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这4家人寿保司偿付能力不达标!
截止到八月份,有77家人身险公司都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其中有4家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这四家保司分别是:
华汇人寿、合众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三峡人寿。
一般来说,偿付能力达标要满足三个条件:
分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风险综合评级水平在B类以上。
这四家公司可谓各有各的问题,来看看什么情况。
华汇人寿
这家公司已经连续8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一直是C类了,甚至在2018年,是唯一一家被评为D类的保险公司。
但是有个点很有意思,这家保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很高,其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225.9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2234.08%
这点也说明这家保司不缺钱,不缺资本,但是资本利用效率很差。
看历年数据你会发现,这家保司已经连续亏了8年了,11年没有披露年报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公司内部混乱,
。其股东管理、公司治理架构等等也多方面存在问题,监管一再要求整改。
合众人寿
合众人寿其实也是一家不小的险企,总资产近2000亿元,但是从2020年4季度起,合众人寿连续1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
最新披露的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2.7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7.3%
出现评级低的主要原因是操作风险大,简单来说就是骚操作太多了,比如
虚构报表、销售误导造成纠纷、虚假承保
等等,这些内部、外部风险事故频发.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合众人寿一直因为各种违规操作吃罚单。
北大方正人寿
这家可以说是差中最差的一个,从2022年第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降到D级,一直维持到今天。
2022年四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跌到了29.93%,随后一直在跌,2023年第三季度甚至跌倒了
负值。
直到这家保司增资了17亿,情况有所好转到今年第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1.7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4.72%,勉强达标。
这家保司主要问题是偿付能力充足率管理不够。不过公司还是比较乐观,在持续的整改,今年8月份还在12年来,首次变更了总经理任职,试图通过管理层换血,来缓解困境。
四、三峡人寿
它的风险综合评级也不容乐观,2023年第四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都被评为D类。
去年第三季度末,它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在红线边缘垂死挣扎,只有60.71%,
随着两家国资股东的“输血”了5.5亿
,到今年,第二季度末已经涨回到了149.0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1.39%。
这家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预计未来3个月会有大量的满期给付,现金流可能会入不敷出,带来风险。
总结:
1、看一家保险公司靠不靠谱,不能只看他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并且这个数据过高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2、有14家保险公司暂缓了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这个事情是监管批准的
主要原因是保险监管体系从
“偿一代”向“偿二代”
过渡,对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更高了,所以有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数据会受到影响,
但是这个不披露只是不向大众披露,监管还是一直跟进的。
如果不披露还能正常开展业务,说明风险都控制在监管要求范围内。还有一部分是正在风险处置和接管过程中的公司,也有暂缓披露的豁免权。另外,
弘康人寿,国华人寿这两家只披露了偿付能力充足率
3、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基本都在积极整改
包括增资、管理层换血等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侧面说明了保险公司的稳健程度还是很高的,不是随便就能倒闭的。并且对这些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司,监管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
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增加资本金、停止接受新业务
等等。说明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不过,偿付能力仍然是我们选择保险产品时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毕竟,接下来是分红险的时代,保险公司经营够不够稳健,投资能力强不强,赚不赚钱,决定了能给你分多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