品最受推崇。

一位理财经理推荐“5年交费,每年保费3万元”保险方案,其在测算保险利益时指出,以年末现金价值来看,第五年现金价值为151164元,就能超过所交保费,此后现金价值不断增长,到第十个保单年度为188160元,简单测算IRR(内部收益率)约为3.28%。保险保障部分,该保险身故、全残保险金以每年3.3%递增,保额较为充足,以第五个保单年度为例,身故保额为24万元。

“最近这款产品卖得很好,年交5万元、10万元的客户都有。”该理财经理还称,这款产品销售计划是3月底前,不过若提前达到全国销售额度限制就买不到了。

这类终身寿险为何能在银行渠道热销?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认为,主要是在于两点:一是该类保险产品在当前利率不断下跌的情况之下,可以锁定长期收益;二是相对于收益不确定的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几乎“零风险”。

徐昱琛在受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后,一部分消费者对不保底的理财产品产生忧虑,从而青睐于现金价值有保证的保险。比如终身寿险的长期复利可达到3.4%,甚至3.45%以上,从收益上看,其他的金融产品还是很难达到以现金价值保证的收益。这对于一些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客户有很大的吸引力。

徐昱琛指出:“如果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不能保证,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出现了破产或者资不抵债,即使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保险保障基金。因此,相对其他理财产品,这类保险产品更为稳健。”

“对接以前做5年期国债、存款的客户”储蓄型保险5年预期年化收益超4%

对于寻求短期理财的客户,也有银行网点力推固定给付的两全保险或年金险,产品期限大多为5年,放满5年的年化收益都在4%以上。

“可以把它当成定期存款来存,合同上会清楚地写明不同年限取出是多少钱。”多位理财经理如此表示。

中国银行上海地区一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对接以前做5年国债或5年存款的客户,现在都是更多推荐这种储蓄型保险。”

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的一款短期型的两全保险产品,5年趸交,期满客户端预期年化收益在4.1%~4.2%(根据年龄利率有差异)。满三年、满四年的预计年化收益分别是2.63%、3.54%。另一款推荐的长期终身两全保险按每年3.5%的复利计息,中途可以取出部分资金,相对灵活,剩余部分依然维持年化3.5%的收益水平。

“如果中途急需用钱,可以选择保单质押。”一位理财经理在向记者介绍这类产品时提到:“相当于贷款,年化贷款利率5%左右,而产品依然存续生息,这可以应对临时资金周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时还了解到,也有银行网点经理推荐了可“保本保息”的万能型保险。一位股份行网点理财经理重点推介了一款万能险。“一次性存入,门槛低,1万元、2万元都可以,放一年就保本,类似于以前那种靠档计息的产品,放到满五年,可以拿到最高4.62%的年化收益。”他还强调,“保本保息都是写进合同的,保底收益率就是保息。”

而在另一家大行网点门口张贴的红色巨幅海报显示,“三年预计收益4.0%起”“五年预计收益4.3%起”“六年预计收益4.6%起”的字样,并以本金10万元为例,计算出各期产品的预计收益,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记者进入该网点咨询时,一位理财经理介绍称:“这款万能险正处于抢购状态。三年期、五年期的已经没有了。”

该理财经理建议:“近两年来,利率都是往下走的趋势,比如5年期产品,前两年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4.7%,现在只有4.3%,可以把一部分暂时不需要使用的闲置资金规划为长期产品,提前锁定收益率。”

“开门红仍以‘年金+万能险’为主”年金险利率水平吸引力下降

除了银保渠道主打的增额终身寿险等理财类保险,在个险渠道,“年金+万能险”的双主险组合仍是今年保险业开门红的主打产品类型。

不过,以几家大型险企主打产品来看,仅年金主险的内部收益率吸引力仍十分有限。

根据华金证券的研究报告,2022开门红产品年金主险IRR显示,国寿鑫裕臻享为1.77%、平安御享财富为1.74%、太保鑫享事诚(庆典版)为1.57%、新华惠金享为1.93%、太平国玺世享为1.74%,分别较去年主力产品+5BP、+8BP、-4BP、-5BP、-3BP,整体上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以30岁刘先生投保某险企开门红年金保险为例:每年投入10万元,投入三年,保8年。到了35岁的时候,刘先生可以开始领取6万元的生存金,连续领3年,一共18万。到了38岁时,合同保障期满,可以一次性领取15.23万作为满期金。通过IRR计算得出,这份保单的年化收益率在1.74%。

