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对垒蚂蚁金服:谁主保险科技江湖

曾有业界人士将自建生态和入口的平安比作苹果,把打造入口全覆盖生态体系的蚂蚁金服比作安卓。当打造金融生态闭环的平安开始走上开放之路,双方在广揽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同时,颇有夺取保险科技领域“盟主”地位的意味。

(曾有业界人士将自建生态和入口的平安比作苹果,把打造入口全覆盖生态体系的蚂蚁金服比作安卓。图/视觉中国)

《财经》记者俞燕/文袁满/编辑

金秋九月,繁露成霜,互联网与保险的化学反应却热烈如夏。AI(人工智能)、赋能、平台、输出这些原本流行于科技界的词汇,不断闪现在保险业的话术中。

白露节气的前一天(9月6日),三家机构不约而同地分别发声保险科技: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称“平安”,601318.SH,1318.HK)旗下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融壹账通”)推出“智能保险云”,宣布首次对外开放保险经营的最核心技术。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保信”)推出事故车定损云,谋求打破保险业和汽车业之间的行业壁垒。蚂蚁金服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金服”)则迎来“车险分”上线百日,正在谋求对其升级和丰富。

三家机构分别来自保险公司(母公司)、官方背景的保险行业平台和互联网企业,颇有保险科技领域“三国杀”的架式。

肇始于20年前的互联网保险,如今已走进保险AI元年。互联网保险已不再仅仅作为渠道,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巨变,BATJ互联网四巨头正加紧向保险业渗透,而保险巨头们亦加快探索保险科技的步伐。

今年以来,开放和输出成为保险科技领域的热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军者,平安在完成其金融闭环生态之余,亦开始落地“开放平台+开放市场”的3.0阶段。能否跻身BATJP(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平安),则决定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未来格局。

今年5月和6月蚂蚁金服分别推出“车险分”和“定损宝”,亦开始向保险业输出技术。

曾有业界人士将自建生态和入口的平安比作苹果,把打造入口全覆盖生态体系的蚂蚁金服比作安卓。当打造金融生态闭环的平安也开始走上开放之路,被诸业内外人士认为,这或者预示着双方在广揽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同时,颇有夺取保险科技领域“盟主”地位的意味。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平安还是蚂蚁金服,其“盟主”地位能否确立,要看其在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中是否拥有话语权,所谓“三流生意卖产品,二流生意卖服务,一流生意卖标准”。

蚂蚁金服和平安皆向保险业输出技术,对于自身科技实力尚弱的中小公司来说,选择平安还是蚂蚁金服抑或雨露均沾,各有不同的心思。一些保险公司人士对作为同行的平安有所担心,“毕竟在同一行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人士看来,BAT等互联网公司对保险科技的深入,保险公司“虽无近虑但有远忧,需要正视其中的危与机”。在中小保险公司纷纷寻求技术外援之时,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大型传统公司亦加快布局金融科技,近日,中国太保推出AI投顾“阿尔法保险”,中国人寿的私有云和新一代核心系统亦蔚然成型。

在如今的DT时代,科技把保险业带入新的发展领域,且日益显示马太效应。“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2017年中报如是表态。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则在去年预言:DT时代最能够适应技术革命创新的就是保险业,未来保险销售人员将是数据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

原本处在不同生态之下的蚂蚁金服和平安,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放在一起作为竞争对手比较。对此,平安表示“不怕被比较,平安对技术是有信心的”。蚂蚁金服则表示,蚂蚁金服对保险业的姿态是开放的,愿与保险生态圈的合作伙伴共建和融合,“1+1,不只是等于2,可能大于2。”

都在谋求用科技赋能保险且都拥有逾4亿互联网用户的平安和蚂蚁金服,谁将是保险科技领域的赢家?

