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这种趋势下,今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其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塑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保险业良好形象。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承担着为社会民生织牢织密保障网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商业向善”氛围下,其“温度”同样也体现在公益慈善领域。保险业所具有的互助共济机制和社会管理功能,与公益事业扶弱济困的机制天然契合,一直以来都是公益慈善事业最主要的推动者。
国内保险业历经几十年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热衷公益事业的保险公司也批量涌现。把公益事业视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窗口,不只有资金扶持等单向付出,而是真正打通保险与公益的界限,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这也是《今日保》将此次企业文化观察聚焦于恒安标准人寿的原因。凭借21年来的稳健发展,其已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体系,并通过各种丰富的公益项目反哺于代理人培育和展业,形成了代理人、公司、客户和公益项目共赢的良好局面。
这种公益事业与保险主业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不仅形成了恒安标准人寿独特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转型的新思路和方法论。
2024年12月,在迎来21周年司庆之际,恒安标准人寿与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携手合作,共同启动“捡回珍珠计划”项目,捐赠成立恒安标准人寿珍珠班,为30名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教育资助,帮助更多学生享受到平等、有质量的教育机会,去追求更广阔的未来。
实际上,类似的爱心故事每一年都会在恒安标准人寿上演。透过一个个爱心瞬间,不仅能串联起恒安标准人寿匠心打造的公益体系的全貌,一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也就此浮现。
1
-InsuranceToday-
做公益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公益
恒安特色的公益体系该是什么样?
从成立之初支持天津体育事业发展,到2008年支持汶川地震重建;从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支持乡村儿童阅读项目,到向天津红十字基金会捐赠善款驰援新冠疫情防控……21年来,这家合资险企始终坚持扶弱济困的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留下了很多值得定格的瞬间。
比如:
2008年
在2008年世界第一个“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恒安标准人寿“星星雨爱心基地”项目启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送去爱心慰问;同年成立恒安标准人寿“心暖Family”公益平台,正式启动HASL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体系。
2010年
恒安标准人寿“一本好书一片爱心一份礼遇”捐书助学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以实际行动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2018年
恒安标准人寿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阅读中国公益基金”,发起为乡村小学捐赠阅览室的公益活动,捐助物资共计49.5万元,为全国10个省市地区的10所乡村小学阅览室配备书籍、电脑,同时支持学校定期开展阅读课程。
2020年
恒安标准人寿心系一线抗疫医护人员,通过天津红十字会向武汉捐款100万元,款项用于隔离医院建设、防护用品及药品的采购、医护人员救助,全力支持抗击疫情。
2021年
2023年
天津首家病房学校暨恒安标准人寿·新阳光病房学校落成,恒安标准人寿向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捐赠30万元,用于病房学校的建设和运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回溯恒安标准人寿的公益轨迹,不难发现其在公益领域的脚步,涵盖助力乡村儿童教育、患病儿童医疗支持、老龄群体关爱、环境保护、乡村医疗保障等各种差异化的公益项目,经过多年积累,已构建形成了一套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体系,向所有需要帮扶的群体输送着恒安守护和恒安力量。
更深入来看,源源不断的公益项目得以持续的背后,最大的驱动力来自恒安标准人寿保险主业21年的稳健发展。截止至2024年三季度,恒安标准人寿总资产已达500.6亿元,在偿二代二期新规下,公司连续11次获得风险综合评级AAA类评价;自2016年二季度以来,偿二代体系下累计32次获评风险综合评级A类评价。
2
打通“保险+公益”融合堵点:
公益项目如何赋能代理人?
从整个寿险业来看,恒安标准人寿通过在公益事业的多年深耕与积累,已率先找到了以公益赋能代理人的破局之道,打通了从公益到保险的堵点。如果结合最近几年寿险业代理人市场的变局来看,更有着不同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寿险业推进转型,代理人规模也从巅峰时的近千万人力滑落至如今的不足300万,各人身险公司都在推动代理人从过往的“人海战术”向着高素质的精英代理人转型。而作为驱动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与消费场景,这些被行业寄予厚望的精英代理人,不仅要具备极高的专业度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更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心与奉献精神。
可以说,这种趋势与恒安标准人寿过去几年在公益领域的布局不谋而合。这家险企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做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公民,而代理人作为直接接触客户与市场的最前线,也是公司理念的最佳代言人与践行者。通过公益赋能代理人发展,确立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责任意识,也将加速他们与公司共同成长的脚步。
具体来看,一方面,公益能够作为触角和窗口,助力代理人触达更多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客户,在把保险保障带给更多人的同时,践行恒安标准人寿“生活比生存更广阔”的品牌主张,传递爱心与希望。
比如,2023年,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恒安标准人寿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面向客户开启“每一单都算树”公益行动,客户在为自己添置恒安标准人寿保险保障的同时,就能以自身名义认捐一棵树,助力沙漠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平衡。
另一方面,恒安标准人寿汇聚了一群有着共同初心、共同愿景、共同公益力量的人,共同耕耘出负责任、有温度的公司品牌,从而实现保险与公益深度融合之下的双向赋能,进一步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2年
恒安标准人寿结合既往公益活动以及公益表现,特别评选并授予10位HASL营销伙伴“2022·HASL公益大使”荣誉称号。
2024年
恒安标准人寿“为爱悦跑”精英战队亮相2024天津团泊湖半程马拉松。作为恒安标准人寿的大型运动品牌IP,“为爱悦跑”旨在向社会传递爱和阳光运动的正能量,提升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鼓励社会大众对内思考爱的多重意义,对外探索更为广阔的精彩生活。
3
公益如何赋能企业经营?
践行社会责任,拓展综合实力新维度
实际上,从保险经营的角度来看,在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被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代理人,还包括对保险公司更加全面、多维的评价体系。在保险市场从增量客户时代向存量客户时代过渡的当下,“口碑”的重要性远超以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形象在经营中能够释放巨大的能效,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家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这或许也是恒安标准人寿21年来始终坚持公益初心的原因。这家传承外方股东绵延逾百年的优势经验与理想的合资险企,致力于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近年来,恒安标准人寿也分别从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不断向着目标迈进。比如,随着保险主业稳健发展,恒安标准人寿自2020年以来相继成功收购标准人寿(亚洲),顺利开设恒安标准养老子公司,紧锣密鼓的决策背后,一个更大的战略格局雏形已现。
此外,在公司经营基础之上的企业形象建设与公信力塑造层面,恒安标准人寿也通过对公益事业的坚守,持续回馈社会,也使得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HASL志愿者队共计78位内外勤志愿者,分成三支队伍分别走进贵州省平坝区三所学校,为学校捐赠爱心物资,并为留守儿童带去陪伴与运动的快乐。
恒安标准人寿参与服务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为天津市北辰区部分村镇带去了更全面的村民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
恒安标准人寿与天津茱莉亚学院签署捐赠与合作协议,对天津茱莉亚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提供持续捐赠,设立“恒安标准人寿奖学金”,支持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奖学金及音乐教育项目,为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在艺术深造上提供帮助,同时普及高雅音乐艺术。
而这些年来,恒安标准人寿也先后获得“天津市2006年慈善爱心企业”“2008年度最佳社会公益奖”“2017年中国保险业78公益扶贫贡献奖”“希望工程最佳合作伙伴”“2018年度希望工程贡献奖”、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2023年度责任品牌奖”等荣誉。
当时移月易,保险主业与公益就像两条蓬勃的生命线,在恒安标准人寿行稳致远的路途中不断相交、发展、汇聚……最终,在从容稳健的发展新格局中,凝聚为独特的恒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