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分红险:中国未来储蓄险的顶梁柱 分红险并不是个新生事物,事实上如果对香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保险稍加研究都会发现,在低利率经济体中,分红... 

分红险并不是个新生事物,事实上如果对香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保险稍加研究都会发现,在低利率经济体中,分红险都是主流的储蓄险种。

今天我们就从保险的理论方面对分红险做一个阐述,下一节中我们会挑选几款产品来做分析,理论+产品有助于大家把我分红险的精髓,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一、分红险是未来的储蓄险主流

《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里面给出的定义是“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

分红险的收益率=固定收益率+分红收益率。

固定利益,就是写在合同里的完全确定的利益,会以现金价值的方式呈现在合同上。

红利利益,就是不确定的,不会写在合同里。保险公司每年会根据当年的经营状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当年的红利分配。

它如果按照我们投保的时候演示的分红收益率给到我们,这个时候分红实现率就是100%,如果实际给到的收益率只有演示的一半,这个时候的分红实现率就是50%,如果实际给到的收益率只有演示的1.5倍,这个时候的分红实现率就是150%。

由此可见,分红实现率非常重要:

分红实现率=实际分红收益率/投保演示分红收益率

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分红方案宣告后15个工作日内,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披露该分红期间下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多数保司可以进入官网,在“公开信息披露”里的“专项信息”里的“新型产品”里可以查询到分红实现率。

为什么在低利率经济体总不约而同选择了分红险呢?这就要说到保险行业的利差损问题了。

保险公司很多长险都要跨越几十年,甚至更久,存在极强的不确定性。比如给刚出生的小孩买一个增额终身寿,预定利率是3.5%,小孩寿命是90岁,那么这份保单就锁定了利率90年,整整90年啊。

那么保险怎么定价呢?采取固定型的产品,保费收得贵,对客户利益损害很大;若保费不够,公司又要自己贴钱,这个时候保险公司和客户是利益矛盾体。

尤其是,在低利率时代,固定型的产品完全没法存活,比如日本2023年寿险行业的预定利率是1%,扣非费用率,实际的收益率我估计就是0.7%左右,这样的产品显然没有竞争力,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保险行业采取较高的预定利率,则在投资环境不佳的时候很容易集聚巨大的利差损风险,行业生存都生存不下去。

说明:日本寿险行业最低预定利率仅0.25%。

具体到我国,1995年之前,保险公司可以自主定预定利率,为了和银行存款、国债强市场,很多保险的预定利率都是8%,等银行存款跌到2%以下的时候,保险行业瞬间傻眼了。

1999年6月10日,保监会下发《紧急通知》,调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由此,分红险登上舞台,2000年4月,国寿发布了第一款分红险“千禧理财”,随后其他保司也相应推出了分红险。

分红险逐步成为寿险类产品的主流,2010年的时候占比高达77%。

2013年,原保监会更改了预定利率。将一直沿用了10多年的2.5%预定利率,上调至3.5%,部分年金险为4.025%。固定收益率产品开始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分红险持续衰退。

2013年到2022年是国内预定利率较高的时代,加上很多民营企业加入保险,开始价格战,很多储蓄险的内部收益率(IRR,复利的意思)甚至超过了3.8%,随着经济形势变化,2022年4.025%下架,2023年3.5%下架,2024年强抓报行合一,绝大多数储蓄险的固定收益率跌破2.8%(20年期)。

这个时候,分红险就必须出山了。

分红险的本质是一个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其实际收益率即取决于固定收益率部分,也取决于分红收益率。

第二、不要迷信香港的分红险

香港的保险主要是分红险,其收益率是不确定的,所谓的6%、7%很多时候都是噱头,是一种预期收益,那么能不能实现呢?

