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加深,人们或多或少都被养老和育儿焦虑所困扰,
希望通过保险,提前规划、解决这些问题。
这几年,年金险越来越火。
但相比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
年金险似乎是一种鸡肋般的存在,理解起来更为复杂。
有人感叹年金险产品一届不如一届,后悔早几年没买;
也有人在冲动之下投保,过后又后悔,甚至稀里糊涂地退保。
年金险到底适合谁买?
奶爸在跟客户交流过程中,总结了买年金险的5大常见误区,
希望帮助大家真正了解年金险,用好年金险。
直接咨询,可点击下图:
01
年金险收益太低,不如股票、基金
因为具有复利增值的功能,年金险的核心功能之一便是理财。
很多人看到年金险那“可怜的”3.5%、4%的收益,跟股票、基金一对比,认为根本不值得买。
但是,投资理财,有个不可能三角:收益性、流动性和稳定性,
没有一个理财工具能够同时兼顾以上三者。
例如股票、基金,可能搏得高收益,但同时也要面对高风险,有收益性但牺牲了稳定性;
银行活期存款,随存随取,但利率低得可怜,流动性很好,但牺牲了收益性。
而年金险的核心,其实是现在用一笔确定的保费,换取未来生活质量的保障。
保障了稳定性,年金险的收益性肯定不会很高,但以3.5%的利率长期复利递增,其实也不差。
毕竟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不说股票、基金,
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再保本保息,银行定存、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和利率一直在下跌,
安全稳定的理财工具越来越少。
想要追求高收益,年金险可能“不配”;但想追求稳定,它非常可贵。
02
年金险流动性太差,急用钱的时候取不出来
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流动性高一定就是好事吗?
银行活期存款流动性够好吧?
但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手,明天拿一点、后天拿一点,一点又一点,根本起不到储蓄的功能。
而安全稳健、锁定利率恰恰是年金险的优势,
用纪律对抗人性,帮我们专款专用、坚守存钱的初心。
虽说投入到年金险里的钱不能用,但因为年金险保单有现金价值,所以我们不要忽略这个功能——
急用钱的话,我们可以将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贷给我们钱,一般最高能贷保单年度现金价值的80%。
一些产品还能减保,即减少部分保额取出对应的现金价值使用。
这样看来,年金险的流动性也不算太差。
03
我有社保,没必要买年金险
有些朋友觉得,
我已经买了社保,每个月也交不少的钱,买够15年以后就能拿养老金了,
没必要再掏钱买商业年金险来养老了。
按照这个思路来看的,我只能说你不太了解国家的社保养老制度。
国家的养老基金池,是用现在的劳动力交的钱来养现在已经退休的人,
等到我们退休了,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养我们,
但因为人口老龄化,加上这几年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
也就说,未来劳动人口在变少,可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养老基金池根本承受不了。
这一点,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亏空情况就能看出来,
如果没有财政补贴,15年亏空2787亿元,16年亏空5086亿元,17年亏空4649亿元……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只能一边让社保维持在低水平,一边疯狂“催生”、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催”大家买商业养老保险。
所以不要想着光靠社保就能养老,
要想过上体面点的养老生活,商业养老年金险很有必要。
定制个人专属养老规划方案,可以点击:
04
有钱人才买得起年金险
有这种想法的,主要还是因为对年金险不了解。
首先,年金险的投保门槛并不高,
有些产品,1000元起投,也就是说每个月拿出不到200块就能买。
200块,也就是在外面吃顿饭的钱,3个人吃顿海底捞都不够。
其次,有钱人买年金,很大程度是为了找个稳妥的地方存钱,难道我们这些工薪阶层就不用吗?
每个人都想存钱,那能给到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安全感。
但钱要怎么存下来?存下来后放哪里更安全?
这时候年金险的作用就出来了:
这就要求我们细水长流、从一而终地投入,
不要小看当下存进去的每一笔小钱,
无论是每个月省下几杯奶茶、少去一次聚餐、少几次冲动消费,日积月累下来就会给你大大的惊喜。
05
已经退休或快退休的中老年人,没必要买年金险
也有一些人觉得,
而已经退休和快退休的中老年人,都已经老了,这时候买年金已经来不及或者不划算了。
虽说同样的投保方案,假设都是60岁开始领取,
30岁投保拿到的年金肯定比50岁投保拿到的年金更多,
但养老年金的一大作用是用来对冲长寿风险,
同样都是60岁开始拿钱直至终身,30岁买是未雨绸缪,50岁买同样是,都是为未来的日子做准备。
年金险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解决未来的不确定性,
比如资金安全的不确定性,子女婚姻的不确定性等,
它具备一定的资产隔离功能,
对于自己做生意、资金风险较大的人来说,
年金险也是一种必要且实用的风险防范方式。
06
以上几种对年金险的典型误区,其实都是基于对年金险的认知不足,
我们只要知道,年金险,它是对未来的保障、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安全保本理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