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安盛大股东吵架:原CEO怒斥工行不懂保险

文机构投资InstitutionInvestment赵越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012年7月19日金盛人寿正式翻牌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的新闻犹在耳边。眼下,中国工商银行和法国安盛集团的这场“银保联姻”,已有一年光景。

在这家中法合资的保险公司里,如果说不分你我,不分中外方,显然是客套话。

总裁兼CEO马哲明代表安盛,执行副总裁郭超代表工银;马哲明代表法方,郭超代表中方,这是默认的事实。

俗话说得好,哪有夫妻不吵架。婚后,工银和安盛也没少拌嘴。

发飙大会爆发标准之争

一场被称为“发飙大会”的内部会议,将会被记入工银安盛的发展史。

《机构投资》获悉,2012年工银安盛的一次管理大会上,马哲明因不满工行主导开发的一款产品,勃然大怒,表示这款产品是唯一的例外,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产品了。

大会上,马哲明驳斥了在计算盈利方面的所谓中国标准,认为安盛使用的欧洲标准才是正确的。

“安盛如今和工行的合作,就是为了借助股东的力量,帮助业绩的发展。而不是用客户的资产去赌博”,马认为工行的策略太过冒险,而安盛是一家保守的公司。

这场管理大会,后来被戏称为外方老总的发飙大会。凑巧的是,这场冲突里,公司执行副总裁郭超并不在场,或许这也是外方态度如此强硬的原因之一。

“如果郭超在场的话,按照郭超的性格,估计‘中法战争’就要打起来了,”工银安盛的一名员工告诉《机构投资》。

这样的冲突并不是特例,就在刚刚过去不久,工银安盛原先计划推出的一款价值型产品项目正式终止。这是公司现任市场部负责人上任四年来第一个被拒掉的产品项目报告。

“可能在产品立项或者很早的探讨阶段,管理层对产品会有许多分歧。但是一旦产品立案,从来没有出现过产品在投票的时候被投死的现象。”工银安盛的一名员工透露。

苦的是产品部员工,翻牌后,如何平衡中方和法方成了他们的主课题。设计的产品要想通过,既要满足中方的要求,也要满足法方的要求。而事实上,中方和法方的意见不一是常态。

“两方意见不一,有些事情做起来就很难。我们只能不停地去沟通、斡旋,争取寻找一个较好平衡点,使我们的方案让双方都觉得可以接受。我们的工作,最容易体现双方股东价值理念的差异。”上述员工说道。

而这些,只是工银安盛两方众多磨合小插曲的冰山一角。工银安盛中,法方和中方的矛盾由来已久,也可以说,在意料之中。

“经营理念不同”是众多机构人士的一致评价。合资公司里,中方和外方的经营理念不同,产生分歧也就不足为奇。

理念分歧:做LV还是Carrefour

对于中方和外方的理念分歧,有人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简单来说,外方想卖LV,中方想做家乐福。家乐福是流水线大批量生产;LV则是靠限量高端。”

路易威登(LV)和家乐福(Carrefour)是法国两个家喻户晓的品牌。LV定位高端品牌,傲居奢侈品牌之列,并且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个象征物;而Carrefour(法语意为十字路口)则是起源于法国某地十字路口旁的大卖场业态首创者,以低价多销的模式扩张,业务范围遍及世界。

“我们现在就是走家乐福的路线,作为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深受银行文化的影响。银行一般采用薄利多销的模式,先把数量和资产规模做起来。资产规模上不去,其他的也无从谈起。”工银安盛内部人士透露,“工行方面,认为先要市场占有率再要利润,而安盛则一直强调利润率的底线,不愿牺牲利润率来增加市场份额。”

这样的理念分歧并不令人意外,合资公司往往偏好不一样。处在国内经济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环境里,中资公司往往较为乐观,认为市场潜力无限,对风险的接受度比较高。基于此,中资公司的立足点往往是先占住市场,再提高利润,秉持“没有市场,没有销量,就不要谈利润率”的态度。

