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购买大额储蓄型保险?老虎社区美港股上老虎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股市的大幅震荡;国家对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房地产的各项花式调控措施,使投资者也在慢慢对市场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理财不是只要找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而是要把自己的资产做好合理的配置和规划。

就像“马爸爸”一样,即使有好的投资项目,也要把一部分的资产放在稳健回报的储蓄险当中。

保险不是理财产品,而是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

很多朋友都喜欢把保险和理财产品做对比,银行有3.5%的定存产品,还有很多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为什么我非要买保险呢?

今天正逢每周一的“保险日”,犀牛保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保险同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

银行的定存保本保息、没有波动和资金损失的风险,三年期定存的大部分产品目前有3.5%的收益率,和保险的预定利率一样。

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6%,有些可能更高。但这些产品需要投资人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很不巧的时候,还会遇到像“中国银行原油宝”这样的事件。

如果我只考虑稳健投资回报,除去投资风险因子,拿银行定存的收益和保险投资回报相比,同样是3.5%的收益率,哪个更高呢?

从短期持有来看,银行定存的资金进入后就按照约定的收益率,到期还本付息;储蓄型保险则是在资金进入后,保单现金价值按照预定利率复利滚动,而不是按照原保单的本金利滚利。

很多人会误以为保险和银行的定存是一样的,资金进去后,本金就按照3.5%滚存生息,这一点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

银行产品都为单利计算,而储蓄险为复利滚存。

根据保单缴费年期的不同,每家保险公司保单现金价值的增长率不同。

一般来讲,若是10年期的产品:

30年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增长为原总保费的2倍左右;

40年增长为原总保费的3倍左右;

70年增长为原总保费的9倍左右;

100年增长为原总保费的20倍左右;

每家产品不同,现在国内有些储蓄型产品也有像境外产品那样获得额外的分红。在原有的3.5%上可享受到更高的收益。

为了让各位更加直观地感受“单利”和“复利”的区别,犀牛保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以供参考:

小程序搜索“单复利科学计算器”

我们回顾过去的30年发生的变化,30年前银行的一年期收益率是10%,现在一年期收益率降低为1.5%。

按照这样利率下行的趋势,多年之后呢?你细细琢磨......

如果非要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储蓄型保险是帮你把风险的系数提前锁定了。

相对银行理财产品,储蓄险更像是一个长期理财规划,目的是解决不同人生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准备。

比如:教育金、养老金......

享有被动的收入才不会让我们倍感焦虑。

银行理财产品更适合作为3~5年期的投资规划,做一些流动资金的安排。

疫情之后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却迎来了“报复性存款"!

大家对于“不可预见因素”的不安全感,第一的本能反应就是存钱。

但能不能把现在的钱留到未来也是一种风险。

储蓄险可以帮助我们分批、强制性地进行存钱。

储蓄险有一个本金积累的周期,区别于一般银行理财,需要一次性的投入;储蓄险可以定期、分批投入是它独有的优势,也帮助我们分摊了资金存储的压力。

不操心是保险最大的优势!

以合同形式约定的数据金额进行承诺,并且现在很多保单可以随时提领、随时进行贷款,解决流动性困难的问题。

对于保守且厌恶风险的投资人来说,确定的收益,没有回撤,无疑是最安全的一项投资工具。

和银行理财不同,收益率随时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这种风险可能会导致财富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配,给到指定的受益人,相比其他投资理财,保险在这一点上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比如:为子女购买的保单属于子女婚前资产;为自己和家人购买的保单,债务不可以追偿。

