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忠犬八公》正在热映。观众被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打动,"八筒死去的场景是怎么拍的""剧组是否为了拍摄真的杀死了小狗"等话题也引发热议。
"动物演员"组导演郝帅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参与影片的18只小狗的大合影。他告诉九派新闻记者,除了他养了10年的"大黄",其他的17只小狗拍摄完成后,都拥有了自己的收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3年,我第一次拍摄小狗死掉的镜头时,拍的就是大黄,当时在片场哄了它一个小时,才把它哄睡着。"如今,郝帅和团队在拍摄动物死亡的镜头时,依然使用的是把小动物哄睡着的方法。他认为,如果为了保证拍摄效果给"动物演员"注射麻醉剂,计量失准可能会对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动物演员"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1】无缘镜头的"八筒"们
郝帅跟"动物演员"结缘于《流浪33天》,这是他给深圳一家流浪动物公益组织拍摄的宣传片。拍摄完成后,他收养了主演"大黄"。
郝帅和他的团队负责按照大黄的外貌寻找不同年龄阶段的其他动物演员。选角的艰辛程度是他没有预料到的,除了在大半个广东辗转的疲惫,更痛苦的是在狗肉市场的无能为力。
"有一次我在屠宰区看见了一只黄狗,它性格和外形都不够匹配,但我还是打算先买下它。"但郝帅被拒绝,对方告诉他,这只黄狗被饭店预订了。那一刻郝帅觉得,太讽刺了,他已经没劲完成这项工作了。但崩溃之后,他还是决定"能救一只算一只"。
"我带回来了17只,最后出演的不到10只。"有些小狗,郝帅买的时候就知道它们无缘出演,"我只是觉得,作为剧组的一员,一定会有人愿意收养它们。"
【2】动物演员的权益应受到保护
刚进入电影行业时,郝帅发现很多事情和他想的不一样。
"我们没有办法允许我们的小狗做道具,因为它们一开始就是演员。"他说。
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一些热播剧也不乏因此类事件而被网友声讨。
2021年,《当家主母》上映后引发"虐猫风波"。剧组的回应是,小猫"挣扎"的画面为工作人员在其不会受伤的前提下,使用绳子牵引腿部,模仿达到挣扎的效果。猫咪的主人还晒出了小猫的视频,证明小猫依旧活得很好。最后警方发布通告,虐猫事实不成立,虐猫风波尘埃落定。还有古装剧《且试天下》《长歌行》都曾陷入"虐马"风波。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尹力也曾建议可以借鉴实验动物等方面的动物福利审查,善待被用于拍摄的动物。
但更多还是靠行业自律。不少剧会在片头标明,剧中涉及动物的戏份,是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动物受到伤害"这句话也正逐渐深入人心。
郝帅称,自己的团队在开创一种新的模式:首先按照一个演员的方式来要求自己、要求小动物们,然后才能要求剧组如何去对待小动物。"我们希望动物演员的重要性被提升,它们的权益会受到保护。我希望从我们这样的一个团队慢慢开始专业化起来。"他说。
电影《忠犬八公》海报。图/电影《忠犬八公》微博
【3】观众对狗狗去向的质疑,也是对行业的监督
电影上映后,郝帅专门在社交平台上开了一个账号进行宣传。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很多人在质疑狗狗们的去向,是不是被扔了、被吃掉了。
这让郝帅感到气愤,团队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得不到观众的信任。很快他又说服了自己:"观众也在学会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在起到一些监督的作用。"
他始终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戏份,不管执行起来有多么困难,都应该保持保护动物演员的初衷,不然不但会伤害到行业,也会伤害到观众。
他介绍道,自己带回来的17只小狗都被收养了,在电影结尾还放上了主人们发来的狗狗近况,都很幸福。而大黄,这个改变他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的狗狗,依然在他身边。
"我想拍完《忠犬八公》是它最好的结局了。杀青的时候我就宣布,它从此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吧。"郝帅说。
他在老家找到一块场地,盖了房子,房子靠着山。没工作时他就陪大黄待着,晒晒太阳,一起去山上溜达。
在影片《忠犬八公》官宣时,动物演员被排在了第一顺位,参与了配音工作的小狗们也全部被写在了片尾里。这份对"动物演员"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
"爱不爱小动物是剧组招募工作人员的标准之一,大家对于小动物真实的情绪会代入影片中。"郝帅说,真情实感就是最触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