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国内85家财险机构悉数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其中64家财险机构(不含新设立的申能财险)运营车险业务,三季度车险行业车均保费情况得以窥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统计发现,从财险机构个体来看,车均签单保费上涨趋势明显,51家机构车险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有所上升,而在60家数据可比的机构中,17家财险机构前三季度车险签单保费连续上涨,与之相反的是仅有4家财险机构连续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头部、腰部财险机构车均保费环比降幅较大,64家财险机构的三季度车均加权平均保费较今年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一季度。
23家财险机构车险签单保费连续上涨
从经营指标来看,2024年84家财险机构(不含新开业的申能财险)前三季度保费收入1.31万亿元,净利润507.75亿元。
从规模指标来看,84家财险机构前三季度签单保费1.23万亿元,其中64家运营车险业务的财险机构的车险签单保费为6685.77亿元,占财险业签单保费规模54%。而尚未运营车险业务的20家财险机构的前三季度签单保费仅为97.12亿元。
尽管车险业务在整体财险业务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3/4降至如今的1/2,车险业务是财险业最重要的险种业务。
从市场格局来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老三家”占据车险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人保财险前三季度车险签单保费2134.23亿元、平安产险1701.84亿元、太保产险828.20亿元,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32%、25%、12%。
从车均签单保费这一重要指标来看,财险机构车险价格上涨趋势显著。64家运营车险业务的财险机构中,51家机构车险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有所上升,上涨机构占比超过79%。同时,在其中60家数据可比的财险机构中,17家财险机构前三季度车险签单保费连续上涨,与之相反的是仅有4家财险机构连续下降。
从趋势来看,三季度车均保费在1000元~2000元区间的机构数量从二季度的33家下降至31家,车均签单保费在2000元~3000元区间的机构数量从15家增加至17家。
与此同时,珠峰财险、前海财险、众安财险、华农财险、安盟财险、富邦财险、都邦财险等7家财险机构车险车均保费低于1000元,分别为975.15元、958.14元、956.37元、922.28元、900元、900元、830元。
三季度车均保费环比下降25.38元
多家机构车险车均保费连续上涨是否意味着车险价格上涨已成无可避免的事实?
记者通过64家财险机构车险签单保费规模与车均签单保费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今年三季度,64家运营车险业务的财险机构的车均加权平均保费为2550.18元,较今年二季度下降25.38元。
而今年前三季度,车均加权平均保费为2528.40元,这意味着今年车险价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三季度平均车险价格仍高于一季度。
行业重点优化新能源车险成本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数据特征是,三季度行业车险车均保费环比升降幅的中位数为-22元,而在车险签单保费规模前十的财险机构中,除人保财险微涨2.23元以外,其余财险机构车险车均保费环比降幅均多于上述的中位数,成为三季度车险车均保费下降的重要推动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不管是头部机构还是腰部机构,在车险“将本增效”效果上有明显优势。其中,中华财险三季度车均保费2389.54元,环比下降155.05元;阳光财险三季度车均保费0.2万元,环比下降100元。
今年上半年,太保产险中新能源车险保费同比增长41.7%,占车险保费规模的14.1%,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71.4%,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费用率25.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太保产险在二季度报告中提及,公司新能源车经营把握市场规律,通过新模式精进管理,降低新能源车险保单成本率。
同时,太保产险在三季度报告中指出,车险业务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做好费用管控,通过创新新能源车车险经营模式,进一步优化车险成本。
车险市场迎来更多车企背景竞争者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为45.79%,而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商业险渗透率仅为31.68%。海量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市场让已是红海市场的车险业务迎来“新蓝海”,不少依托车企背景的新财险机构加入市场竞争成为今年新趋势。
“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由于整车设计和售后服务环节存在脱节。”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谈及新能源车险业务时也曾表示,比亚迪要挖掘保险中的费用,降低保险成本,做到保险不赔钱还能赚钱。通过保险发现的问题,来优化新能源车的设计。
今年1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布批复文件,同意筹建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包括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海外股份公司,而四川银米科技正是小米集团成员。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大众等车企布局财险牌照,可构建从整车制造到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人保党委委员、副总裁于泽亦曾公开表示,对于市场保险主体尤其是中小保险主体,人保财险始终抱有合作、开放的态度,特别是具有主机厂背景的保险公司,“欢迎他们的加入,也期待着新加入的公司能够给车险经营带来新思路、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