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辽宁沈阳,游客在沈阳东北亚滑雪场滑雪。时下,沈阳各大滑雪场迎来旺季,络绎不绝的滑雪爱好者涌进雪场,体验冰雪的快乐。视觉中国供图
在冰雪盛宴中,安全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冰雪运动的日益普及,专门针对冰雪活动中突发状况的冰雪保险应运而生,成为不少冰雪爱好者的选择。
——————————
“冷冰雪”无疑带动了“热经济”。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让冰雪休闲旅游大众化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7月-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全国居民参与率达24.56%。亚洲数据集团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5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占整个中国体育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然而在冰雪运动风靡全国的同时,其自带的高风险属性也不容忽视。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启栋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因滑雪摔伤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呈现增多趋势,“患者以中青年为主,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损伤,比如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撕裂,其次就是踝关节扭伤。”
冰雪保险产品日渐丰富
与更为普遍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不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普通意外险产品并没有将滑雪纳入保障范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曾立新指出,滑雪、越野以及竞赛类的体育项目一般会被普通的意外险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如果准备购买滑雪保险,应该选择对应的险种,部分意外险会拓展一些高风险运动,可能包含冰雪项目,也可以选择。
“目前国内从事冰雪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主要是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大型保险公司以及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互联网保险公司。”李文中指出,大型保险公司往往通过与冰雪运动场所的合作推广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责任保险,互联网保险公司主要利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向滑雪运动爱好者推广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多家保险公司及平台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滑雪保险因其场景特殊性在冬季时段销量会有明显上升。蚂蚁保平台指出,去年12月起,蚂蚁保平台上冬季旅游保险投保人数同比增长3倍以上。携程平台也表示,12月至次年2月是滑雪保险产品投保的高峰时期,尤其是1月增长明显。平台上滑雪保险产品连续实现保单数同比翻倍增长,2023年年末保单数同比翻3倍。
冰雪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平安方面表示,不少客户是通过旅行社或者景区提示购买滑雪保险产品,也有部分自由行的客户是在购买机票、订房的时候通过平台推荐来进行购买。购买时有些游客不会区分产品是否为滑雪专项产品,只会咨询滑雪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滑雪爱好者小程有10余年滑雪经验,几年前因滑雪腿部骨折,尽管在滑雪前购买了意外险产品,但事发后保险公司告诉他滑雪属于高风险运动不在保障范围内,于是自己承担了所有医药费用。“周围滑雪的朋友也很少有专门买滑雪保险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种产品。我知道有的雪场会有那种几块钱的保险,但有各种限制条件,不一定能包括所有情况。不过如果有那种专门的滑雪保险,我可能考虑购买。”
据记者观察,目前多数大型滑雪场的雪票里都包含保险,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雪票包含的保险为经营者公众责任险,此类保险只有因滑雪场管理不善、设施缺陷造成伤害事故,游客才能得到赔付,并不包含游客滑雪过程中自行摔伤、相互之间撞伤或发生意外等情况。因此,消费者购票时,应当仔细了解是否包含保险、保险责任、保额及理赔条件,并保留好保险凭证,以免发生理赔纠纷。
此外,对于价格过低的保险,曾立新提示消费者应格外注意其条款。“滑雪按理说风险非常高,一旦受伤都不是小事,如果非常便宜的话很有可能是覆盖范围非常窄,或者覆盖期限非常短,比如一天。消费者应该仔细了解一下这些保险具体保障的范围,以及赔偿的限额,是否能达到事后补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