相比之下,传统的欧洲公司因为经历过较多起伏,多数遵循价值指标这样一个比较安全的指标,对利润率的要求很高。宁愿少赚,也不愿意生产太多亏损的产品。

很明显,安盛的LV策略在中国水土不服。

1816年成立的法国安盛集团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有着近两百年的保险管理历史。成立于1999年的金盛保险,由法国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合资成立,两者分别持有该公司51%和49%股权。

笑傲全球保险界的安盛却在中国遭遇了“滑铁卢”。

在工商银行翻牌前,金盛人寿在中国13年累计亏损接近9个亿。这样的亏损甚至无法让公司员工淡定。

“老外喜欢动不动就搬出长期发展策略,照我说,都亏损了13年,也没什么资格讲长期,理论上安盛亏了13年都可以回法国去了。”工银安盛人士坦言。

尽管手中的股权由51%降至27.5%,作为保险界的员老,安盛依然是骄傲的。像是没落的法国贵族,尽管权势不在,却依旧将其古老的姓氏和尊贵的头衔视为自己的资本,坚持自己的理念。工银安盛老员工透露,法方在销售方面,有着惊人的固执。

员工反映自己公司银行渠道保障型产品卖不动,其他公司的分红型产品畅销。法方却坚持己见“为什么我们不能educate人家呢?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保险公司,工行只是世界上最好的银行之一,它又不懂保险,我们才懂保险,怎么卖保险应该由安盛说了算。”

安盛的天真显露无疑,正如其多名员工坦言,“大道理说起来很漂亮,但需要考虑国情,很难实施。”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在银行业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对于安盛的质疑,工行到底懂不懂保险?

“工行懂保险,而且非常懂保险。第一,工行曾经是平安保险的控股股东,也是平安的第一大股东,后来卖掉了股权;另外,太保是工行一手扶植起来的,工行曾经是太保的第二大股东,从2002年到现在10年间,太保从一个20亿规模的公司到现在拥有2000亿规模,可以说工行功不可没。”一位机构人士分析。

三年目标外资第一

据工银安盛的员工透露,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孙持平提出了其三年的目标,即今年35亿元;明年82亿元,并争取在外资保险公司做到第一;后年冲进全国前七名(目前寿险市场前六位分别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人保寿险、泰康人寿)。

一位知情人士人士告诉《机构投资》,现在工商银行的银保渠道,都是郭超在管理,而工银安盛大部分的业务量都来自于工商银行,剩余渠道则由原来法方的股东在管理。

他告诉《机构投资》:“现在工行渠道比较大,银保一被工行拉开之后,就显得其他渠道比较小。安盛集团在海外也是比较强势的,目前对运营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毕竟股权比较少,郭超本人对老外也属于非常不感冒,现在更强调要本土化。”

事实上,工行对工银安盛尤为重视。在2012年7月19日工银安盛的开业典礼上,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行长杨凯生以及一位副行长、董秘和银行卡部老总均参加了仪式。据工银安盛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其目前在国内有分支机构的省份的工行分行长也都参加了这一仪式。

“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工行正式进入了保险领域,向全功能金融集团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寿险业务与零售银行业务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保险配置在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而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通过控股寿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姜建清曾如是表示。

在姜建清看来,拥有一张保险牌照,显然对于工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工行每年的代理保险保费规模达到1000亿元,相当于一家国内大型保险集团全年的保费收入,而工行也有意深耕银保渠道。

“据说工商银行对我们公司报以很大的期望,在工商银行业比较强势的前提下,我们觉得三年后,公司格局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谈到此处,工银安盛的这位人士显得有些讳莫如深。

变化也许不用等到三年后。最新的消息是:执掌帅印八年的法方高层马哲明将离开,张文伟就任总裁兼CEO。这也传递了一个很明显的讯息:这家中法合资公司的法国气息逐渐淡去,中国味渐浓厚。