只需要想一下,保险公司拿着保费去投资什么资产可以获取超过6%的收益率,且能保证安全,绝不亏本,还能给自己留一部分利润的,就应该清醒一点了。

在香港的保险,它可以拿70%左右的资金去投股票,30%的资金去投债券,相当于一个混合型基金,如果基金赚了钱,其中80%到90%返还给投资人(保户),保险公司承担了基金投资亏损的风险(有保底利率),也留一些投资收益作为自己的利润,风险和收益对等嘛。

高保底,低收益,低保底,高收益,收益总是和风险对等的,我们可以把大陆固定收益类产品理解为极高的保底收益率+0浮动收益率的产品。不同的产品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要看产品的属性和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匹配。

在香港买保险,销售员不会和你讲保底收益,一般都是说预期收益,也没有什么内部收益率,如果讲保底收益率,就那么点,客户就直接走了不是吗?一定要讲预期收益。

说实话,香港的保险行业现在流行吹牛,反正是预期收益,既然都是非保证,你当然是要相信口碑好一点的公司,随便的公司给你说一个非保证,你都信吗?现在我觉得香港现在已经走偏了,大家都在比赛吹牛。一个比一个写的激进,极大概率是无法实现的。

从香港的历史数据看,最好的产品大概是5%到6%,主流的产品是4%到5%。吹牛吹到7%,怎么长期做到?

我们来看看香港保诚分红险长期的回报率,选择保诚是因为它是唯一一家愿意公开所有历史保单实际分红的保险公司,数据足够长,公司规模大,很有代表性。

你看,保诚在19/20/21三年销售的产品预期收益就明显低很多。

然后把保诚的产品收益率和我国预定利率变化曲线比较,就会发现1997年之前买大陆保险的赚疯了,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也是历史机遇。

这里比较中国内地的分红险和香港的分红险,区别在于两地的保证利率差距极大。

先看大陆地区的分红险,分红险的利益有保证部分与浮动部分组成,保证部分定价利率不超过2.5%,扣除一些费用成本后可能在2.1%-2.4%之间。浮动的部分由分红带来,按照演示的水平来看,如果达成100%实现率,则浮动的部分收益起码为70%(4.5%-2.5)=1.4%。加上保证的部分,实际的长期IRR在3.5%-3.8%之间。

高保底,低收益,低保底,高收益,收益总是和风险对等的,这里就看消费者怎么选择了,但是认为大陆的分红险劣于香港分红险,很不妥当。

更何况现在是美债高点,通胀高点,5%的收益率减去3%的通胀率实际货币购买力只有2%,美债高点可能也是汇率的高点,现在貌似是收益率最高的时候,有可能是风险最高的时候。

第三、理解分红险的一些要点

2020年2月份,监管发布的《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了有关分红险的演示规则,明确指出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并且规定,只能按照利差进行演示。

如今演示收益被调为两档。

一档是0,就是最差,只能拿到保证收益的情况;

还有一档是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

另外,2022年底发布的《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官网上披露过去几年的“分红实现率”,在2023年6月底正式开始执行。我们在购买产品之前可以去查阅保险公司销售的其他产品及目标产品的历史分红实现率。

我们可以根据保险公司公布的分红达成率,来判定,这家保险公司到底表现如何,是否实现了当年的诺言;也能根据保险公司投资能力来判定,保司是否具备未来实现分红险的能力。

在固定利率产品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蒙着头选择产品,产品的公信力一样,但是在分红险时代,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分红信誉就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了。

在具体公司的选择上面,大公司投资相对更稳定,中小保司相对灵活,可能波动更高,潜在回报也更高。各有优劣,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说到分红险的收益,我们来详细计算一下。

目前固定收益的增额终身寿的预定利率是3.0%,分红险的固定部分的预定利率是2.5%。固定+分红整体的预定利率按照现在最高是4.5%,国家规定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

假设分红实现率是X,我们来算一下当X为多少的时候,分红险的整体预定利率可以达到3%?

2.5%+(4.5%-2.5%)*70%*X=3%

得出X=35.7%

备注:实际固定利率到不了2.5%,我自己判断分红实现率50%长期可以到3%的内部收益率,如果固定利率越低,则对分红收益率只有非常优秀才能达到预期的内部收益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分红保险精算规定》第13条:保险公司应为分红保险业务设立一个或多个单独账户,单独账户应单独管理、独立核算,所有分红险业务是独立于保司其它业务的。分红险的分红,并不是分保险公司的利润,而是分具体分红险产品投资端的利润。

从过去的投资历史数据看,虽然过去10年传统型产品是主流产品,以3.5%与4.025%产品为主,不过过去10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也很不错,平均投资收益率在5.0%略多点,超过了最优秀的固定利率产品,这是因为分红险刚性兑付部分相对较低,意味着承受风险得能力较高,更有意愿去多做权益资产来满足合理预期的分红。