平安“开门”延客

当地9月12日,苹果推出新一代iPhone。而被比作“保险业的苹果”的平安,则在9月6日通过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平台北上推出“智能保险云”,首次对外开放保险经营中的核心技术“智能认证”和“智能闪赔”。

“这次我们把多年来积累的行业科技经验向全行业开放,帮助保险公司以较低的成本与最先进的保险科技并轨。”平安常务副总经理、首席信息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表示。

今年6月,金融壹账通已构建了“三大业务平台+开放式金融科技云平台”的架构。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保险业目前在投保、理赔和运营三个核心环节存在诸多“痛点”,对科技和风控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是严峻的挑战。

投保和理赔是保险业特别是车险业的两大痛点。而BAT和保险巨头对保险科技领域的占位,亦从这两个痛点入手。无论是平安此次推出的“智能保险云”还是蚂蚁金服推出的“车险分”和“定损宝”,亦基于这两大环节。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车险业每年500亿元的外观件赔款中,约有10%-20%因定损技术方面的原因存在理赔渗漏。蚂蚁金服此前推出的“定损宝”着眼于车险理赔过程中的定损环节,被一些互联网和保险业人士称为是一场保险业理赔革命的开端。

平安此时推出的两项“黑科技”亦应用于定损和理赔。中国保信和中汽中心推出的“事故车定损云”作为车险理赔端的辅助作业平台和生态平台,同样着眼于车险定损和理赔环节。

据了解,“智能认证”依托生物档案,对客户的识别认证从保单制跨越实名制,实现“实人、实证、保单”三合一的“实人实证”。

“智能闪赔”则运用高精度图片识别、一键秒级定损、自动精准定价和智能风险拦截等技术提升渗漏风险管控。用户上传照片后,系统可将其与平安理赔价格库及修理厂规则库匹配,自动计算出定损金额。

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朱友刚介绍,运用该技术后,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智能拦截了车险风险渗漏达30亿元。预计向全行业推广后,将为车险市场带来超过200亿元的渗漏管控收益,并带动40%以上理赔运营效能提升。

颇有意味的是,蚂蚁金服宣称“定损宝”是图像定损技术首次在车险领域实现商业应用,而平安对“智能闪赔”的介绍中强调,这是目前国内车险市场“唯一已投入真实生产环境运用的人工智能定损与风控产品”。

去年初,平安宣布全面进入以“开放平台+平台市场“为核心的金融科技3.0时代,要向“全行业开放”。不过,在该战略推出一年半之后,平安才迈出对保险业开放技术的第一步。在今年中报里,平安宣布将从资本驱动型公司转向科技驱动型公司,将走资本加科技的“双轮驱动”之路。

三年前,平安“智能银行云”已向银行业开放技术。此时推出“智能保险云”后,叶望春表示,未来还将开放更多智能保险技术。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蚂蚁金服推出“车险分”和“定损宝”后,保险业的保险科技风越刮越烈。平安加快向保险业开放的步伐,或许受到蚂蚁金服等BAT不断赋能保险业的“刺激”。“不然的话,在蚂蚁金服行动之前,平安干什么去了?”该人士半开玩笑地表示。

除了蚂蚁金服和平安,腾讯金融云亦向泰康人寿、众安保险等保险公司推出了开放的行业解决方案。而上市在即的众安保险亦打出“输出科技”牌,目前已通过旗下的众安科技向一些中小保险公司输出了技术方案。

在金融壹账通发布会现场,阳光保险、大地保险和中宏保险等11家保险公司当场与之签约。邵海峰表示,平安的目标是未来160家险企能用上平安的智能技术。

在这些公司中,有一些同时是蚂蚁金服“车险分”的合作伙伴。据了解,蚂蚁金服向保险业开放的“车险分”和“定损宝”目前是免费使用。

对于选择平安还是蚂蚁金服“牵手”,一些保险公司表现出微妙的心态。一家保险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坦言,与蚂蚁等保险业外的第三方机构联合,与之进行差异化的技术融合,且在想法上可以互通有无。而与平安合作,毕竟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很难对他们敞开心扉,心理上并不太愿意。”

亦有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可与两方都进行合作,应该以开放、合作的心态看待当前的保险科技赋能,希望通过技术的手段促进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不过,对于如何与同业公司进行数据和技术上的合作,是否需要采取新的模式,“还在相互探索的过程中”。

蚂蚁保险“维新”

不知是否巧合,平安推出“智能保险云”的当天,恰是蚂蚁金服推出“车险分”百日。在平安启动赋能保险业之时,蚂蚁金服亦在思考对赋能保险业的技术和服务进行升级。

“对蚂蚁保险平台的开放和保险科技的探索,我们也沉淀了一些思考和体会。”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平台运营部总经理徐艳表示。

