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于是高呼,险资举牌潮又回来了。
险资举牌,在此前资本无序扩张的时期,曾被视为“门口的野蛮人”,遭到舆论的反弹和反噬。那些举牌的险企,那些从万能险中获得便宜资金的险企,在后来很多都沦为了问题险企。而万能险这一“国际知名”险种,也承受了严厉的监管,甚至污名化,至今未得摆脱。
随着金融市场的沧海桑田,随着金融强监管和“保险姓保”的落实到位,保险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及未来的头等大事,这里面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对保险自身提出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意味着要主动融入到国家战略方向之中,为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适逢窗口期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超过了28万亿元,但险资对债券和股票(以及基金)的投资比例分别是43%和14%。后者不仅相较于债券占比远远落后,同时这一占比已经持续多年。
险资的投资情绪,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基本面和低利率环境的影响。债券远高于股票,一是说明险资避险情绪的抬升,二则是资产荒的问题,以前轻轻松松的5%投资收益线,现在变成了“高攀不起”的天花板。
而当前恰是险资举牌的友好期和窗口期。从活跃资本市场到提振资本市场,从耐心资本到长钱长投,资本市场成为当下推动消费增长和信心的一个重要抓手。上上下下,市场内外,都欢迎包括险资在内的长期资金入市,监管环境和舆论环境都正向且积极。
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在新会计准则逐步实施的背景下,险企举牌上市公司后,股息计入当期利润,同时,投资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不受标的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增强险企利润表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跟以往的投资偏好基本一致,险资举牌的对象多是具备稳定盈利能力、股息率高的白马股,这将进一步推进险企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做好负债久期和资产久期的匹配。
事实上,险企与资本市场高度“荣辱与共”,盖因投资端收益是险企利润的大头。仅仅9月的“小牛市”,就让饱受资本市场动荡冲击的险企业绩纷纷翻身,三季报纷纷飘红。
要当耐心资本
从去年开始,保险在国家视野中的分量不断抬升。不仅是因为在各种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中承担起了风险分散的市场功能和风险兜底的社会责任,同时作为鲜明的长期资金,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转型中,是不可多得的活力之源。
稍早前,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表示,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持续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更早前的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通社保、保险和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这对于险资而言构成重大政策利好。
国家已经“一张蓝图绘到底”,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可以看到,险企的应对动作都比较快,除了纷纷举牌上市公司,同时也跑步进入各种ETF,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险资举牌,仅仅是这土壤的一小块。但所有的质变,都来自量变。
没有了
农险“十条”出台:打通承保理赔堵点,化解“应赔尽赔”痛点
玖亓周评|险资举牌!长钱长投,如何敢想敢投?
从李云泽历次讲话看保险业风向:自身高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
周评|面对国家大势和存量市场,如何树立“大保险观”?
监管严禁“特药卡”“CAR-T卡”成保险营销赠品,部分地区摸底排查
周评|从“双11”到保险“开门红”,正在告别“大进大出”式消费
保险业多位高管失联,找寻背后的那些蛛丝马迹!
玖亓周评|10万亿化债!财政刺激救短期,最终化债靠发展
时隔三年半,水滴拟赴港再上市!内情主导,还是外因倒逼?
探求专业养老险公司致力成为经营第三支柱“头部”的方法论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连交十年保险却被拒赔?瑞众保险回应:系未及时缴纳保费所致目前已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