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宝妈问保爷:我花不少钱去买重疾险,这辈子要是都没生病,不就亏大了?
保爷反问:“如果你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少一条胳膊大概能赔拿到15万,以后的保费保险公司都替你承担了,算下来你能赚个小几十万,而且以后生重疾还有钱赔,是不是很划算?”
但是你愿意用一条胳膊去换这几十万吗?
这不,宝妈已经想的明明白白了:如果能选择,谁愿意拿身体去换钱呢?
一、没得病,重疾险也是可以赔钱的
买重疾险,一辈子没生病,不交钱也是一生无事,好亏!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买保险最划算,明天生病,今天买保险最划算。
但是,谁也不知道明天和疾病哪个先来。
买保险就是把不确定的风险,量化成确定的抵抗金额。
而觉得买了这辈子没生病就亏了,是大家误会了,并不是所有的重疾险都是没生病,钱就没了。
这就要涉及到三种类型的重疾险的讲解了:纯消费型的重疾险、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满期返还的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只保障疾病,如果这辈子都没生病,钱也就没了。这样的产品非常便宜,杠杆比很高。还可以灵活选择保障周期。
适合人群:未成年人或者资金有限的人群
含身故责任重疾:这类产品生病可以赔钱,如果一辈子平平安安,自然老去,身故以后还会把保额赔给家人,无论如何都能拿到钱。这样的产品,一般比不含身故责任的产品贵三分之一。
适合人群: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是标准的重疾险产品,属于普适型。
适合人群:预算宽裕并且不会理财的人群,可以作为强制储蓄。对于一般只需要保障的人来说并不需要这类产品,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为没有绝对完美的产品,只有相对合适的产品,我们要结合自己承担的责任,能支出的保费预算来综合判断。
二、现在的保额未来不值钱了
大妈还问了一个问题:“等我出事了,50万的保额很可能不值钱了!”
保爷今天想站在另一个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个事。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的50万和明年的50万你觉得有很大差别吗?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感受不到的。
但是今年的50万和20年后的50万差别一定很大。
而且,通胀只影响保险吗?除了花掉的钱没有影响,其余的现金、股票、理财都会受到通货膨胀影响。20年后的50万保额缩水了,你每年交的保费也缩水了呀!
可是买保险呢?今天交完钱,明天就生效了,过了等待期立马就能用了。这是放在眼前就能感知到的,50万雷打不动的钱,专款专用。
通货膨胀可以慢慢抵抗,我们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可疾病是说来就来的,不会提前和你招呼「嗨,我明天就来了,你准备好钱。」
治病倾家荡产的身边应该没少见吧?买保险被通货膨胀弄得倾家荡产的你见过?
况且,买保险完全不能用划不划算,值不值得来判断,算来算去,更本算不出什么,因为最不确定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会用到这笔钱。
买保险一定有人赚到一定有人赔了,不然保险公司真成慈善机构了~
很简单,你觉得如果生病了自己能拿出来足够的钱看病,那么你就没那么需要买重疾险来分摊风险,这对你来说是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趁早买一份保险吧,因为这对你来说是雪中送炭。
三、保爷有话说
最后保爷还想啰嗦一句,保险配置不是一次性解决的,保险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根据家庭人口、负债、收入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没有最好的保险产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写在最后:
如果对保险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保爷,相信保爷一定能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你花最少钱买对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