我们不妨看一下工行旗下的另一家合资金融机构——工银瑞信。最新的消息是,工银瑞信将外方派出的副总经理,削权并降为总监级别。

“你看工银瑞信,现在还有瑞信什么事吗?”一位机构人士戏言。

难怪有人指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外资所能带来的,无非是技术、系统、风控和国际业务。“但是困扰大部人的问题是,如果这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技术和系统的市场,那我们要他们做什么。”

做Carrefour还是LV?工银安盛在中法的十字路口,方向似乎已经越发清晰。或许,早在股权变更的那天,结局就已经注定。

工银安盛发展历史的资料

工银安盛保险有限公司前身为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5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由AXA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两大全球500强集团合资组建,是中国第一家中法合资的保险公司,亦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批准的首家寿险公司。

2012年,随着工商银行成为最大股东方,金盛保险更名为工银安盛保险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国工商银行持股60%,AXA安盛集团持股27.5%,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持股12.5%。

1999年

正式对外营业。

2004年

全面实施多渠道销售策略,银行保险、邮政保险均取得重大突破。

2005年

北京分公司开业;

获准经营团险业务。

2006年

广州分公司升级成为广东分公司,营业范围获准扩大至广东全省;

员工制理财顾问模式在上海启动。

2007年

上海私人理财中心成立,开创业内先河;

在广东省营销网点拓展至佛山顺德、深圳;

2010年10月

工商银行斥资12亿元,与AXA安盛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就金盛人寿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

2012年

6月,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金盛人寿60%的股权申请获批。同时,金盛人寿获准正式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根据公告,中国五五矿集团公司和安盛中国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金盛人寿36.5%和23.5%的股权转让给工商银行。

2013年

前6个月持续保持单月原保费收入位列合资寿险公司首位,实现总保费收入近65亿元,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同时业务经营范围已覆盖全国29个重要城市,服务客户数量同比翻番,员工及销售团队人数同比增长约六成。

