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杨世丹通讯员吴康蔡秦
优越的生态环境,总令人心驰神往。
丽水,就是这样的所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江丽水,是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野生动物就有2838种,被誉为“华东生物王国”。
与大自然为伴,是福气,却也有烦恼——野猪踩蹋稻田,白鹭、苍鹭捕食泥鳅,农民总是不堪其扰。
这一创新举措究竟效果如何?政府与农户如何携手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跟着记者一探究竟。
沈绍春在农户家中调研受访者供图
“打又不能打,防也防不住”
县政府曾经被告上法庭
“打又不能打,防也防不住!既然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就找政府赔偿!”2017年秋,目睹自家香榧林被野猪肆虐的惨状,施志强向松阳县政府提出了赔偿,并将松阳县政府告上了法庭。农户告政府,副县长出庭应诉,那场官司引起全国轰动。此后法院判决,责令松阳县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补偿。
“那些野猪,一夜之间就能把整个田里的庄稼糟蹋完。”景宁山区老农张大爷的心酸话语,沈绍春每每回想起来,都会心头一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以来,自然生态显著恢复,野生动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归山野,然而农户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摩擦,也在日渐增长。驱赶、敲锣、放鞭炮,为了保护自己的一方水田、几亩山林,农户们什么土办法都用上了,依然防不胜防。这其中,沈绍春也看到过有农户迫于无奈,按上了捕鸟网……
他知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很难推进下去。
“野生动物肇事,谁来买单?”那次会议上,沈绍春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得到了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野生动物肇事买单”的探索,开始在丽水各地陆续展开。
2019年,丽水市政协全会上,沈绍春作大会即席发言。(受访者供图)
守护生态,也保障农户生命财产
一份保单解开难题
“收到3万多元的理赔款,这下我放心了!”2020年,龙泉农户叶伟鹏成了百山祖国家公园推出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后,首个成功理赔的案例。在此之前,他种植的192亩油菜,经常被猴子、野猪等动物光顾。
百山祖国家公园自然环境优渥,随着近年来的保护,野生动物也快速增长,随之引发的动物“闯祸”毁坏农田的情况,也日益增多。为此,当地为农户投保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公众责任险。“自从有了这份保险,我心里有底了,看到野猪、猴子,也没那么慌了。”叶伟鹏说。
自沈绍春提交提案以后,这一做法在丽水全市陆续推广。2020年,莲都区首先推广,2021年底,丽水9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然而,沈绍春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发现该险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老百姓知晓度低、未能应保尽保等。于是,在2022年的丽水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他再次提出了推进政保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等建议。
经过三年的实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在赔付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沈绍春继续追踪,发现各地仍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为此,他在2023年又提交了《关于统筹采购全市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的建议》,建议统筹采购实现“五统一”,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宣传效果。
2023年9月,丽水实现全市统筹采购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解决了全市理赔标准不一、县域理赔跷跷板等问题。
如今,丽水市的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已经成为了一项惠及全市的民生工程。保单覆盖了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陆生野生动物以及野猪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险期内,如果居民或流动人口在承保区域内遭受野生动物伤害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且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者责任人无力赔偿的话,保险公司将给予一次性伤亡救助金、医疗费用以及财产损失补偿金。
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财政压力,更让受害农户得到了及时的经济赔偿。
“我们希望通过保险服务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营造和谐生态环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市分公司机构部负责人何艳表示。
据统计,
2023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公众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共计254.3万元,处理理赔案件96件。
“将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纳入保险范围,既是对生态的守护,也是对农户生命财产的保障。”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鹏认为,在森林和高山地带,农户们面临着野兽侵袭的风险,而有了保险,他们不仅能得到经济补偿,野生动物也能减少伤害。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清点被野猪损害的香榧树苗。受访者供图
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保护中发展,人和自然共生
“当前影响水产养殖行业最大的野生动物是白鹭和灰鹭,在本次两会上,我将提出把水产养殖纳入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这也是一种新的突破。”2月下旬,在丽水市两会上,沈绍春依然盯着这一议题。
在解决了农户与野生动物的纷争之后,丽水已经更进一步,“通过多种举措,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为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共同繁荣创造有利条件。”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规划处副处长刘春龙介绍。
过去,贤良镇贤良村“人猴大战”的景象不断上演。如今,野生猕猴成为了庆元的旅游品牌,百姓们都开始自觉护猴,人猴同乐已成为贤良镇的“新风尚”。
莲都区政府在峰源乡设立峰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53.87公顷,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生活区。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野生动物与农户的冲突,还促进了生态平衡。
缙云县千鹦鸟舍观鸟项目(受访者供图)
在缙云仙都景区,当地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了缙云县千鹦鸟舍观鸟项目,吸引海内外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农户们从观鸟项目中获得收益后,也更加珍惜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从一片叶子到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千鹦鸟舍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在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方面的实践探索之路。我们也将持续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缙云县仙都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雄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