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3车险六重变化:谁在争先进位,谁又度日如年? 文丨三藏 编丨灰灰 半梳曾有种说法,车险行业的“黄金十年”已过,但数据证明,这种说法是错的——2023年,行业车险保费规... 

曾有种说法,车险行业的“黄金十年”已过,但数据证明,这种说法是错的——

2023年,行业车险保费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承保口径保费收入突破9000亿大关;财务口径为8789亿元,也基本接近9000亿元。

从2014年的5516亿,到2023年的8789亿,车险在过去的十年间,保费规模增长了59.3%。

从历年保费数据可以看到,除了2021年受疫情影响保费规模有所回落,其他年份车险的市场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

不仅如此,自我国商业车险改革开启后,除了2021年车险出现行业承保亏损外,其余年份,车险均实现行业承保正利润,妥妥的财险行业利润“稳定器”——

可以看出,车险不仅没有什么“黄金十年”已过,且依然是财险行业的中坚险种。

事实上,伴随着国家汽车产业战略升级与调整,新能源汽车的横空出世,参保车辆和车均保费的增加,车险市场正迈入新的增长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1.6%。

所以,2024年,整个车险行业突破万亿保费规模值得期待。

当然,从2023年车险市场的细分领域来看,整个财险市场的格局,也正在细微之处发生着显著的六重变化。

过去的十年间,以人保、平安、太保为第一梯队的车险“老三家”在整体车险市场份额占比,看起来变化并不算大,上下波动不到2个百分点,整体振幅也不超3个百分点。

可以说“老三家”基本维持近七成左右的市场份额,未出现较大起落。

但如果仔细核算,1个百分点的份额变化,意味着近百亿的市场体量,这又是多少家小型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之和。

从整体份额变化趋势看,车险综改没有影响“老三家”市场份额,且从2016年开始的他们的份额还在稳步提升。

大多数中小公司,则在2023年增长较快,且越是小公司,车险保费增速越快。

这也意味着,车险综改让中小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迎来发展良机。

与大多数中小公司的快速增长相比,2023年第二梯队的中型财险公司的增速显然掉队了。

且第二梯队还出现了一种“诡异”的走势:即上半年车险增速普遍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7名公司,下半年明显发力,增速全面赶超上半年。

中华联合与阳光财险,甚至在下半年将全年增速都拉到第一梯队公司之上。

8-10名公司,下半年开始走弱,华安增速不再突出,太平及天安增速继续滑落。

总体而言,第二梯队年末还是保证了车险保费的正增长。

车险市场规模11-20的公司,被称作第三梯队。

2023年第三梯队的保费增速,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走势。这也是车险市场首现保费增速超过两位数和保费出现负增长的区域所在。

增速超过两位数者,分别是排在13的国任、14的紫金;和18的亚太与19的众安,呈现两两逐对厮杀之局。

其中国任和众安,实现车险排名的争先进位。

分析几家公司车险增长的原因,有相似处,也不完全相同,可以发现精细化管理的影子。

从承保指标数据对比看,国任和亚太的策略相对接近,两家公司无论在增速(承保笔数增速在20%以上,签单保费增速在18%上下)、整体车均保费(1100元左右)、商业险车均保费(1500元左右),还是交强险业务占比上(51%左右),均呈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

这些数据基本可以推断出,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中主要抢夺“交强险+三者险”业务,对于含损险业务做得比较少。

当然,与紫金不同的是,众安没有交强险业务的加持,其在车险策略或承受更多商业车险系数深化的考验。

这也要求众安在车险业务选择上要更加专注。

太多的财险公司都曾经喊出“要做一家特色的商用车品牌的保险公司”的口号,最终多无疾而终。

从市场数据看,确有两家公司在整个市场纷纷抛弃商用车市场的局面下,承担起对“商用车”市场的探索。

日资公司更是出现了“组团”上榜的趋势,成为市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外资公司利用自身技术理念,抢夺中国车险边缘市场,在传统家用车市场开展错位竞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接近60%的增速,令之保费规模达到770亿元,占整个商业车险保费规模的11.86%。

从承保盈利能力看,截止12月底,64家经营车险的公司中(剔除2023年车险原保费收入为0但有已赚保费的公司),仅17家承保盈利,47家承保亏损,亏损者几乎达到三分之二。

