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做检查,林林总总花了上千元。”家住水头镇的市民小张不久前收养了一只流浪猫,为了“保险”起见,她带着家庭“新成员”去宠物医院体检,一顿操作下来,宠物诊疗的高费用让她惊叹:“这可比人看病还要贵啊!”
宠物看病贵过人
《2023年宠物数字化保险行业发展洞察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宠物猫2022年、2023年平均就诊花费分别为2287元及2390元,宠物狗2022年、2023年平均就诊花费分别为2460元及2786元。
“只要与宠物有关的用品,价格都很贵!”带自家宠物看过病的市民们,都有个统一的感觉:贵!
市民胡女士是一位资深养宠人士,目前家里养有一猫二狗。她说,去年光花在给喵星人和汪星人看病的钱就过万元了,其中一只狗得了胰腺炎,前前后后用了八千多元。因为狗狗的胰腺炎反复发作,每次去治疗都被要求做检查,而每次费用都要四百多元,让她有种过度检查被“坑”了的感觉,“这还算是比较便宜了,要是化验项目多的话,一次就要一千多元。”她向工作人员提出“为什么每次来看病都要做检查,而不是直接开药”的疑问,对方回复称,每次检查结果会有所不同,据此开具的药物剂量也会有所差别。她无奈道:“自己不懂也没办法。”
上周,记者以家中一岁宠物猫没胃口为由,来到鳌江镇的一家宠物店,描述症状之后,一位工作人员反馈“需要将猫带过来,要先做一个基础检查,看看它整体情况”。谈及是否能根据症状直接开药时,工作人员说,小动物不会说话,要多做几项检查才会有更好的参考价值。而费用方面,记者得到了“没底,收多少钱还是以你家猫的具体情况再定价”的回复。现场,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带着宠物在候诊的市民,他们普遍反映,即使是消化不良之类的小病,一般也得花百余元,如果病情较重或是反复出现,需要花多少钱就不好说了。
“一瓶眼药水要几十元,一支药膏要几十元至上百元,几乎带小狗来看一次病就要花去大几百元。”市民陈女士坦言,每年宠物看病费用支出较多,真生病了也没办法。“药品还不是大头,贵的是检查费用。”同为爱宠人士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带宠物去看病时,“化验+B超”算是最基础的检查了,一顿操作下来,收费不会低。例如,宠物每个部位的B超检查要收费一两百元,血常规检查要七十来元,全腹超声要四百多元。“宠物养了就有感情了,就算花费高也只能按照医生说的要求来治。”她说。
在走访过程中,多数养宠人士呼吁,希望能早日给宠物看病这项费用“降降温”。
保险报销很有限
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不断发展,为宠物(目前主要指猫、狗)及其主人提供保障的一种宠物保险被推广至大众面前。该保险一般在宠物生病、发生意外事故(含受伤、死亡、丢失、被盗等)或对第三方造成责任时,补偿养宠人需要对外支付的费用,性质上属于家庭财产保险或责任险。有人反馈确实为“宠物看病贵”这一难题减了负,也有人则认为比较鸡肋。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宠物保险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传统险企,如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等;二是互联网保险企业,如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三是支付宝、京东、抖音等互联网,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宠物医疗保险。目前宠物保险购买多集中在一个月30元~40元的中等套餐价格区间,单次事故最高保障额度在1500元~2000元范围。据《2023年宠物数字化保险行业发展洞察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宠物医疗保险投保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保持80%以上的增速,成为90后、95后养宠人士的重要消费选择,其中七成投保人为女性。
市民胡女士去年给自家爱宠买了宠物保险,“狗狗年纪比较大,之前生病花了很多钱,治怕了,想着有保险能报销一部分费用就买了。”通过支付宝购入,一个月交几十元,她说,一开始只是以防万一,不料还真的用上了。在使用过程中她发现,宠物保险报销额度有限,且一种病只能报销一次。以她自己家的狗狗为例,在第一次治理胰腺炎的时候报销了1500元,复发治疗就没办法再次报销了。在她看来,将宠物医疗费用“打”下来,才是彻底解决宠物看病贵的根本。
家住昆阳镇的市民张女士则是在她常去的一家宠物诊疗医院买了“宠保卡”,购入金额为988元。虽然最终没有用上理赔之类的服务,但是享用了套餐中赠送的几项检查和驱虫等服务,其价值总额已经超过购买保险的费用。“我觉得这个套餐还是比较划算的,就当买了个检查套餐,也回本了。”
据了解,投保人最终获得的赔付,是用治疗费用减去免赔额和不报销的非处方药,剩余部分再乘以报销比例。因此,在走访过程中,很多养宠人觉得“小病不值得,而大病确实能缓解一部分”,至于到底有没有必要买宠物保险,还是根据爱宠具体情况及个人的经济状况而定。将爱宠视为家人的他们说,哪怕投保了,也更希望用不上理赔服务。
诊疗行业待规范
在走访昆阳镇的两家宠物诊疗医院时,记者看到,这两家医院墙上贴着宠物诊疗价目表,犬瘟热检测、五分类血常规、外伤清创等每一个项目的收费都有具体价格。在之后的走访中也发现,大部分宠物医院会公布诊疗费用、标注药品售价,但是收费标准存在差异。“进口药都会贵一点,国产药会便宜很多。”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乘养宠之风而起,未来前景可期的宠物医疗行业,如何规范发展?宠物们看病的价格能不能平民化?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全县具备宠物诊疗资质的宠物医疗机构有十余家,“在他们申请诊疗许可的时候,我们会对从业人员资质进行管理,同时要求他们对诊疗费用进行公示。”
据介绍,现执行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只对动物诊疗活动范围进行界定,在收费方面并没有规定。“还没有专门的定价标准,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我们现在要求经营者必须做到明码标价,事先向宠物主人主动说明价格并公布在醒目位置。”该人员说,一些名气较大、环境较好的医疗机构,可能收费相对较高,宠物主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