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女士的保单上多了一项驾意险保单信息
一次事故保险公司算成两次
代女士买新车三年,一共只出了一次事故,却被保险公司算成了两次,并因此多花了许多不明不白的保费,这让她非常想不通。
宁肯送礼品也不退多收的保费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一次事故被保险公司算做两次的投诉并非个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平安总部证实,代女士在2010年的那个理赔案确实连续两年都影响了她享受优惠。
专家点评
第一年低保费第二年抬高价
专家说,保险公司在第一年通过较高的优惠,把客户从其他保险公司拉过来。但是在第二年,又通过较低的优惠,从客户身上攫取了较多的保险费。也就是说,平安保险第一年用较低的价格从其他保险公司抢到了一名客户,但客户抢到手之后就立即在第二年抬高了保险价格。
通过专家的计算,两年中代女士分别白白购买了新车价7.2%和14.4%的保险金额,这是永远也无法兑现的不存在的车辆价值。
针对引起消费者强烈抗议的高保低赔霸王条款,今年3月8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其中第八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应当按照市场公允价值协商确定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保险公司应当与投保人协商约定保险金额。但是代女士连续两年在平安投保车损险时,都被按照以新车购置价投保,但条款中又单方面约定一旦出了事故,最多只赔代女士车辆的实际价值。
买的是车险变成驾意险
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保单上的内容是车险条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保险公司经营车险或者意外险都必须严格遵守已报备的条款。这是最最起码的守法要求,如果保险公司可以随意把已报备的不同险种不同条款擅自组合起来执行,那么报备就毫无意义了。
专家指出,《中国保监会关于建立财产保险承保理赔信息客户自主查询制度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总公司对查询系统数据后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维护。
这说明,平安保险通过备案信息造假,对上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对下欺诈消费者,这种欺上瞒下,不是平安保险某个业务员或者某个基层机构的行为,而是平安保险的公司行为和对外公示行为。
八年以上车
不给保险
代女士买车险时大概不会想到,这车险保费中的猫腻居然这么多,更不会想到当她识破了其中一些陷阱之后,居然投诉无门。不过专家指出,代女士的遭遇虽然很不公平,但毕竟这些陷阱多多少少还是露出了一些马脚,细心人还有可能发现,而下面这位小张司机的遭遇就不一样了,因为,小张的遭遇所有的车主都曾经遇到过,或者将来会遇到,却很难察觉。
司机小张说,平安保险不给他上保险,说八年以上的车不给保,然后说其他保险公司可以保,为什么平安不能保?
汽车承保
情况调查
平安保险公司告诉记者,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不会承保所谓老旧车辆的车损险。
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在江苏对2011年我国财产险公司中业务收入排名前十位的保险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针对这辆2000年7月购买的小汽车,五家保险公司同意承保车损险,其中包括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国寿财产、安邦保险和永安保险。太平洋保险表示可对此车承保,但不承保车龄在12年以上的车辆。其余四家保险公司不同意承保,包括中国平安、大地保险、阳光保险和天安保险。
平安车险
投诉名列第一
2011年年初至2012年一季度,仅在一家保险专业网站上全国车险实名投诉就达到了657条。其中平安车险以221条的实名投诉总数名列第一。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X062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