2015年9月保险业务板块从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中独立出来,成立保险事业部,定位于成为“保险行业的助推器”,2016年进一步升级为保险事业群。

从事业部到事业群,虽一字之差,却显示出保险在蚂蚁金服版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一位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人士回忆,去年初马云来保险事业部时,和大家一起探讨对保险业达成开放的关系,该如何开放,基于不同的保险场景和关系如何实现共创等话题。

马云在公开场合谈及对保险的看法共有两次,一次是2013年众安保险成立仪式,一次是2016年保险业发展论坛。三年间,他对保险的认识从“想象不出保险复杂在哪里”,演变为“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未来将被大数据取代,大数据工程师将成为核心人员,最终将带来组织形式巨大的变化”。

马云对保险看法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蚂蚁金服保险发展的脉络。

蚂蚁金服副总裁兼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在5月推出“车险分”时谈到,其2015年加入蚂蚁金服后,亲身经历了蚂蚁金服进军保险业的路线之变:从最初希望帮助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到研究保险买卖两难中的沟壑,最终定位于专心做好技术,为保险业提供科技服务,“通过技术与保险公司互为生态”。

2017年初,蚂蚁金服推出Fintech战略,保险事业群亦相应地推出Tech-Insurance战略。8月,支付宝保险服务板块全新改版,植入在线互动、智能保顾、算法推荐和保单管理等功能,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淡化旧版的销售色彩。

对于这些改变,徐艳表示,蚂蚁金服内部常说一句话,战略是“打出来”的,很难一开始就想清楚其终极是什么,但会在出发时想清楚初心。而近期推出的保险科技产品和改版平台,背后的推动力就是开放。“开放的心态、发展思路和规则,对我们越来越重要。”

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从最初的一两家合作伙伴增至如今的80家机构,随着接入险企的增多和开放程度的提升,蚂蚁金服力避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我们不希望跟一家保险机构形成绑定关系。每一个险种和细分领域,至少要有两家以上合作伙伴,目前没有一家公司的保费份额超过20%。”徐艳表示。

这正是开放平台的要义。从另一层面来说,平台对用户亦是开放的。“引入多个保险合作方,用户有了多样性选择的权利,就可以用脚投票。”徐艳表示。

在蚂蚁金服的构想中,所谓的开放平台是一种融合式平台,产品背后是其与保险公司基于保险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对于运行已有百日的“车险分”,徐艳表示,该产品上线后,合作伙伴对其反馈了很多新的想法和建议。这让蚂蚁金服意识到,不可能只身打天下,而是需要共建生态,为行业提供“数据实验室”和AI算法能力,由合作伙伴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和数据而内生出属于自己的技术力量。“我们不是种一棵树,而是提供培育很多小树苗的土壤,共同推动行业朝前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1,不只是2,可能大于2。”

在徐艳看来,AI技术只有与业务场景融合,真正在业务中落地,才能体现出生命力。

应用了“车险分”的安盛天平财险创新中心总经理兼首席数据官李绍丹表示,该公司引入车险分后,经过比对发现,65%车险业务的定价精准度得到提升,因为定价因子更加细化,“车险分应用于排查尾部客户特别是高风险客户风险的效果很明显”。

亦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大地财险车险部总经理刘璞则表示,“定损宝”和“车险分”解决了线下客户理赔服务过程中的一些痛点,能很好地识别出常规手法所不能识别出的风险并进行区隔。对整个保险特别是车险方面的经营,可以很好地补充识别风险。

不过,刘璞和李绍丹建议,“车险分”需要进一步完善准确度,比如,进一步丰富“从人”因素的标签,增加一些风险识别因子。此外,可探索如何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反欺诈以及增加对客户标的的识别进行精准营销等。

李绍丹表示,不同保险公司对于车险分的应用各有所好,有的主要用于辅助或验证定价,有的则应用于核保,有的则应用于销售端,“在各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应用效果出来”。

对垒与结盟

“赢家通吃,强者恒强”这一互联网企业生存通则,似乎已在保险科技领域显露端倪。多位来自互联网和保险领域的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到“赢家通吃”的程度,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作为保险科技领域的两大领军者,平安和蚂蚁金服也总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在外界看来,平安与蚂蚁金服对彼此的态度亦颇值得玩味。

