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解释,就是雇主要对雇员的工伤负责。
当然,也可以这么的理解:如果企业员工在从事雇佣的活动期间,他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安全由于意外受到损害后,只要被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用人单位就得承担相应的医疗费、下岗留薪期间的误工费、死亡伤残金、就业补助金等。但是,企业买了雇主责任险后,上面的费用就统统由保险公司来买单。
法律规定了企业必须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履行赔偿责任,而且工伤条例对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购买雇主责任险可有效转嫁被保险企业风险,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证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的实现,确保雇员经济利益得到补偿。工伤保险基金可以承担大部分的工伤赔偿责任,但仍有部分工伤赔偿责任需要用人单位自身承担(包括误工费及五到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雇主责任险可以赔偿雇主对雇员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可以免除雇主后顾之忧。用人单位申领工伤保险金的次数同时也反映该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状况,可能会招致相应的行政处罚。
雇主责任险具有更强的社会属性,不但能有效降低企业主在遭遇员工工伤事故时所需担负的责任风险,还可以有力维护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正常、有序的社会关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能。
雇主责任险和团体意外险都是很多企业的首选的员工福利项目,但是在选购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入坑。
No.1医疗费用的理赔范围
No.2不合理的免责条款
比如有的雇主责任保险会把上下班期间造成的意外排除工伤范畴,明显不合理,也是与现行法规相违背。
No.3对于伤残赔付比例的要求
伤残是分10级的,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一般是每级递增赔付10%的额度,例如十级是10%,8级就是30%,但是个别保险公司为了控制理赔比例,会限制较轻等级的理赔比例,例如十级伤残2%,9级伤残5%,8级伤残10%等等,此类产品限制在投保时也要注意。
Q1什么是雇主责任险
Q2赔偿项目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7个方面: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误工费用、医疗费用、法律诉讼费用、猝死、职业病。其中,医疗费用是赔偿社保用药之后的费用。死亡赔偿金和伤残赔偿金,则按照当地的工伤标准与赔偿限额来比较,如果限额高于工伤标准,就按限额赔偿,反之,按工伤标准核定。
关于猝死,严格来讲,它是医学上的术语,医学上认为猝死属于突发疾病,并不属于意外事故,那能不能认定为工伤事故呢?根据工伤约定,只要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且在48小时以内身故的,就可以认定为工伤事故。
什么是职业病?它是说,雇员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且在保险期间内确诊的疾病,这就是职业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要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类别目录为准,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都得按这个类别目录的标准来使用。
1、雇责险的职业风险等级划分?
雇主险并不像车险一样有精确的费率表进行费率计算,只有一个基础费率参考,其风险高低依据的是投保员工的行业类别,从事什么工种。按照不同行业及工种,保险公司有行业等级分类表,各公司大同小异。
其中行业等级1-6级划分,办公室管理人员文职类的按1级最便宜,销售人员外勤有小车的一般按3级中等,工厂工人如木工钣金工搬运工等一般按5级较贵,第6级就是危险行业工种如爆破高空清洁等等,风险等级越高收费越高。
2、雇主险关于是否记名的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不记名投保的标准,各公司经营中的规则时常变化。针对企业投保人数,在总体赔付率大数据可控的情况下,会有适当预估低赔付业务放开不记名投保的条件,简化优质业务的手续。
Q4雇主责任险四大优势
赔偿职业病、误工费、法律费用、猝死(48小时以内),这是雇主责任险的首要优势,其它产品如团体意外险等都不保。
不仅如此,雇主责任险的其他优势更是体现在:
第一、赔偿的误工费,比普通的住院津贴保障高;
第二、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只会将赔款转给企业,而不是雇员,避免了二次索赔的纠纷;
第三、有了雇主责任险后,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转嫁企业的赔偿责任
1、投保单:一般是在企业提供其他资料后,保险公司制作,企业盖章确认;
2、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确认即可;
3、员工清单:参保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随保险公司制作投保单时盖章确认),用来确认雇责险赔偿的员工范围。
如果企业规模较大,保费较高,且风险等级一般的情况可以采用不记名投保,但是保险费率一般会有一定的上浮。
4、其他内容:保障项目、各保障项目对应的保额、保险期限等(用来确认保费)。
当然上述是线下投保时需要提供的资料,如果是线上投保则不需要盖章确认,企业只需缴费确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