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门红”,一文搞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 每年第四季度都是保险行业的“开门红”,这期间的产品重头戏就是储蓄类保险。市场上主流的储蓄类保险通常会有普通型分红型万... 

每年第四季度都是保险行业的“开门红”,这期间的产品重头戏就是储蓄类保险。

市场上主流的储蓄类保险通常会有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资连结型四类。

很多人对这四类保险分不清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它们之间的区别。

01

在储蓄类保险中,普通型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保费、保额、领取条件、领取金额等所有权益明明白白写在保险合同里,如期兑现就行。

如何区分这三类产品?

很简单,从产品名称上就可以作区分,不同产品类型产品会在名称后用括号标注,比如:

02

这三类产品有啥不同?

1、分红险

我们常听到这种说法,买了分红险就相当于做了保险公司的股东,每年享受保险公司利润的盈余分红。

真相是这样吗?

分红险的产品逻辑是,保险公司是基于经营结果优于定价假设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分配。

说直白点就是,保险公司按照最低利率计算出可分配红利,假设实际经营利润大于精算出的可分配红利,那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如何保证实际经营利润一定大于精算的红利假设?

提高定价肯定是最直接的办法。

明白这一点,对分红险的运作原理就不难理解了。

保险公司担心未来承担的风险会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亏损,所以在分红险定价时,会额外多收一部分保费,做为分红险的保费安全垫,如果经营结果和精算预期相符,多收的保费可以作为可分配盈余,当做分红派发给保单持有人,如果经营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多收的保费也可以帮保险公司吸收损失。里外里,保险公司都不吃亏。

因此,分红险的实质就是多收一部分保费用来分红。

那么,保险公司的分红到底是怎么分的?

其实保险公司分红的机制和派发是完全不透明的,就像一个精算的黑匣子,除了保险公司自己,谁也不知道。

不过,保险公司会设计一个“投资平滑机制”,以保证每年分红水平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通过设立分红特别储备金,把盈余放在储备金里,每一年保险公司分红委员会对分红利率进行审视,70%-80%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小部分分给公司股东。

储备金里既有投保人多交的保费,也有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盈余,但具体怎么分配,没有人知道。

2、万能险

万能险可以简单理解成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余额宝,可灵活缴纳保费,也可随时调整保险额度,并且保证保底利率。

和分红险相比,万能险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

当期利率会按期公示,初始费用、管理费用、保障费用和退保费用也清清楚楚写在合同里。

万能险通常有两种形态,年金型万能险和寿险型万能险

年金型万能险提取时不能超过万能账户的20%,寿险型万能险不受提取限制。但是寿险型万能险会收取少量风险保障费用。

万能险也是常见的销售误导重灾区。

一般保险公司会在保底利率之上,设计中档和高档演示利率。但别有用心的保险销售往往只会吹嘘高档演示利率。

目前万能险的普遍保底收益率在1.75%—3%之间,实际投资收益率多在4%—6%之间。

3、投连险

投连险产品逻辑和万能险非常相似。

不同在于,投连险一定要选一个投资组合,让自己的投连账户和投资组合挂钩,投资组合收益不保底,投保人自担投资风险。

通常情况,保险公司会设立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组合。

比如中信保诚会根据保守型、均衡性和激进型投资风格设立多个投资账户。

投连险运作原理

投连险的投连账户独立于保险公司账户,单独运作。和我们买国债、买基金、买股票等理财方式是一样的,投资账户会根据不同账户投资风格,投向不同的投资品种,预期投资回报率可能会高一点,但是资产属于保险公司。

和万能险一样,投连险也会有初始费用、管理费用和领取费用,也会有低中高三档演示利率,但即便是低档利率,投连险的也是不保证的。

投连险属于风险比较高的投资产品,内地市场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领域受限,收益率并没有特别大的期待,所以内地整体投连险的销售不如香港保险市场,但是各家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差别很大,建议还是要重点考虑资管能力强的保险公司。

03

小结一下:

非分红型保险虽然没有分红设计,但是所有权益明确在合同里,锁定未来几十年甚至终身的收益;

分红型保险的分红实际上来自于投保人多交的一部分保费,真正保险公司盈利派发的部分比例非常有限;

万能险有明确保底利率且费率透明,即有确定收益的部分,又能保证本息安全,但不要被高档演示利率迷惑;