近年来,全球低利率趋势和国内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利差损风险,监管层下调了评估利率,此前高收益的年金险已退出历史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不断下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从上述大型险企开门红产品来看,万能险账户结算利率保持在5.0%,这意味着,如果客户还投保,长期复利增值下的收益率还是比较可观的。根据测算,经过40年的复利增值,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为4.38%。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若以该万能险账户2.5%的保底利率测算,经过40年的复利增值,每年的收益率为2.31%。

对于年金保险,徐昱琛认为,客户在购买中主要有两大着眼点:一是长寿风险,随着预期寿命增加,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有很大的压力,通过养老理财可以实现资金长期累积;二是与养老社区对接的产品,可以获得养老社区的优先入住资格。

长期理财保险回归线下渠道

实际上,此类终身寿险在互联网等渠道也一度颇受欢迎。“2020年底忙重疾险改革,2021年底忙年金,资管新规落地倒计时,终身复利3.5%的产品值得拥有。”2021年12月31日下午,一位代理人在朋友圈中如此说道。

受互联网保险新规影响,去年底,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寿险和年金保险纷纷下架,以终身寿险为代表的一批网红热销理财类保险掀起了“停炒售”风潮。

以一款“高现金价值”受到推崇的金满意足臻享版增额终身寿险为例。一位代理人告诉记者:“这款产品现金价值增长快,实际收益率高达3.49%,以十年交为例,在保单第8~9年,现金价值就超过总保费了,也就是说,保费还没交完,就已经开始赚钱了,而且越到后期,现金价值增长越快,比如到60岁时,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的2.4倍。在寿险权益上,保额按每年3.8%递增。

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由于互联网保险新规引导回归保障本源,理财属性较强的投连险、万能险都不在互联网人身险产品范围内,之前在终身寿险等险种上发展颇为激进的中小公司,在业务开展上受到限制,因此这类长期险还将在代理人、银保等传统渠道销售。

专家提示:退保可能无法保证本金

对于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一位保险专家指出,保险的优势在于长期性和确定性,这决定了“要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消费者更适合配置,首先资金一定是长期的,其次对于收益的要求也不能特别高。

以某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在不触发身故、全残保险金的情况下,投保后前五年不仅零收益,而且退保损失本金。根据保单利益演示结果:投保后第一年末现金价值为12564元,相对于3万元保费投入,退保损失高达58.12%;投保后第二年末现金价值为32553元,相对于6万元保费投入,退保损失45.75%;投保后第三年末现金价值为61110元,相对于9万元保费投入,退保损失32.1%;投保后第四年末现金价值为103551元,相对于12万元保费投入,退保损失13.71%;直到投保后第五年末现金价值为151164元,超过15万元的保费投入。

据了解,理财保险退保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犹豫期退保,另外一种是在非犹豫期退保,犹豫期退保的话,一般不会损失多少,只把工本费扣除掉。而如果在非犹豫期退保的话,那么就要看所购买理财保险的现金价值,当然这个是保险合同里面说明了的。另外,如果有固定返还或者是分红的话,那么就需要再另外进行计算。

