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腾讯是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目前持股占比为39.7%,价值高达21亿美元。Sea的创始人李小东(ForrestLi)是一名天津出生的华人,他在2009年成立了Sea的前身GarenaOnlinePrivateLimited("Garena"或“Garena公司”)。9年后,Garena改名为Sea,成为了一家业务涉及社交、游戏、支付、电商的综合性互联网企业,是东南亚目前首屈一指的独角兽公司。
据知名商业网站HowMuch.net统计,截止到2017,在全球独角兽公司排名中,中美瓜分前10。HowMuch.net以10亿美元、50亿美元、100亿美元、500亿美元为界限,为独角兽公司划分了4个等级,Sea以超过50亿的市值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位置。
拥有超过6亿人口的东南亚地区,因为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被认为是最像中国的一个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的互联网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还拥有巨大的待开发人口红利。因此,东南亚市场被认为是未来独角兽公司出现几率较高的一个地区。有意思的是,东南亚市场更像中国,那么直接复制中国成功互联网企业的经验能否获得成功呢?Sea已经率先尝试了这种做法。
腾讯模式起家,腾讯投资护航,陈欧竟然是创始人之一?
据外媒报道,腾讯在Sea的前身,Garena时期就比较看好这家公司,并一再对其进行投资。而腾讯看好这家公司的原因可能是“它的业务和自己很像”。创始人李小东说,Garena创业初期对标的公司就是腾讯,社交和游戏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10年,Garena推出首个产品Garena+,一个集见面、聊天和玩游戏于一体的应用。
Sea和腾讯最相似的地方时,两者都以游戏作为其最强的变现模式。截至2017年6月,Garena游戏平台的月用户为4010万人,其中1290万日用户平均每天花费2.3个小时在玩Garena上的游戏。而游戏也是当前Sea唯一的盈利业务。
业务模式复制腾讯,连初期的起步资金和业务也都是来自腾讯,Garena因此被称为东南亚的“小腾讯”。社交+游戏的模式也再一次被证明了商业上的可行性。不过Garena身上的中国互联网基因还要更复杂些。2014年聚美优品上市时,曾有人翻出创始人陈欧的一些创业旧事。
据称,陈欧在创办聚美优品前,曾和师弟刘辉创办了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G-game,也就是Garena的前身。后来陈欧因为去美国留学而退出了全部股份,并创立了今天的电商平台聚美优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初有着共同的创业经历,如今的Garena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于布局电商。
改名Sea大力布局支付+电商,“小腾讯”竟越来越像阿里
在获得了差不多5亿美元左右的投资后,Garena加大了自己在两个新业务上的投入。并分别于2014年开启了线上支付业务AirPay,在2015年创办了电子商务平台Shopee。据官网的资料显示,Shopee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商平台,目前的年化GMV(年度成交总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是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电商平台。
以腾讯的模式的社交+游戏起家,Garena在获得了稳定的盈利和融资后却越来越像阿里巴巴。据媒体介绍,Shopee是以手机淘宝为蓝本,提供了7个国家的语言服务。但Shopee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目前还是离不开游戏业务和融资的“输血”。
东南亚国家文化和中国接近,人口多,需求大,又没有什么很强的本土游戏公司……种种利好笼罩下的东南亚游戏市场,毫无疑问是国内游戏厂商出海后最大的一块蛋糕。作为腾讯的亲儿子“Garena”自然是腾讯在东南亚地区合作的第一人选。包括腾讯的《英雄联盟》、《传说对决》(东南亚版王者荣耀)《雷霆突击》、《弹弹堂》;搜狐畅游的《鹿鼎记》等很多大陆厂商研发的游戏,在东南亚地区都由Garena平台独家运营。继续抱紧“腾讯爸爸”的大腿是生存保障,而大力布局电商则更多是为了对抗阿里巴巴近年来在东南亚越来越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