在平安正在打造的四大生态圈中,汽车服务生态圈是其中之一,旗下布局了汽车经销商、新车二网、二手车交易和汽车零配件四大平台,覆盖了整车厂、汽车修理厂、4S店和二手车商户等B端服务提供商,对接其汽车之家、平安产险和平安好车主平台等三大渠道的用户。

平安此前已宣布,将基于“平安好车主”建立新定价模型下的UBI车险,根据每一位车主的风险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车险产品和费率,实施“一人一车一价”方案。

有保险业人士指出,平安车险已拥有丰富的金融交易和理赔数据、用户信用应用体系、定价和理赔等技术,已形成了车险闭环,似乎没有必要借助于“车险分”。

去年8月上线的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其中的车主服务平台与微车、滴滴出行、汽车超人以及保险公司等合作,与“平安好车主”的模式颇为相似。

微妙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推广阶段“广拜码头”的蚂蚁金服,亦未主动造访平安车险部门,主动表达邀其加入之意。

不过,平安对蚂蚁金服今年5月推出的健康险项目倒是兴趣盎然,已作为合作伙伴接入。

一位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人士并不认同外界将其与平安作为竞争对手的看法,在其看来,平安一直是蚂蚁的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有其自身的计算能力和特长,“我们乐见其成”。

此前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曾对外表示,蚂蚁金服希望能够向所有的金融机构平等地敞开大门,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如果有选择标准的话,创新和用户价值是其唯一要考虑的问题。“这种开放,对蚂蚁金服来说也是一种倒逼和检验。”

优赔在线CEO白玉玮指出,赔款结果的输出要与保险公司理赔基本法和条款解释对接匹配,这是保险公司的天然壁垒,也是目前的难点。

白玉玮认为,保险理赔属于低频事件,车主(被保险人)不会为此单独下载理赔软件。把“定损宝”整合进入支付宝,作为“支付宝”集成下的一个功能,对于C端车主会有着良好的吸引力。有了支付宝的支撑,才会有“定损宝”未来成长的广阔空间。

目前无论是在“车险分”还是“定损宝”项目上,蚂蚁金服似乎扮演了“活雷锋”的角色,对与之合作的保险公司实行免费。尹铭在“车险分”发布时曾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未考虑对该项目收费。

于是问题来了,诸保险公司难免打上一个问号:“蚂蚁想干什么?”

有业内人士指出,蚂蚁金服的鸿鹄之志可能是通过让保险公司免费使用“车险分”和开放数据实验室,培育市场认知度和用户,逐渐将其打造成为未来的“车险定价标准”或作为重要行业定价参考值,从而获得一定的行业话语权。

在向保险业开放平台和输出技术之时,蚂蚁金服亦谋求结盟和占位保险业。

去年11月,蚂蚁金服和中国保信达成战略合作,将首先在健康险和车险反欺诈等领域展开合作,以共同提高行业的大数据运用能力。

今年8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深圳发布“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拟搭建面向保险业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拟成立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保车服”)。据了解,蚂蚁金服是主要发起人之一,持股20%。

近年来,蚂蚁金服以开放平台和获取牌照并举进行保险业布局。除了此前投资的众安保险、国泰财险、信美相互保险社以及拟建的中保车服,今年以来蚂蚁金服还有新收获:8月,蚂蚁金服斥资参股位于香港的美国万通保险亚洲公司,将保险疆域扩至境外。9月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公司,获批联手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共同筹建农联中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其经营范围之一是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业内猜测其将进军农业保险领域,以丰富其农村金融的业务内容和模式。

对于蚂蚁金服“两手抓”深耕保险业的做法,一些保险业人士认为,其一方面以提供平台和技术服务积累保险业的底层数据,另一方面通过揽得保险牌照来触达保险业的内核,直接对接其金融科技战略。

此外,除了与保险官方机构合作,蚂蚁金服还谋求与保险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比如,去年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华保险建立了业务战略合作关系。本月则与阳光保险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互联网保险产品、大数据等现有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将共同打造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共享、联合技术研发等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与之相反,已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平安,兴趣已不在获取金融牌照上,而是谋求对外拓展金融科技的外延。

目前平安已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和平安金融云搭建起其核心基础平台。据了解,目前已签约多家集团外部客户,覆盖金融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平安同业银行交易平台上线三个月,已接入155家银行,达成3000亿元人民币交易金额。