THE END
1.储蓄型保险利率怎么算?保险的利率女性比男性高?储蓄型保险的利率通常会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进行调整,以确保保险公司能够为投保人提供稳定的保险保障和投资回报。一般来说,市场利率越高,储蓄型保险的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同时,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率计算方式和利率水平,因此投保人在选择储蓄型保险时应该仔细比较不同产品的利率水平和保险公司...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baoxiangongsi-3256986.html
2.精算师视角,预定利率下调,对长期保障型和储蓄型保险的影响进一步,相比30岁,0岁宝宝保障时间更长,越低的预定利率,就会导致保障责任成本现值变化比30岁人群更大,从而导致价格增幅比30岁年龄更大。 上述分析理解不了没关系,记住结论就行。 三、对长期储蓄型保险的影响 储蓄型产品的代表有2类,一是增额终身寿险;另一个是养老年金。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88371809091697
3.预定利率计算香港保险的利率通常指的是保险公司提供的储蓄型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的回报率。具体利率会因保险公司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香港保险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回报率往往在2%到5%之间,但这并不是固定的利率。 香港保险 保险利率计算 保险利率 2023-11-05 16:26:04 512 保险...http://pawcz.cn/tag/14774.html
1.定期利率如何计算?这些利率对储蓄收益有何影响?股票频道在金融领域中,定期利率是储蓄规划中的重要考量因素。要理解定期利率及其对储蓄收益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定期利率的计算方式。 定期利率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呈现。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收益,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存款年限。例如,本金为 10000 元,年利率为 3%,存款年限为 2 年,那么利息 = 10000 × 3% ×...https://stock.hexun.com/2024-11-29/215861283.html
2.个人定期存款利率(20241202)利息按日计算,计算方法为单利,非复利。(*利息计算方法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单利和复利。单利是根据您的初始存款金额计算。复利是根据您的初始存款金额以及此前结息周期所积累的利息计算,可以被理解为“利滚利”) 利率会不定期变更,最新利率信息请您在办理定期存款前与我行联系确认。 https://www.boc.cn/nz/bocinfo/bi3/202412/t20241202_25210329.html
3.3.5%利率产品将“绝迹”?银行推销储蓄型保险的窗口期还有多久事实上,目前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利率看起来确有一定优势,以某国有大行推荐的某款护理险为例,其属于储蓄型保险产品,相关演示资料中称该产品分5年投入50万元,如单独计算每年投入的资金,收益率在3.26%左右,而该行5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仅为2.65%。 该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近期这款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十分火爆,因为“投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15381
4.存款利率下行理财现新变化,储蓄型保险产品受追捧界面新闻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力推荐储蓄型保险产品,并表示相比三年的定期存款产品,保本保收益的五年期储蓄型保险产品性价比更高。 银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可以锁定长期3%复利的储蓄型保险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首选。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力推荐储蓄型保险产品,并表示相比三年的定期存款产品,保本保收益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875846.html
5.理财型保险定期利率中国人寿理财型保险利率是多少 各家公司不一样,现在的演示利率一般分高中低三档,分别是6%、4.5%、3%,3%是保底,一般靠谱公司都会按中档4.5%来做演示,当然可能会有波动,但如果你想追求短期高收益,保险肯定是比不过银行理财的。 实际上理财型保险和银行理财的最大区别是功用不同,买银行理财的目的自然不用想那么多,...https://www.cdjxtjd.com/licai/561324.html
6.储蓄型保险的陷阱当投保人在规定期满后未及时提取保险金时,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利率将储蓄型保险的保险金留存,有可能使保险金的实际收益水平受到影响。2、不易精确评估保险金额:因为储蓄型保险的投资收益高度取决于投资市场以及投资策略,所以很难准确地评估出保险金的数量。3、风险较高:由于储蓄型保险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投资收益...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82126
7.养老保险利息怎么计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息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每年,国家会公布一个统一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款利率。这个利率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情况和社会保障政策来确定的。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蓄总额每年会按照这个利率增长。例如,如果你的个人账户储蓄总额是10000元,当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款利率是3%,那么到年底,你...https://www.64365.com/zs/2769751.aspx
8.中银储蓄分红保险分红实现率的计算方法见《香港分红型保险的分红实现率如何计算?各个香港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如何查询?》。 问:我能选择保单货币吗?分散保单货币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 答:除了美元保单,Endowment Plan还有多种保单货币可选择。转换多元货币的储蓄型保险除了适应投保人移民的需求,以当地货币储蓄。将一张保单分拆成多张...https://www.kerri-finance.com/boclifeinsurance/Glamorous-Glow-v8.html
9.小潮说法都是干货!“储蓄型商业保险”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投保人在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往往放在复利的计算标准、是否存在分红及领取条件、远期收益情况等涉及产品收益的问题上,容易忽视保险产品的基本属性、保险责任的内容、不同保单年度现金价值的情况等涉及保险产品属性和保险合同条款内容等主要问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4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