此外,保险公司应为分红保险业务设立一个或多个单独账户,单独账户应单独管理、独立核算,所以同一家公司不同产品的实现率不同可能是放在不同的账户里了。我们自己产品的分红实现率是单独的账户决定的。

THE END
1.中国人寿黑猫投诉2014年父亲被推销保险的忽悠着买了一份中国人寿福禄鑫尊两全保险 因为父亲不识字 根本不懂他们的条约 然后就被忽悠着买了 然后一交就是交了十年 2024年才刚交完 因为现在缺钱用 结果打算退费 没想到才能退10多块钱 没办法只能从里面借了几万块钱救急 结果利息还高的要命 现在我们的诉求就是把本金退回 把之前收...http://ah.tousu.sina.cn/company/view/?couid=2834889173&vt=4
2.香港保诚储蓄型保险怎么样香港保诚储蓄型保险怎么样香港保诚储蓄型保险是一种以储蓄为主要目的的保险产品,旨在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和规划未来。该保险产品由香港保诚保险有限公司推出,是一家在香港和亚洲地区享有良好声誉的保险公司。香港保诚储蓄型保险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财务目标选择不同的保险计划和保险...https://www.xyz.cn/toptag/xianggangbaochengchuxuxing-546558.html
3.股票论坛e95519cn/keywords本页聚合了与e95519cn/keywords-中国人寿保险储蓄险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e95519cn/keywords-%D6%D0%B9%FA%C8%CB%CA%D9%B1%A3%CF%D5%B4%A2%D0%EE%CF%D5.html
1.投诉中国人寿(寿险)虚假宣传事件经过:2024年年初我爸戴林中,去中国人寿柜台取16年交的一份保险的钱取不出来,买这份保险的时候人寿销售人员跟我爸是这样承诺的,五年返本之后随用随取,不取出来也可以当存款享受利息,之后跟保险公司借钱的利息低于存款的利息,显然这些都是销售人员的误导,同样的手段误导我爸买接下来保险,另外我爸买了四份防癌险一...https://www.xfb315.com/tousu/97949478
2.中国人寿欺骗消费者黑猫投诉2024年2月到5月中国人寿工作人员夏安娜一直叫我买保险,当时是中国人寿搞活动你是在场的,我说我确实没能力买保险,因为我之前在星海广场交两万元就能申三星,所以当时就交了两万。因为资金实在周转不开所以在考虑期还是把两万申请退保了,而且星海广场的业务员也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消费。合理的...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7879255?sld=6d7416299b3ccef00260bff7b1b636e5
3.中国人寿储蓄型5年保险中国人寿储蓄型5年保险怎么样? 中国人寿旗下的储蓄型保险一直是很多消费者关注的重心,今天深蓝君就来带大家看看中国人寿储蓄型保险——鑫享未来,以“30岁女性,年交5万,分5年交”为例,保险产品表现如下:这款中国人寿鑫享未来支持0-72岁人群投保,保障期限可以分为8年或10年,它有两个账户,分别是主险账户和万能...https://m.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56527
4.国寿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交满能领取多少钱,领取多久到账国寿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是一种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旨在为投保人提供养老金收入。当保险合同期满时,投保人可以选择领取保险金。那么,国寿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交满后如何领取呢? 一、国寿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交满怎么领取 首先,投保人需要在合同期满前提前联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向公司提出领取保险金的申请。https://www.mibaoxian.com/article/98470.htm
5.我买的是中国人寿分红型保险。每年交1万元,是不是...我买的是中国人寿分红型保险。每年交1万元,是不是...时间:2010-08-20 中国人寿Jill 时间:2010-08-28 福禄”系列产品突出“理财+保障+投资”的特点,客户均可以享受“两年一返、固定收入”,即从购买之日起,每满两年,中国人寿将按基本保险金额的10%给付生存保险金,作为客户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还可享受稳定的...https://www.dby.cn/wenda/detail-25292.html
6.香港保险企业限制刷银联卡缴保费,续保缴费短期也受影响目前友邦、安盛、大都会人寿和中国人寿(海外),对于银联刷卡新缴保费都做出了不同的详细限制。东方IC 资料 内地客户想要刷银联卡购买带有投资和储蓄性质的香港保险,短期内将存在一定难度。 尽管银联国际对10月29日传出的“银联将关闭香港保险业务消费通道”作出回应,称仅限制缴费分红型人寿保险、万用险等资产类产品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