马太效应,依旧明显。

老三家中,仅人保一家,就达成了行业承保利润的近9成。排名第二的平安,也接近车险行业半数承保利润。

老三家之外,虽有14家中小公司也实现承保盈利,但承保利润总和还不如排名老三的太保,基本属于陪跑。

而其余47家公司,则全部承保亏损,亏损额度亏出了大半个行业承保利润。

当然,在整个行业承保效益向头部公司集中的局面下,其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踏准节奏、实现“专而美”的公司。

即按照国际成熟保险市场常提的96法则看——即综合成本率低于96%则算得上是经营较优者,共计7家中小财险公司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在96%以下,当全部实现盈利。

其中华海、利宝、中路,更是连续两年都实现了车险综合成本率小于96%。华海的综合成本率在2023年更是只有不到90%。

可见,车险市场除了“做大做强”外,有没有另一条路可以走?数据证明,有的。

事实上,2023年,也曾出现过一些中小公司在某些阶段利用了大公司“休整”契机,在车险业务上运用差异化的投放节奏,短期内迅速抢占市场的阶段性行情。

但是,同一种策略,显然不适用于所有区域与所有周期。特别是当下车险的各个地区市场不同,环境不同,监管尺度也不同的背景下,新单业务被叫停者,是有的。

2023年四季度开始,车险行业再次强调合规经营、杜绝费用乱象。可以预见,2024年的车险市场,坚守合规仍是底线。

毕竟,即便是有万亿市场的期待,也要长短期兼顾,既要着眼未来,更要放眼当下。合规经营,愈发重要,决定着业务发展的节奏。

THE END
1.2024车险保费普遍上涨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2024车险保费普遍上涨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347536
2.2024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解析重点提炼: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受车损险保额影响最大,且高价车型保费更高。座位险、驾乘意外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也必备。 自驾出行-驾游神州境内自驾旅行保险 拖车、快修等抛锚救援 本市可保 个人购买燃油车或电动车时,除了关注裸车价格,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车险保费。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许多人对...https://m.xyz.cn/discover/detail-baofei-3284235.html
3.IIGF观点丁凤茹姜雨彤:中国新能源车险发展困境分析与建议...新能源车险的保费规模快速上涨。截至2023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存量已达1001亿元,专家预测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4000亿元,约占车险保费总盘的33%。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报案件数、出险率和案均赔款相较2022年均有明显增长(见下表)。申万宏源研报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平均赔付率接近85%,业界综合成本率普遍已超...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9092.htm
1.车险出险保费上涨规则2024是什么在保险年度的整个期间中,如果车辆仅产生一次出险记录,那么其相应的保费将不会有任何折扣;然而,倘若出险次数达到两次,则会使得保费上浮了百分之二十五;进一步提升到三次时,保费将会再次上浮百分之五十;当出险次数累加至四次以上,特别是第五次时,保费总额会增加一倍。相较之下,对于那些在保险年度内未曾经历过出险情况...https://m.64365.com/tuwen/aactmgv/
2.2024年报一次车险,明年会增加多少?事故车养车用车资讯2、商业车险:商业车险的保费调整则更加灵活,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具体政策和风险评估模型。通常,出险次数越多,保费上涨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具体涨幅还需考虑事故责任、损失金额、车辆价值、车主年龄、驾驶记录等多个因素。 二、事故情况 1、事故责任:如果您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那么保费上涨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大。如果责任...https://www.shiguche.com/news/show-9295.html
3.2024年车险为什么越来越贵?2024年车险为什么越来越贵? 让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我的情况:我于2020年4月购入了一辆新能源车,至今已经使用满4年。去年2023年,我选择了平安保险进行投保,其中车损险的保额是155568元,保费为1918.39元,三者险选择了200万的保额,保费为1006.58元,三者医保外保额20万,保费25.9元,总计保费4044.87元。由于有返点优惠,实际...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72549412989078822.html
4.2024年车险买哪种比较好?保险产品前言:2024年购买车险是车主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面对各种车险种类和保险公司的浩繁信息,难免会让人眼花缭乱。综合考虑车价、车型、使用环境等因素,普遍建议购买交强险、商业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三种基本险种。交强险是法定的强制性汽车保险,主要用于赔付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赔偿。商业险则提供综合的保障,主要保障车辆本...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2-6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