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保险公司"破产",爆雷万亿,现在买保险还会安全吗?
近日,保险行业发生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中国银保监会同时接管了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4家保险公司和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2家信托公司。
保险监管机构接管保险公司并不是新闻,在此之前一共发生过三次:
不过像7月17日这样,一出手就接管4家保险公司的情况,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过。
前3次接管,都是因为保险公司经营出现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监管机构不得不出手。
此次被接管的4家保险公司中,没有任何一家是因为经营出问题、偿付能力不足而被接管的。
甚至像华夏人寿在2019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中,仅次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名列第4。
天安人寿也是排在第12名,规模还都不错。
突然之间,如此大规模的保险公司被接管,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
现在买保险还会安全吗?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多少少还是可以买一点保险的,毕竟这是抵抗风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买保险从数学上来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亏钱的,比如得某种病的概率为1%,得了之后需要治疗费100w,那么保险公司一般会以1.2万到2万元的价格把针对这种病的保险卖给你(只需要买的人达到100人以上,按照概率,保险公司就稳赚不赔了)。
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保险公司是可以破产的,但就像上文所说,不能随便破产。
破产前必须要找到下家继续保证投保人的权益。
这个下家,要么是有保险公司主动愿意接手。
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手,就由保险监管机构强行指派一家保险公司接手。
需要强调的是,保单的权利义务不发生改变,是指记载于保单上的权利义务不发生改变。
比如保费及缴纳方式、保险责任、保额、保底收益等,如果记录在保单上了,不会因保险公司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但合同之外的保障,比如保单分红等浮动收益是不在保证范围内。
再多的理论也不如一个实例,所以聊这个问题时,我们还是来说说安邦财险吧。
安邦财险是在2004年成立的,当时的大股东是上汽集团,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
2011年时,安邦财险注册资金为120亿。
2014年,注册资金增加到619亿,成为整个保险行业的老大。
当时平安的注册资金也才338亿。
保险公司的注册资金可不像我们现在注册公司,随便认缴个1000万,工商也给你注册。
保险公司那可都是实缴资金。
注册资金意味着,公司要承担这么多资金的责任。
这中间的问题显然也少不了,比如财务造假、虚假资本金,销售数千亿保监会明令禁止的保险产品。
其真实资金可能只有10亿多,却将注册资金增加到619亿。
2018年2月,安邦集团董事长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提起公诉。
2018年5月10日,吴小晖因犯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5亿元。
没收财产105亿是个什么概念啊?
接管安邦后,中保基金向安邦注资608亿,补足了619亿注册资金中不足的那部分。
不过,像新华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那样整顿后重生对安邦财险来说非常难。
所以最后中保基金同其他股东一起,在2019年6月25日成立了大家保险集团公司,承接安邦财险合规的业务和资产。
不合规的业务和资产,由安邦集团拿着中保基金的钱全部兑付。
兑付完成后,开始对安邦集团进行破产清算。
也就是说,安邦的投保人权益,合规的那部分,由现在的大家保险集团继续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