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到期后,邱大妈却发现其收益严重缩水,算下来还不如存银行定期。
来自河北银监局的消息显示,在近几年接到的投诉事项中,反映银行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投诉占比较大,其中尤其以反映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及代理保险业务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采访了解到,中老年人被误导购买保险的情况并非个例,而一些有实际购买需求的人,在银行购买保险也存在一些疑惑。
刘女士认为,如今保险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和认可,但买保险不同于买其他商品,它是一种长期的保障和投资,因此需更详细解读和权衡,不能草率决定。“希望销售人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介绍合适的产品,并能够将预期的收益和风险讲清楚,让顾客能明明白白购买。”
银监局“一区双录”保护消费者权益
“销售人员可能存在误导的情况,但我们还遇到过一些投诉客户,是我们在讲完保险收益和风险后,问对方听明白没有,对方说听明白了,但回头又来找,说我们没说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理财经理表示。
按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要设立专门的区域销售投资类产品(包括理财产品、代销产品、贵金属业务等),即投资类产品与办理存取款、转账等日常业务在网点内区分不同区域,并对销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专门的区域”包括投资类产品销售专区(理财专区)和投资类产品销售专柜。
银行河北省6000多网点完成“一区双录”
要求资料至少保留到产品兑付后6个月
据了解,河北银监局在“一区双录”网点分类、建设标准、实际运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河北银监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监控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对录音录像录制和保存的管控,确保录音录像资料可随时精准检索和调阅,以有效维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和依法求偿权。值得注意的是,录音录像资料至少应保留到产品兑付后6个月,无固定期限投资类产品应自销售之日起保留12个月,发生纠纷的要保留到纠纷最终解决后。
按照要求,网点必须统一摆放、悬挂或张贴含有“投资类产品销售专区”或“理财专区”字样的明显标识,并进行风险提示;网点投资类产品销售人员必须为本行员工,并获得相应的理财和代销业务资格,上岗时需佩戴工号牌;录音录像中应至少包括产品类型和名称、产品研发主体、产品特性、产品风险、缴费方式、消费者权益等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产品特性,统一设计销售标准话术,以便于消费者认知和理解产品主要特性和风险;销售人员在销售投资类产品时,严禁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或易引发争议的语言,严禁夸大收益率或隐瞒重要风险信息。
提醒用好“犹豫期”,不满意可退保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市面上的部分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但本质上是保险产品,保险和银行储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内容。若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首先应该基于保障需求,而不是一味盯住收益。有的保险确实有很好的收益。但前提是,购买保险产品需要仔细看清条款,搞清楚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缴费条件和保险期限这几个关键部分。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