附:2012财富500强:世界主要保险金融集团前十位

排名公司名称(中英文)营收(单位:百万美元)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THE END
1.安盛集团全球高管峰会首次落地中国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以及安盛扎根中国25周年之际,安盛集团对中国发展前景秉持坚定信心,敏锐感受到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安盛集团全球高级管理团队峰会首次走出欧洲,于11月19-20日在香港与深圳举行。安盛集团核心领导层,包括首席执行... 深圳2024...http://www.beareyes.com.cn/2/lib/202412/04/20241204716.htm
2.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受让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1...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批复称,同意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 本文编选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GECGOJ05198UNI.html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31期(总期81期)在线培训课程《参考文本》规范票面利率调整、回售、赎回、分期偿还等发行条款,明晰投资者权利;引导发行人根据资产负债结构、资金使用计划等恰当设置债券购回、债券置换、债券转股权等市场化处置手段;创新引入债务加入、第三方收购等增信方式,全面提供了发行人偿债资金来源承诺、财务承诺、行为限制承诺、资信维持承诺、交叉保护承诺等契约...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7.html
4.“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公司有哪些?法国安盛保险 法国安盛集团(AXA)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亦是全球第三大国际资产管理集团。安盛集团首家公司于1816年在法国成立,通过多项收购及合并活动,安盛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保险集团,主要业务为保险及资产管理,业务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逾50个国家及地区,全球职员及保险代理人约11万名,2016年世界五百强排名33。时至...https://www.meipian.cn/38lnnqph
5.中国平安的车险买过,后来被安盛天平挖了。平安意外险多次给学生购买网...中国平安的车险买过,后来被安盛天平挖了。平安意外险多次给学生购买网销的,准备投奔小米金融。平安寿险附加重疾和老婆各一份,交20年呀,就是个坑,退保不划算忍了。被岳父母逼着给娃儿买了一份智慧星,属于睁眼往坑里跳,好在都不多,老老实实期缴,除此外保险产品缘尽。银行产品没有用过,上海家化的产品几乎全系...https://xueqiu.com/7355827634/82904655?page=2
6.安盛保险公司电话问:安盛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哪个大 答:安盛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保险公司,在内地当然是平安大吧,这个没有可比性,但是估计内地人现在买的香港安盛的比较多 问: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热线是多少? 答: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公司对外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为4006705566。温馨提示:以上电话仅供您参考,具体请以工银安盛人寿保...https://www.xyz.cn/toptag/anshengbaoxiangongsidianhua-33956.html
1.观点教授/研究“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GSifis)”,包括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MetLife)、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法国安盛保险(AXA)、英国英杰华集团(AVIVA)、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4072
2.太保产险获批受让太平洋保险(香港)100%股权12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批复信息显示,同意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产险”)受让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太保”)持有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保险(香港)”)100%股权。 太平洋保险(香港)于1994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为2.5亿港元,是中国太保在中国...https://news.dayoo.com/finance/202412/03/171077_54755763.htm
3.财联社保险周报(5月11日)界面新闻天安保险百亿兑付危机解除:去年巨亏40亿 总资产缩水45% 美团公示首个互助案例背后:网络互助第一梯队正在形成 太平财险巨灾保险再下一城,未来打算这样干 平安集团成立平安建投,布局基建风口 阿里巴巴将84亿收购安盛保险大厦50%股权 农垦集团转让北部湾财险0.67%股权给其子公司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359088.html
4.2019.9.16正大收华夏人寿遇阻;中国人寿再度增持万达信息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10家银行系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合计达到1538.91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为36.99亿元。其中,上半年中邮人寿最赚钱,实现净利润9.1亿元;工银安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11%,增长幅度最高。光大永明人寿是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一家在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公司,亏损0.16亿元。(信息时报)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9-16/198565936.html
5.ANBOUND保险汇编第462期【美亚保险新推“万国游踪境外旅行保障计划”】 24 公司信息 24 〖寿险〗 24 【平安收购深发展被迫延期60天】 24 【泰康养老上海分公司开业】 24 【民生人寿拟筹建内蒙古分公司】 25 【国泰人寿拟筹建天津分公司】 25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北京和上海代表处变更英文名称】 25 ...https://www.cntaiping.com/news/2996.html
6.安盛保险和平安保险哪个好安盛保险和平安保险哪个好 安盛保险和平安保险都是知名的保险公司,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安盛保险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而平安保险是中国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丰富的产品线。具体来说,安盛保险以其国际化的背景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而...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99842
7.安盛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哪个大保险问答当然是安盛啦~AXA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 傻瓜0724 时间:2014-11-23 安盛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保险公司,在内地当然是平安大吧,这个没有可比性,但是估计内地人现在买的香港安盛的比较多 pty198566 时间:2014-08-25 看以什么论,只是说中国区的保险业务肯定是平安大,如果以全球论,安盛集团肯定比平安大 shave8 ...https://m.dby.cn/wenda/detail-23323.html
8.大咖云集,与您相约深圳,相约第八届中国保险产业国际峰会2018年8月起担任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CEO。自2007年6月至2018年3月,袁颖晖先生曾先后担任安盛保险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销副总经理、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健康险事业部CEO、首席战略官及总裁助理。 毕伟,保险一账通CEO,平安金融壹账通 ...https://www.businesswirechina.com/zh/medias/article-984.html
9.美国保险公司排名前十1、保险,拼音是bǎoxiǎn。它意味着保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保障;它是规划生活金融的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的基本风险管理手段,以及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2、保险是指申请人根据合同向保险公司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的商业保险法案,并责任赔偿合同中同意的可能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者被保险人...https://www.chuxiaoyun.com/ask/11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