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应该是很安全的金融产品,香港保险也一直受内地保民热捧,怎么会和"血本无归"画上等号呢?保险还"保险"吗?
多年前,数百位来自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投保人,购买了香港安盛保险公司发行的EVOLUTIONHKIF保险产品,投保时,中介公司承诺其"收益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过程中的增按服务。但后来发现对接了一只"问题"基金。
基于对安盛保险国际大品牌的信任,数百位投保人缴纳了大量保费,投保额从几十万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不等。
到了2018年年中,投保人突然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5%以上(基金被清盘),在扣除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后,保单的净值居然为负数!
由于损失金额巨大,这样的打击令投保人难以接受,而经过和安盛保险公司一年多的沟通,安盛保险始终声称责任不在他们,无奈之下,投保人们联合发起了此次拉横幅维权。
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他们认为第一责任人就是香港安盛保险。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
但是,在投保人长达一年多的维权过程中,为什么安盛保险公司始终说责任不在他们呢?
在这起事件中,销售方宏亚保险经纪公司,基金管理方式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
该保险经纪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向内地客户宣传该产品的高收益率,并指出该基金自2013年1月成立以来的投资收益率为15.92%,历史年化收益达9%。
AsiaOne(宏亚)保险经纪公司宣传的产品收益
不过,在销售该产品时,宏亚保险经纪的业务员是否如实做好了需要分析?是否将可能存在的风险阐述清楚了?是否有不披露风险的嫌疑?为什么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却没有做专业投资人资格审核?这些都值得深入调查!
但是,安盛保险真的没有责任吗?保险公司在投资过程中应当以稳健性为基本原则,安盛为何会将这只"问题"基金纳入到投连险EVOLUTION的投资范围?这个连带责任可能是跑不了的了。
但由于涉及到可能的基金欺诈问题,最后结果如何还需等待警方的调查。
内地保户每年给香港保险业贡献了高达3成到4成的保费,可不能吃了亏就闷掉了!发财想着我们,出事了就开始扯皮,我们不能接受!
这件事情孰是孰非浮生君会继续跟踪,但关键是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浮生君之前就说过,你购买投连型的保险,其实质就是在购买股票、基金,要承担的风险是相同的,不能因为套了一个保险的帽子就认为投资资金安全!
所谓投连险,全称叫投资连结型保险,它把保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保障(少的可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
同一个投连险种,会设立多个投资账户,风险等级有低有高,当然潜在收益也各不相同。潜在收益越高的账户,就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投连型保险会设风险等级不同的多个账户
同样具备投资属性的几个险种之中,
因此,投连险的产品属性就决定了,在想得到高收益的情况下,投保人就必须承受可能导致的亏损风险。
在此次安盛事件中,只要不存在恶意的销售误导,风险确实应由投保人承担,哪怕资金全盘亏空亦是如此!除非调查发现销售关联方存在违法行为。
对我们普通投保人而言,我们搞不清楚销售方、资金管理方、资金运作方存在怎样的问题,在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投连险绝对不要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