银行理财无法赋予这样的功能,更不能给到指定的受益人。

当你生活富足的时候,你可以开始规划自己的养老,给自己的孩子规划婚嫁,通过规划一份长期的储蓄保险憧憬美好未来

THE END
1.银行储蓄和储蓄性保险,银行储蓄与储蓄性保险:理财之道本文介绍银行储蓄与储蓄性保险的基本概念、区别和优势,探讨二者的投资策略与理财规划,帮助您实现财务目标。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opics-8179944.html
2.储蓄型保险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风险哪个高储蓄型保险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风险哪个高—储蓄型保险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都是比较安全的投资方式,但是它们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 首先,银行定期存款是一种传统的储蓄方式,其风险相对较低。银行定期存款的本金https://m.xyz.cn/toptag/chuxuxingbaoxianchanpinhe-546490.html
1.储蓄型保险与银行储蓄之间有哪些差异按照规划的保险配置方案,最近打算购买一份重大疾病险,但听销售员的建议说是购买储蓄型的实惠,如果在保险期内没有发生重大疾病,所缴的保费就当是存款储蓄了。想问问理财师,这类保险的储蓄功能和银行储蓄有区别吗...https://www.66law.cn/laws/695407.aspx
2.银行储蓄和储蓄型保险的区别基础知识前言:在金融市场上,银行储蓄和储蓄型保险是两种常见的储蓄方式。如果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储蓄型保险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银行储蓄的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储蓄型保险的收益则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储蓄型保险通常需要一定的持有期限,如果在持有期限内进行提取,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罚金或者手续费。所以,选择储蓄型...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620170
3.什么是储蓄型保险?有必要购买储蓄型保险吗?——中国太平洋保险...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结合起来设计出的一种产品,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给保险受益人返还一笔钱,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 https://m.cpic.com.cn/c/2021-02-02/1618284.shtml
4.储蓄型保险安全吗?保险储蓄型和银行存款哪个好?在“降息潮”的环境下,能够锁定利率的储蓄型保险显得弥足珍贵。 储蓄型保险作为一种将既能够提供保障,又能够帮助储蓄的金融产品,其双重功能受到了广泛欢迎。 同时也有许多朋友好奇,这类储蓄型保险是否安全。 奶爸要说的是,储蓄型保险的安全度还是很高的。 https://nbb.hengdainsurance.com/wenda/21840.html
5.储蓄型保险能PK银行理财吗?职场幸福研究院储蓄型保险能PK银行理财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很多人都把积蓄全部放在银行理财里,我的母亲大人也是如此。 在经历过股市的洗礼之后,我妈妈痛定思痛,从此一心一意地把家里的积蓄全放在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 有一天她突然发消息给我说,她有个小姐妹刚买了一款增额终身寿型的储蓄险,问我储蓄险有什么优点。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410385.html
6.储蓄型保险和银行存款的区别1、风险程度不一样:银行存款是一种低风险的存款方法,银行存款的本金加利息均由银行保障,即便银行出问题,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障。储蓄型保险的风险程度相对比较高,因为保险公司的收益主要是来自于投资,假如投资不成功,保险公司很有可能无法承担保险义务;2、收益率不一样https://www.cadforex.com/cunk/163858.html
7.银行储蓄与储蓄型保险的区别?保险知识问答银行储蓄与储蓄型保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储蓄不具有强制性,但储蓄型保险有一定的强制性。投保人必须按合约定时支付保险费,以便保持保单的有效性; 2.银行储蓄是有固定利率,储蓄型保险的红利没有固定的金额; 3.银行储蓄比储蓄型保险更灵活。储户可以随时支取储蓄账户中的资金,但储蓄型保险的持有者...https://www.51credit.com/wenda/902542.html
8.保险储蓄型和银行存款哪个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和存款都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理财方式。然而,对于保险储蓄型和银行存款哪个更好,许多人仍然感到困惑。本文将从收益率、风险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大家做出选择。1. 收益率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由央行https://www.pupu123.com/toubao/k9h6hb.html
9.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储蓄型保险热度上升“最近一些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真不知道该买什么理财产品才好。”家住上海的刘女士发愁今年怎么做资产配置。 继2023年末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近日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也加入了存款“降息”队伍。据悉,新一轮“降息”后储户“存款搬家”,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产品热度上升。 https://news.cnstock.com/news,jg-202401-5172035.htm
10.存款利率“倒挂”,储蓄型保险再掀销售热潮燕道数科运营中心总经理王玉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近两年,包括养老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在内的储蓄型产品一直都很受欢迎。一方面,银行理财、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更强调的是投资收益,储蓄型保险更强调的是对消费者长期储蓄和养老需求的确定性满足。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892470
11.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影响多大?居民投资偏好生变这些产品成香饽饽...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储蓄意愿上升明显。多位受访的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反映,客户前来咨询和认购大额存单、代销储蓄型保险产品的热度高涨,一些利率“诱人”的大额存单甚至要“抢”额度。 不过,随着此番存款利率的再度下行,高涨的存款意愿或会有所“降温”...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916250992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