对于平安此次向保险业开放平台和技术,多位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作为与之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同行,如何进行合作,双方还需要相互探索和尝试,最终效果如何,目前还难以下定论。

对于平安亦向保险业输出技术,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人士表示,平安和蚂蚁金服等都在AI等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最终都是为了改善和提升整个保险业,实现的是多赢格局。

从目前平安给予合作机构三个月免费期来看,未来平安的开放之路可能将走收费方式。诸业内人士指出,“卖技术”应该是平安开放和输出技术的最大驱动力。安信非银金融团队分析师赵湘怀报告亦指出,平安可以通过销售技术来获得更大的盈利,同时为其他金融机构或行业创造价值。

平安披露的信息显示,过去五年,其每年投入近10亿美元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

在保险业与BAT展开对垒之时,行业组织和官方机构也在加快发力保险科技。平安推出“智能保险云”的同日,中国保信发布与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共同建设的“事故车定损云平台”。中国保信副总裁王哲对媒体表示,“事故车定损云”最主要的优势是数据的权威性,以中汽中心掌握的国内车辆识别代码管理单位VIN码可以实现车辆的精确定型,有助于保险公司在定损理赔环节快速定位与精准定价,减少车险理赔的综合成本。

不过,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士认为,如果公司和机构都自建平台和团队,对整个行业的成本到底是节约还是浪费?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智能化技术创新在保险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和理赔服务等环节不断应用,将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有业内人士预测,保险业也将从以往的“得渠道者得天下”变为“得用户者得天下”。众安保险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官吴逖在保险科技思维创新培训班上则表示,未来保险管理将从保单管理向用户管理跨越,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平台在垂直细分领域里面找到自己的客户群,同时更好地服务好客户,这才是保险的未来。

