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29日,中国信保宣布王浩接替宋曙光出任公司党委书记;12月2日,又有一家央管副部级保险企业换帅。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思东即将到龄退休,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尹兆君将接任中国太平党委书记。
据悉,12月2日上午,中国太平已召开内部会议宣布了这一任命。按照一般惯例,预计在履行必要的程序并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后,尹兆君将有望成为中国太平新一任董事长。
如此密集的副部级保险央企换帅,并不常见。
相较政策性、专业职能更强的中国信保,人保、国寿、太平俱为当前国内保险市场的绝对主力,从规模到利润,从品质到生态,皆走在市场前列。
如此集中的换帅调整,不仅预示着几家巨头加速变革的未来,或许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一场行业性的经营思路转变与格局重塑。
根据公开资料,1961年出生的王思东2020年10月从中国太平总经理一职升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至今已执掌太平4年。
回顾其掌舵的四年,这家万亿资产的保险集团不仅在行业转型深入的这几年保持着不错的发展趋势,市场地位较为稳固,而且各版块的改革也卓见成效,尤其是在养老大健康生态中,相对其他巨头而言实力较弱的太平在这一时期也形成了自身领先于行业的优势与特色。
当然也需要看到的是,虽然中国太平2024年上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期末人力仍有超22万人,从个险水平到多元渠道能力相对行业依旧强势,但在“老七家”的序列中,太平人寿的位置并不靠前,人力规模也在近些年经历较大幅度的下降,还受到了部分业绩激进、会计灵活的险企在这一阶段就保费利润排名的接连碰瓷儿。
保费市场相对更简单直接的财险市场中,太平财险当前面临的市场挑战也更加明显。不但在“第二梯队”中一直扮演“守门员”的角色,且这几年众安的突飞猛进也给足太平财险压力。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理,众安在前三季度的保费也超越了太平财险,将太平财险挤到了市场第9的位置。
或许这也是继任者的一则重要任务。
先后两任董事长皆出自国寿系统,也都由集团总裁升任,无疑有助太平保持一定的管理风格和战略稳定性、一致性。
临时股东大会选举蔡希良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同日,公司董事会选举蔡希良为公司董事长。
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29日,蔡希良的老东家—出口信保—也换了新人。
11月29日下午,中国信保官网消息显示:王浩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书记,免去宋曙光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书记职务。
和王浩一样,丁向群先任职中行、太平、国开行,后调广西、安徽出任副省长,有着长达七年的地方从政经验。
经年的地方历练,不仅让这些出身金融的主管们站位更高,还更切身感受到实体经济对金融的真实需求。
这也是为啥,丁向群一到任人保,便把精力集中在践行“大保险观”上。
后拜访农业农村部,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持续创新产品服务,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产增收、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显然,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保险,才能知道保险又该怎样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怎样发挥保险的基础制度作用,怎样发挥保险的风险补偿作用,以及,又该做怎样的耐心资本…
如是,便能理解这一波保险乃至整个金融领域央企人事变动中,为啥有不少“回流”的金融副省长。
到底谁会成为两大总裁人选?
事实上,不仅是这几家中管副部级企业,太保、新华等巨头在去年换届董事长之后,今年也都相继更换了总经理,而民企中的巨头泰康、平安的人事亦在布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