投连险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收益波动较高,预期收益也较高。

THE END
1.储蓄型保险有风险吗安全吗?为什么?这篇文章主要为您讲解储蓄型,保险,风险,安全,为什么等内容,帮助您解决疑问,轻松投保!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chuxuxingbaoxian-3259275.html
2.储蓄型保险好吗,储蓄型保险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本文将探讨储蓄型保险的优势与劣势,包括其保障功能、投资增值等方面。通过了解储蓄型保险的特点,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opics-7213060.html
1.万通保险知识科普:为子女规划未来时,香港储蓄保险值得购买吗?市场上有些储蓄保险计划除提供人民币、港元或美元的保单货币选择外,也包括英镑、澳元、加元、新加坡元、澳门元,以及瑞士法郎。此外,较灵活的储蓄保险计划能让保单持有人于第1个保单周年日起转换保单货币,由于每种货币均提供不同的回报,通过转换保单货币能有助捕捉不同货币的升值潜力,以及分散风险,并可配合未来的财务...https://www.cet.com.cn/wzsy/cyzx/10140319.shtml
2.存款保险制度如果DPXπX-LX(1-PH),表明金融机构1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更占优势。如果PLπL-tV>PLπL-LL(1-PL),表明金融机构2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更占竞争优势。所以,若t=LX(1-PX)V时,表示风险X的金融机构是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tLH(1-PH)V,这种情况在实际世界中并不存在,如果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https://www.yjbys.com/zhidu/3115415.html
3.买储蓄保险划算吗?储蓄保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保险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人累积财富和应对风险。那么,买储蓄保险到底划不划算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回报率与风险 买储蓄保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回报率。储蓄保险通常提供稳定可靠的回报,但相对来说回报率较低。如果你追求高回报,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投资方式。 https://www.nbxyxls.com/c8b900772be70531.html
4.为什么储蓄型保险不能买?储蓄型保险的风险与缺陷解析前言:储蓄型保险的风险与缺陷解析近年来,储蓄型保险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似乎以保险的形式解决了储蓄和投资的问题。然而,储蓄型保险并非适合所有人,其具有明显的风险和缺陷。相比之下,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可能不差于储蓄型保险。因此,储蓄型保险的转换难度较大。但事实上,储蓄型保险往往不能达到储蓄的目的,因为它与储蓄...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12-594590
5.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流动性如何?保险频道保险公司的规定和政策同样对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流动性产生影响。一些保险公司可能对退保、部分支取等操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和限制,而另一些则相对宽松。 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间接影响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流动性。在经济不稳定或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整相关政策,以控制风险和保障资金的稳定。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1-29/215863299.html
6.趸交保险存款安全吗?详解趸交保险的优缺点及存款安全趸缴保险通常适用于一次性保费较大的场合,如企业购买长期的保险。趸交保险最大的优点在于缴费方便快捷,不需要担心忘记续保或漏缴费用,降低了客户管理成本。同时,趸缴保险的保险责任期限相对较长,可以保证一定的收益和保障,较为适合长期投资和储蓄。 然而,趸交保险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和风险。首先,由于保费一次性缴纳,客户...https://www.baoxianjie.net/kt/2epsxjwtca.html
7.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受益人——存款者对存款保险公司和外部社会存在的道德风险,这也是保险制度固有的缺陷。假如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因为存款可能因银行的倒闭而血本无归,银行的存款者会积极对银行的风险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据此对银行进行监督与制约。存款者主要通过三个手段:一是纷纷将存款从高风险银行提取出来,使银行抛售资产,发生...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1411.html
8.储蓄型保险和银行存款的区别1、风险程度不一样:银行存款是一种低风险的存款方法,银行存款的本金加利息均由银行保障,即便银行出问题,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障。储蓄型保险的风险程度相对比较高,因为保险公司的收益主要是来自于投资,假如投资不成功,保险公司很有可能无法承担保险义务; 2、收益率不一样:银行存款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一般只能获得一定的利息...https://www.cadforex.com/cunk/163858.html
9.买保险与银行储蓄的区别近10年来,保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有些人缺乏相关的保险与银行储蓄方面的知识,误将人寿保险作为“第二储蓄”进行投资,这其实是不可取的。那么,买保险与银行储蓄,究竟谁划算呢?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比较选择: 预防风险从预防风险上看,保险和银行储蓄都可以为将来的风险作准备,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https://m.66law.cn/laws/2649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