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这样的,生活压力那么大,工资月月光,有些人还要还房贷车贷,哪来钱买保险?
但,没钱,真的可以成为拒绝保险的理由吗?
没钱,更需要保险
不少人觉得保险是有钱人的专属,和自己无关。
但其实,没钱更需要保险。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风险面前人人平等,而穷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差。
同样是生个病、发生个意外,有钱人不用担心治疗费用,几十万块钱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对没钱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借钱、卖房、众筹……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
而且,保险本身就是为了扶贫。
原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指出:保险业本身就是一个扶危济困的行业,直接面向的是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
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的统计结果中就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占到了42%。
而保险作为抵御风险的利器,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没钱,更需要保险。
保险并不贵
也有人吐槽:“我知道保险重要啊,可我买不起啊”
事实上,保险不贵。
觉得贵,本质上还是对保险不了解。
可以看到,保险保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纯保费和风险保费。
有些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上花的钱很多,自然的,产品保费也就高了。
关键还是得选对产品。
找对方法,没钱也能买对保险
其实“穷”是个主观感受,年收入5万、10万、20万甚至30万、50万都可能觉得自己穷,这里不严谨的简单分成下面三种情况来说。
1、如果到了连温饱都不能满足的地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先解决温饱问题,以社保作基本保障。
2、如果在满足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每月还有一俩百的剩余,可以选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的组合。
二三十岁的人,买一份百万医疗险,一年只要两三百块,就能有最高几百万的医疗保障;意外险就更便宜了,一年保费基本上只要一百多。
这两种保险加起来,一年五六百,每个月四五十,就能很好转移疾病和意外风险了。
不过,要记住,经济情况好起来以后,及时补充重疾险。
3、如果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每月还有千把块的剩余,那完全可以配置齐全的保障方案——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
每个月的保费500多一点,四大险种就都齐全了,大病小病、意外身故,风险也都全面转移了。
在配置方案的时候,尤其是重疾险,可以注意下面这几点。
·延长缴费期,压缩保障期间
在预算有限的时候,保额是第一位的。
为了确保保额足够,至少有30万,可以缩短保障期间,拉长缴费期限。
·选择消费型产品
市面上有些重疾险附带分红责任或者返还保障,保费会更高一点。
在预算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安安稳稳把重心放在保障上面,选择消费型产品。
·选择单次赔付的产品
有限的保费要尽量做高首次赔付的保额,不然第一次疾病的赔款都不够用,还谈什么第二次、第三次赔付?
·多对比产品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相同的保障不同公司的产品保费差别非常大。
就比如方案里用到的达尔文3号,性价比就非常高,在重疾额外赔付80%、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全程守护的情况下,保费也相当亲民。
写在最后:
保险其实就是用小钱保大钱,每个月花顿火锅钱,给自己做好保障并不难。
没钱,不是拒绝保险的借口。
当然,如果在保险配置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