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一、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主动举报拒收现金行为

2018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整治拒收现金的公告》(公告〔2018〕10号),明确指出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营业场所标示“无现金”“拒收现金”等或引用其作为宣传标语,或者为消费者使用现金设置歧视性条件。

拒收现金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请社会公众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拒收现金行为,请积极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举报。

二、维护人民币形象,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在祭祀用品、蛋糕、代金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案,故意撕毁、焚烧人民币,用人民币制作花束、首饰等均属于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违法行为。

请公众在生活中自觉爱护人民币,如发现有人故意毁损人民币或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请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供线索。

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钱币收藏陷阱

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包括普通纪念币(含纪念钞,下同)和贵金属纪念币。

贵金属纪念币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通过其四家子公司,以及105家特许零售商、17家商业银行渠道开展销售。贵金属纪念币的真实价值和销售价格均高于面额。

公众在收藏钱币时要提高警惕,防范虚假宣传陷阱。如常见的“纪念金”和各种钱币装帧册等。中国人民银行从来没有发行过任何所谓的“纪念金”,“纪念金”是商家自行开发的一种工艺品,与纪念币没有任何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发行过任何形式的“珍藏册”、“大全套”等钱币装帧册。已停止流通的人民币由商业银行按照面值等值回收(第一套人民币除外)。凡是承诺“高价回收”的人民币装帧产品均为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在纪念金、章等纪念品上标注面额数字,宣称“等值兑换”,冒充纪念币。二是宣传“高价回购”,承诺投资回报。三是使用“国家权威机构发行”、“官方发布”、“国家造币厂/印钞厂制作”等模糊表述迷惑消费者。四是宣称“人民银行高价回收”等。请公众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虚拟货币诈骗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货币,有实物货币,也有电子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存款转账甚至网络支付,其背后流通的货币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包括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支付结算

一、防范买卖账户违法行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买卖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行为对社会和个人危害巨大:一是买卖、出租、出借账户为电信诈骗、洗钱、逃税、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提供滋生土壤,协助不法分子转移资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二是为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涉嫌违法犯罪。三是对于经公安机关认定的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等单位和个人,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对其采取五年内不得新开立银行和支付账户,及暂停非柜面业务的惩戒措施。四是账户信息中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创新手机号码支付,便利客户支付体验

“手机号码支付”是人民银行为进一步提升跨行支付服务水平,便利客户支付体验,依托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推出的一项新业务。

“手机号码支付”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客户通过开户银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银行柜面(具体视银行的开放渠道),将本人预留手机号码与常用银行卡号关联绑定,即可开通“手机号码支付”功能。一个客户可以使用多个手机号码注册,但一个手机号码只能被一个客户注册;一个手机号码可以关联多家银行的银行卡,但在一家银行只可关联一张银行卡。

“手机号码支付”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便捷,仅需提供接收人手机号码即可实现支付转账,免于输入银行卡号等繁琐信息。二是快速,通过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实时完成跨行收付款。

储蓄国债

一、储蓄国债品种介绍

储蓄国债是一国政府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投资者中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交易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的不同,我国的储蓄国债分为储蓄国债(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电子式)两种,期限一般为3年和5年,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实际利率。

储蓄国债(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区别

储蓄国债(凭证式)

储蓄国债(电子式)

认购手续

使用现金或银行存款直接购买

需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后,使用资金账户中的存款购买

购买情况记录方式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记录购买情况

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购买情况

起息日

购买当日起息

发行期首日起息

付息周期和

方式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到期兑付方式

须前往柜台办理兑付(签立约定转存协议的除外)

本息资金按时自动划入投资者资金账户,无需前往柜台办理

购买渠道

承销团成员银行柜台

承销团成员银行柜台+获得资格的网上银行

二、储蓄国债与其他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哪些优势

【信用等级高,安全性好】储蓄国债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并还本付息,信用等级高于其他债券或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定,利息免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固定,且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如何购买储蓄国债

目前,您可以通过以下40家2018-2020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购买储蓄国债,储蓄国债(凭证式)需在国债承销团成员网点柜台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可通过“*”号的承销团成员网银购买:

1

中国工商银行*

15

南京银行*

29

江苏银行*

2

中国农业银行*

16

广发银行*

30

成都银行*

3

中国银行*

17

天津银行

31

宁波银行*

4

中国建设银行*

18

河北银行*

32

杭州银行*

5

交通银行*

19

青岛银行*

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6

中信银行*

20

西安银行

34

北京农商银行*

7

中国光大银行*

21

富滇银行

35

上海农商银行*

8

华夏银行*

22

哈尔滨银行

36

青岛农商银行*

9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23

徽商银行*

37

浙商银行*

10

兴业银行*

24

汉口银行

38

重庆农商银行

11

招商银行*

25

大连银行

39

广州农商银行

12

平安银行*

26

乌鲁木齐银行

40

东莞农商银行

13

北京银行*

27

恒丰银行

14

上海银行*

28

晋商银行

四、是否可由他人代办认购

多数储蓄国债承销机构允许投资者委托他人代办认购。代办时,代办人需携带投资者和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还需携带投资者个人国债账户和资金清算账户凭证,前往储蓄国债承销机构营业网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五、是否可提前兑取

储蓄国债凭证式与电子式均可办理提前兑取,按照兑取本金数额的1‰缴纳手续费;购买不满半年的不计付利息,半年以上的按照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

六、是否可转让流通

储蓄国债不能流通转让,只可按照规定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过户交易。

七、如何办理储蓄国债(凭证式)约定转存

储蓄国债(凭证式)投资者与国债承销机构可通过事先签订到期委托兑付约定转存服务协议,委托承销机构代其办理指定储蓄国债(凭证式)的到期兑付手续,并将其相应的本息款转存为该投资者名下的活期、定期或通知存款。

八、如何办理储蓄国债(凭证式)挂失

若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丢失,您可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购买储蓄国债(凭证式)的储蓄国债承销机构营业网点柜台办理挂失。

九、如何了解储蓄国债的发行信息

外汇知识

2007年,我国正式实行个人外汇管理改革,坚持真实性审核原则,明确了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年度便利化额度,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从多方面满足和便利个人用汇。个人外汇业务按照交易性质分为经常项目个人外汇业务和资本项目个人外汇业务。其中,经常项目个人外汇业务按照可兑换原则管理,个人真实、合规、合理的经常项目用汇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不存在任何障碍;资本项目个人外汇业务按照可兑换进程管理。2011年开始,个人可以通过银行电子渠道,足不出户,轻松地办理购汇和结汇。

例如,甲马上要去留学了,需要购汇用于交学费。甲可以选择向银行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录取通知书、学费缴费单等能够证明留学用汇真实性的材料,办理不占年度便利化额度的购汇;也可以选择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内的购汇。

例如,某境外个人在境内需要支付房租,办理结汇时,超过年度便利化额度的需要该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房屋管理部门登记的房屋租赁合同、发票或支付通知。

(二)个人当日提取外币现钞不超过等值1万美元的,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直接办理;超过等值1万美元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提钞用途证明等材料办理。

例如,乙计划到国外旅游,需要少量外币现钞用于零星花销,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在银行提取。

需要提示的是,大额外币现钞交易往往与诈骗、赌博、洗钱等犯罪活动关系紧密,多数国家对外币现钞管理均较为严格。此外,根据反洗钱、外汇管理等有关规定以及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制度,银行对一些异常、可疑、大额的外汇交易一般会主动开展尽职调查,包括要求个人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如果个人提供的材料不能说明外汇交易真实、合法,银行可以拒绝办理。

反洗钱知识

一、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合法的金融机构接受监管,履行反洗钱义务,对客户和机构自身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确保金融机构客户的隐私权和商业秘密得到保护。

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逃避监管,不仅可能为犯罪分子和恐怖势力转移资金、清洗“黑钱”,成为社会公害,而且无法保障客户资金和财产的安全。

选择安全可靠、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您的资金和个人信息才会更安全。

二、主动配合反洗钱义务机构进行身份识别

(一)开办业务时,请您带好有效身份证件。

有效身份证件是证明个人真实身份的重要凭证。为避免他人盗用您的名义、窃取您的财富,或是盗用您的名义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当您开立账户、购买金融产品以及以任何方式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时:

1.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2.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

4.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合理提问。

(二)存取大额现金时,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凡是存入或取出5万元以上人民币或者等值1万美元以上外币时,金融机构须核对您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这不是限制您支配自己合法收入的权利,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防止不法分子浑水摸鱼,保护您的资金安全,创造更安全、有效的金融市场环境。

(三)他人替您办理业务,代理人应出示他(她)和您的有效身份证件。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需要核实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当他人代您办理业务时,需要对代理关系进行合理的确认。

当他人代您开立账户、购买金融产品、存取大额资金时,金融机构需要核对您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三、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

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1.他人盗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2.协助他人完成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3.您可能成为他人金融诈骗活动的“替罪羊”;

4.您的诚信状况受到合理怀疑;

5.您的声誉和信用记录因他人的不正当行为而受损。

四、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账户、银行卡和U盾

账户、银行卡和U盾不仅是您进行交易的工具,也是国家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和犯罪案件调查的重要途径。贪官、毒贩、诈骗分子、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可能利用您的账户、银行卡和U盾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因此,不出租、出借账户、银行卡和U盾既是对您的权利的保护,又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

五、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或公司的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请您切记,账户将忠实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防范非法集资

一、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典型特点

(一)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二)典型非法集资活动的“四部曲”

第一步:画饼。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域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吊”起来,让其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

第二步:造势。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等。

第三步:吸金。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二、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一)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务必提高警惕:

2、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二)投资理财注意事项

(三)防范非法集资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THE END
1.购买储蓄型保险有哪些陷阱?购买储蓄型保险有哪些陷阱? 不止一次听身边的朋友抱怨过,被人“忽悠”买了一款长达10年储蓄型的健康险,结果交了第三年,觉得财务压力太大了,想退保了。今天就跟大家掰一掰,购买储蓄型保险会存在哪些问题。 1、提前做好财务规划 大家都是成年人,所以对于自己的财务要有清楚的认知。购买储蓄型的保险,需要有稳定...https://m.sohu.com/a/159823646_117390?_f=m-article_15_feeds_1
2.存款型保险的陷阱在哪?不适用所有人。存款型保险不适合年轻人或高风险人群。对于已有足够保障的人群,购买额外保险可能并不必要...https://licai.cofool.com/ask/qa_3652885.html
3.泰康分红型保险陷阱泰康分红型保险陷阱 近年来,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保险产品,其中分红型保险备受关注。然而,有关泰康分红型保险的一些陷阱也逐渐浮出水面。首先,泰康分红型保险的保费较高。由于分红型保险的特点是将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保险费用,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因此保费较传统保险产品要高出许多...https://www.xyz.cn/toptag/taikangfenhongxingbaoxianxianzuo-47394.html
4.头条文章1. 几个你可能会有的疑问 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1.2 害怕理赔不顺利 1.3 想购买返保费的保险 2. 保险的分类 2.1 重疾险 2.1.1 储蓄型和消费型重疾险的区别 2.2 医疗险 2.2.1 国家医保 2.2.2 商业医保 2.3 意外险 2.4 寿险 2.5 防癌险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1.储蓄型保险骗局储蓄不等于储蓄保险 警惕“储蓄型保险”陷阱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12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显示,存单变保险的侵权行为仍然高发,储蓄型保险坑骗消费者情况亟须警惕。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维权专员刘峻介绍,张某购买的是一种储蓄型保险,即保险期内若不赔付,一定时期后保险公司会返还保金和一些红... ...https://m.shenlanbao.com/he/313604
2.储蓄型保险的陷阱甘耍3460……》 不知道您购买的是否是国寿鸿富两全保险(分红型).这种保险期间是6年期的,交费期是3年.交费满三年后就不用再交费了.保单选择6年的保险期间,满6年期之后就可以取出来了.满期保险金=基本保险金额*交费期间(年数).例如,您...毛步15677556906》存钱储蓄和购买储蓄型保险到底有什么区别 甘耍3460…...https://www.da-quan.net/ti/%E5%82%A8%E8%93%84%E5%9E%8B%E4%BF%9D%E9%99%A9%E7%9A%84%E9%99%B7%E9%98%B1.html
3.315金融维权系列之一:保险的陷阱一名70多岁的老教师侯先生于2011年10月6日去邮政储蓄银行对多年储蓄进行存款,但经过银行人员蒋先生进行介绍后,买了一款保险理财产品。事后老人在网上投诉称,没有听清蒋先生的介绍,甚至不知道购买的是保险产品。 然而,随后不久,署名“郴州市邮政局服务督察部”的网友便主动回应,声称经过警察部门的调解,已经解决相关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04/06/15578956_357525855.shtml
4.返钱都是忽悠人的?储蓄型保险这么买,省钱又存钱保险保险产品储蓄型...储蓄型保险这么买,省钱又存钱 白鸽保险 1610703000 中国人喜欢储蓄,买保险也喜欢买储蓄类的保险;但近年来,储蓄类保险却频频出现“问题”。 河南一李阿姨购买了一款养老保险,每年交六千多,交了十年,没想到,等分红的时候,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她的儿子在镜头前质问保险人员:“是俺妈养保险公司,还是保险公司来养俺妈!https://3g.163.com/dy/article/GPN7N5QJ0552NGAS.html
5.2024最全美国人寿保险购买指南(种类/保险公司推荐/保费/陷阱/知识...前面说过人寿保险可以有避税的作用,原因是因为人寿保险最后的赔偿金都不适用于联邦遗产税(依各州遗产税规定为主),因此寿险也被视为理想的避税工具,特别是对富裕家庭而言。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特别是刚起步的年轻小家庭,在购买终身保险,储蓄型寿险,投资型寿险这三类具有现金价值的寿险时,建议慎重考虑。(后面还会详细介...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4649883
6.非法集资宣传教育资料部门动态其经营主体也不具备合法的保险经营资质,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此类“互助计划”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可能诱发诈骗行为,蕴含较大风险。 8、养老机构 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以投资养老公寓或投资...https://www.dt.gov.cn/dtszf/bumdtk/202001/217ce009788549068f9da0181b4aafc2.shtml
7.揭秘保险销售7大陷阱:诱导投保人“带病投保”财经频道陷阱3 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 案例:黄先生于2003年购买了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吉庆有余两全保险(分红型)”,每年缴纳保费5800元,缴费期和保障期均为10年。在保险期限内,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提供身故或全残保障,保额为5万元。此外,险企还承担满期生存金和保单红利的给付责任,其中红利包括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 https://www.hnr.cn/finance/cjsd/201403/t20140311_871054.html
8.全国银行银行考试经济金融(精选8篇)解析:分业经营体制是指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等业务相分离,商业银行只能从事存贷款及结算等银行业务。分业监管体制主要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不同金融领域分别设立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各行业进行审慎监管。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qttk8.html
9.分红保险范文12篇(全文)1. 投保人购买保险单, 确认为资产。 投保人购买了保险单相当于购买了一份金融资产, 尽管合同没有规定保险公司何时支付以及支付的金额, 但合同、营销历史和其他声明都暗示保险人会向保单持有人支付盈余, 且分红保单持有人有理由要求保险人支付红利, 保险人对红利的自主分配并不会取消保险人的推定义务, 所以很明显保...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yx7xvvd.html
10.1000万未必够养老引焦虑月光族DIY五年攒百万这就意味着:不管投资收益多大,劳动者个人的养老金还得按现行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既定公式计算,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主要用于抵冲或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这样看来,赚钱的收益不归我们,赔钱了养老金会面临更大风险缺口。在唐钧看来,养老金最重要的是储蓄型功能,如果将它过多应用于资本市场,存在的风险将更大。 https://money.eastmoney.com/news/1282,20130730310454460.html
11.家庭理财配置方案(通用12篇)一个家庭资产的配置,犹如一支足球队,有前锋、中场和后卫,在资产配置中,股票、基金等投资就是前锋,任务是获取高收益,以增加家庭财富;而存款、保险、债券等理财品种就好比守门员和后卫,能使家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一个家庭的理财规划中,对非风险类理财产品的持有应该占最大部分,如购买债券、保险,把钱存入银行等,而且...https://www.mingkanw.com/w/filen492f3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