THE END
1.刘亦菲代言蚂蚁保,带你重新认识保险平台!在选择保险时,人们往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既便捷又可靠的平台。而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无疑成为首选,并且最近,蚂蚁保更是启用了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刘亦菲!她优雅知性、可靠清醒的形象与蚂蚁保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当刘亦菲与蚂蚁保相遇,一场别样的精彩就此展开。 https://digi.china.com/digi/20241108/202411081600276.html
2.人保和平安的区别人保和平安的区别 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已经没有国有私有之分了,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股份制的。中国人寿保险,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家后的全称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国家支持的股份制公司,主要经营寿险和健康险,目前刚开始经营财产险。中国平安保险全称是中国http://m.qicaisi.com/bk-2379588.shtml
3.支付宝蚂蚁保险靠谱吗导读支付宝蚂蚁保险是靠谱的,它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一个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平台上推出的保险产品均是由正规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如中国人寿、人保健康、众安保险、平安保险、国华人寿、泰康在线、国泰产险等,十分靠谱。另外,支付宝蚂蚁保险只是一个投保渠道,消费者买的保险产品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相关的服务以及理赔责任归...http://m.how234.com/eamyrdchbjr.html
4.好医保长期医疗客服电话好医保可以拨打蚂蚁保险平台客服电话95188或4009600098 新闻好医保长期医疗客服电话 心医保长期医疗险怎么买?保障全面,特别呵护女性! 平安健康心医保长期医疗险是一款由平安健康保险联合水滴保推出的长期医疗险产品。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和保障范围:1. 保证续保查看详情> ...https://www.xyz.cn/toptag/haoyibaochangqiyiliaokefudianhua-500020.html
5.蚂蚁保平安少儿重疾险 蚂蚁保 × 平安健康保险 31.00元起 平安e生福·重疾险 蚂蚁保 × 平安健康保险 58.00元起 住院医疗基础版 蚂蚁保 × 众安保险 3.80元起 平安e生保2022 蚂蚁保 × 平安健康保险 240.00元起 平安终身防癌医疗险 蚂蚁保 × 平安健康保险 6.64元起 50万运动意外医疗险 蚂蚁保 × 众安保险...https://ssr.alipay.com/
6.蚂蚁宝是什么保险蚂蚁宝一般是指蚂蚁保,其不是一款保险产品,也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蚂蚁集团旗下的一个互联网保险代理服务平台。 由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管理并运营,和多家保险机构进行合作,并在自己的平台上面销售合作保险机构的保险产品,包括平安保险公司、中国人保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国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其...https://m.cngold.org/insurance/xw8444764.html
1.哪款更优及一年保费关于平安重疾险哪款性价比高以及一年的费用问题,平安保险提供了多款重疾险产品,每款产品的保障范围和性价比因个人需求不同而异。建议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预算和保障需求来选择。至于费用,平安重疾险的保费会根据具体的保险产品、保额、个人年龄、健康状况等......https://www.yijiege.com/tags-220097.html
2.中国最新保险公司排名及概览概览运动木地板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之一,其保险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寿险、财险、养老保险等,中国平安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升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3、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风险管理和保险专业能力,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占据重要...https://m.yategroup.com/post/20590.html
3.蚂蚁保险一年交多少钱这主要取决于所购买的保险产品类型、保额、保障期限以及投保人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以下是根据蚂蚁保险上...https://m.shenlanbao.com/wenda/11-476628
4.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排名及其影响力分析,中国最大保险公司排名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保险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与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文将探讨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排名及其影响力,从市场份额、业务范围、创新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目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保保险集团等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这些公司在综合实力、市场份额等...http://kmzmjm.cn/post/57158.html
5.2023互联网保险平台靠前排名盘点,哪家保险平台强?9、蚂蚁保险:蚂蚁保险成立于2016年,由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管理并运营,平台产品涵盖健康险、意外险、养老教育金、财产险、宠物险等类别; 10、京东保险:京东保险代理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在北京市,依托于京东保险平台是优势,保险板块在互联网保险中有了一席之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场景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https://www.lilvbiao.com/wenda/239101.html
6.中国保险公司排名前十:哪些公司值得信赖?就是给咱们家的小日子加把保险,出点啥事儿,能有个保障。就像咱们的人一样,家里能有点积蓄,万一有个啥意外,能缓缓。可你知道嘛,咱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有不少,其中一些可是大大的有名,做得非常好了,今天咱就说说中国保险公司排名前十,看看哪个是咱最信得过的。https://www.jygzd.com/a/175044.html
7.支付宝蚂蚁保险靠谱吗?小学生能否完成实名认证?支付宝蚂蚁保险靠谱,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平台上推出的保险产品都是正规保险公司推出的,比如中国人寿、人保健康、众安保险、平安保险、国华人寿、泰康在线、国泰财产保险等,非常可靠。 此外,支付宝蚂蚁保险只是一个保险渠道,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承保,相关服务和理赔由保险公司负责。 http://www.bjhwtx.com/h-nd-230104.html
8.平安保险逾期续费问题解决全攻略:如何取消期操作方法一网打尽...撤销支付宝蚂蚁保险的自动续费功能,使用者只需在支付宝中依据相应步骤实行操作即可。在操作时需要关注保险购买的时间限制以及已扣款但未生效的续保解决。期待本文能够对广大客户撤消支付宝蚂蚁保险的自动续费疑惑提供帮助。如有其他疑问,请与支付宝客服实进一步咨询。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982073.html
9.蚂蚁保险的养老金靠谱吗?从平台信息产品信息和收益来看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养老金产品时,都会考虑到蚂蚁保险的养老金保险,不仅更加方便,而且还能足不出户地对比多家保险公司的养老金保险产品。那么,蚂蚁保险的养老金靠谱吗?接下来就以满满盈养老年金保险为例,从平台信息、产品信息和收益来看。 一:从平台信息来看。 https://www.cnq.net/baoxian/32173.html
10.从搅局者到百亿巨头:蚂蚁保险的“危与机”十年时间,蚂蚁做成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全天候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我实在想象不出,今天保险复杂在哪里?” 七年前,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针对平安集团董事长马哲...https://www.36kr.com/p/882828661442055
11.大变局2018中国保险八大争议事件“相互保”是不是保险? 2018年10月15日,蚂蚁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推出的“相互保”上线,不到一个月参与人数超2000万人。但几乎与此同时,“相互保”涉嫌违规和可能无法持续的质疑声也开始漫延,最终于11月27日被迫升级转型为互助计划。而对于“相互保”如何定性也一时引发行业热议。 https://www.kuaimenkeji.com/website/a/YVhFbU9GaGdHek1kR0gzKzl5T3k4Zz09f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