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点问答:税延养老保险产品指引出台你我能否参保?

5月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将按照此基本要求来统一规范,并从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设计原则、产品要素、产品管理以及名词释义四个方面做出细化要求。银保监会强调,符合要求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获得批准后才能上市销售。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指导监督保险公司做好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有关工作,规范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设计,并表示后续还将进一步出台配套文件,以促进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持续健康发展。

那么,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开发如何设计?如何参保?如何选择?如何收费?如何领取养老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将为你一一解答。

Q1:我能参保吗?

参保条件:16周岁以上、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符合(财税〔2018〕22号)规定的个人,均可参保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保险期: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终身或长期产品,包括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月交或年交。

领取方式:领取期限不少于15年,并确定相应的养老年金领取金额。领取方式分为保证返还账户价值终身月领(或年领)、固定期限15(或20)年月领(或年领)。

Q2:如何选择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积累期养老资金的收益类型,分为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分别对应A、B、C三类产品。

A类产品,即收益确定型产品,是指在积累期提供确定收益率(年复利)的产品,每月结算一次收益。

B类产品,即收益保底型产品,是指在积累期提供保底收益率(年复利),同时可根据投资情况提供额外收益的产品,每月或每季度结算一次收益。根据结算频率不同,分为B1类产品(每月结算)和B2类产品(每季度结算)。

C类产品,即收益浮动型产品,是指在积累期按照实际投资情况进行结算的产品,至少每周结算一次。

Q3: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费用如何收取?

保险公司可向参保人收取的费用包括初始费、资产管理费和产品转换费。保险公司应当向参保人明示收取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费用收取应体现让利客户原则,确保清晰透明、水平合理。

初始费:是指保险公司按照参保人每笔交纳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费用。A、B、C类产品可收取初始费用,其中,A、B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2%,C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1%。

资产管理费:是指保险公司按照税延养老保险产品投资账户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费用。C类产品可收取资产管理费,收取比例不超过1%。

产品转换费:是指保险公司按照参保人转出的产品账户价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费用。A、B、C三类产品发生转换时,可收取产品转换费,公司内部产品转换时,每次收取比例不高于0.5%;跨公司产品转换时,前三个保单年度的收取比例依次不超过3%、2%、1%,第四个保单年度起不再收取。

Q4: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开发设计遵循哪些原则?

收益稳健。是指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积累期的收益类型以固定收益和保底收益为主,领取期按照参保人选择的领取方式提供长期利率保证的养老年金,确保养老金安全稳健增值,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长期锁定。由于参保人享受了国家给予的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为了确保资金用于长期养老,因此,除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及个人身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罹患重大疾病等财税政策允许的条件外,参保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积累的资金在其个人账户中是长期锁定的、不能提前支取的。

终身领取。是指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应当至少提供终身领取方式,即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或约定的领取年龄(不早于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向其按月或按年给付养老年金,直至身故。在这一点上,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发放形式相同,能够对基本养老保险形成有效补充。

Q5: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能够做到清晰透明吗?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采取账户式管理模式,账户内提供多种产品选择,每个参保人个人账户中所交保费、费用收取、投资收益、资金总额、养老金领取情况等均是清晰透明,可随时查询的。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定位应是准公共产品,因此,在产品费用水平上要体现让利于民原则,同时,也要兼顾商业可持续。《产品指引》中明确了各类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可收取的费用项目和收费水平上限,要求保险公司向参保人明示收费情况,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与市场同类保险产品相比,税延保险产品收费项目较少、收费水平较低。

Q6:与市场现有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相比有无差异?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可提供养老年金给付、全残保障和身故保障三项保险责任。其中,养老年金给付是指产品进入领取期后,保险公司向参保人终身或长期给付养老年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产品提供终身领取方式或长期领取方式。养老年金给付责任是市场上现有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都具有的,这也是税延保险产品应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险责任。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还提供了全残保障和身故保障保险责任。具体是指,参保人在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前(60岁前)全残或身故的,保险公司除给付其个人账户内积累的养老金外,还额外赠送相当于账户价值5%的全残或身故保险金,这是目前市场上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所不具备的,实际上也是产品设计上的让利体现。

Q7:税延养老保险产品除了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可按月或年领取养老金外,能够一次性领取吗?

