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北京报道
12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民生人寿7.88亿股股权作为执行裁定书项下财产权益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拟进行转让。该项目披露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5日。
这是该笔股权第二次被挂上北京产权交易所,而在2021年至2022年,该笔股权还曾先后5次现身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但均未寻到接盘方。资料显示,该笔股权来自民生人寿第三大股东海鑫钢铁,目前这家公司已破产重整。
多笔股权被挂牌转让
海鑫钢铁是民生人寿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13%。海鑫钢铁曾是山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国内第二大民营钢企。由于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以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2014年3月,海鑫钢铁被迫全面停产。同年11月,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海鑫钢铁的重整申请。2015年,“钢铁并购大王”建龙集团接手破产重整的海鑫钢铁。
实际上,民生人寿股权频频被摆上货架。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多家股东所持股权被挂牌转让或拍卖,次数高达16次,但无一成交。
最近一次是今年10月,中色股份将所持民生人寿约6.17%全部股权挂上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转让价格面议,披露日期为2024年10月16日至2025年4月2日。
这已是中色股份第三次计划转让民生人寿股权。早在2014年,中色股份就曾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民生人寿2.84%股权。今年4月,中色股份又将所持全部6.17%股权出售,但未成功。时隔6个月再次挂牌,可以看出中色股份去意已决。
中色股份是民生人寿的第6大股东,同时也是唯一的国资背景股东。若股权成功出售,则意味着民生人寿唯一国资股东将退出股东行列。对于清仓离场的原因,中色股份曾表示“是为了更好地聚焦实业、突出主业、专注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中色股份转让民生人寿股权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央企“限金令”的影响。此外,近年来,监管对于保险机构防范风险的考虑,加大对于保险公司股东监管和问责、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加强资本真实性监管、加强穿透监管等一系列严监管的措施,且保险行业本身面临着市场转型而盈利不佳,都使得部分保险公司的股东萌生去意。
年内裁撤30余家分支机构
不仅仅是中色股份,2020年,山东华乐实业、通联资本以及湖南前进投资有限公司三家股东将所持民生人寿全部股权先后8次挂上阿里拍卖平台,但均以流拍告终。
另有保险股权投资人表示,一般较大比例的持股才能达到推动保险与自身主业协同的目的,而小股东地位无法实现这一要求。另外,拍卖对于竞买人条件要求也设置比较多。除了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保险公司股东资格要求,其他要求还包括具有在规定的付款期限内一次性付清的能力等。
民生人寿于1994年筹建,2003年获批,是国内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全国性专业寿险公司,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建成立,经过数次股权转让与变更,“万向系”逐步掌握民生人寿绝对话语权。目前,鲁伟鼎通过万向控股、上海冠鼎泽两家公司共持有民生人寿43.84%的股权,并担任民生人寿董事长。
从经营业绩来看,民生人寿已经连续14年盈利。2020年—2023年,该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5.31亿元、122.04亿元、118.21亿元、119.61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21.94亿元、14.63亿元、1.85亿元、4.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亿元,净利润为2.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