正常情况下,参保人要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才能按月或按年领取商业养老金,但在参保人遭遇不幸或身体状况不佳需要资金支持的一些特殊情形下,可以申请理赔或退保,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一次性给付并扣除个人应纳税款。其中,理赔是指前述保险责任规定的身故或全残一次性给付;退保的情形包括,因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免除事项导致身故或全残,参保人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产品指引》中对全残和重大疾病的范围和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

Q8:购买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后可以转换吗?

为了鼓励市场良性竞争,提高参保人对养老资金配置的灵活性,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给予了参保人产品选择权和产品转换权。参保人选择购买了一家保险公司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后,在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前,可进行产品转换,不仅可以在同一保险公司的不同类型产品间转换,还可以转到其他保险公司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下一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指导监督保险公司做好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有关工作,规范税延养老保险产品设计,后续还将进一步出台配套文件,促进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持续健康发展。

THE END
1.2024年10月养老年金险排名,介绍11款延迟退休背景下,很多人开始关心未来养老问题,大龄尚未领取社保养老金,一方面担心赚不到钱;另一方面担心钱不够花,时间不一定造就伟人,但一定造就老人,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商业养老作为补充,本期看看2024年10月养老年金险排名,排名不分先后,介绍各家收益情况。 http://bx.baoxianjie.net/kt/916.html?v=10011
2.大家养老新品“鑫享久久养老年金保险”5月21日,大家养老保险在北京发布新品“大家养老鑫享久久养老年金保险”(以下简称“鑫享久久”)。该产品的推出旨在丰富市场上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的供给,契合银发经济时代多元化的产品需求。 本次发布会以“孝心献至亲 鑫享久久情”为主题,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与支持。大家养老保险副总经理霍晶、综合拓展渠道业...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240521/3a41a61be322430dadfaebf9eb0ef042/c.html
1.目前最新养老年金险排行榜TOP102024年最新排名,附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保至105周岁的终身年金险,提供长期稳定年金保障,还有机会享泰康人寿的保单分红收益。 7. 新华快享福年金保险(互联网) 这款产品最快合同生效满5年即可领取,现价增速快,投保门槛低,具有全国网点服务。 8. 人保寿险聚宝盆养老年金保险 最快缴费完第二年即可领取年金,持续至106周岁,锁定长期养老现金流,保障期...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1-632550
2.平安“御享金瑞+聚财宝”让养老规划更智慧,稳健年金保险让长寿更...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必须要考虑这几方面因素:金融公司信誉稳定实力雄厚、年化利率可观、领取方便。平安保险的“御享金瑞”年金+万能保险产品组合,正具备这些因素,因此被众多消费者青睐。 在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凭借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以19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16位,较去年上升5位,排名全球金融...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28383
3.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长寿对人类来说固然是件好事,但它对各种养老保险产品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小视,尤其是对年金产品造成的巨大偿付压力。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从预期寿命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所暴露的长寿风险,并运用Lee-Carter模型和年金精算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出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应对长寿风险的最佳...https://econ.pku.edu.cn/ccissr/zxdt/308333.htm
4.买对养老储蓄险多领一份“退休金”财经冉永兰提醒,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产品。例如,倾向于每年的年金给付金额更高的人群,可选择身故保险金责任较少、现金价值比较低的年金产品;倾向于早日领取养老金,则确定养老领取年龄时,可以选择最小的。“如果增额寿险需要减保领取,则要关注可减保的时间和每年可减保的频率和金额上限。”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17/8257412.shtml
5.每日热点0307据《全球mRNA疫苗产品研发态势分析》,2022年在研或上市产品适应证主要为感染,共133个 。其中排名前5位感染适应证分别为新冠感染53个、流感病毒感染14个、未指明类型的传染病13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6个和艾滋病毒感染6个。 第二大适应证为肿瘤62个,其中,在研产品不少于4个的肿瘤适应证为黑色素瘤7个、乳腺肿瘤...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