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索赔依法依规切勿轻信“人伤黄牛”
来自燕赵都市报
21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张静涛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发布2024年第1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依法依规索赔,切勿相信“人伤黄牛”。什么是“人伤黄牛”?“人伤黄牛”又是如何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呢?
什么是“人伤黄牛”?
随着保险业深入发展,保险公司不断提升理赔服务质量,提供人伤理赔服务便民举措,如人伤垫付、共同委托鉴定、调解等服务,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为事故伤者代理理赔,收取高额代理费,通过不法手段向保险公司索赔,俗称“人伤黄牛”。
“人伤黄牛”一般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提高伤残等级,谋求利益最大化。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保险事故当事人利益,同时扰乱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
首先,伪造理赔资料,存在保险诈骗嫌疑。保险公司在审核理赔材料时,经常能够发现伤者医疗记录存在涂改的痕迹,伤者居住地址实际“查无此人”,以及伤者已过退休年龄,却还声称在某工厂工作等,从已有案例来看,这一类情况经过保险公司的调查,很容易核实出造假的证据。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行为涉嫌构成保险诈骗罪。
通过正常渠道维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指出,消费者需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通过正当合法程序进行索赔才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方式。
首先,消费者不能相信所谓的“高额赔偿”承诺。发生保险事故后,不轻信“代理索赔”的虚假承诺,避免自身合法利益受损。有些消费者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材料,沦为“人伤黄牛”们违法犯罪的工具,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责。
其次,消费者应谨慎保管个人信息。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最后,消费者应通过正常渠道维权。消费者若对理赔金额有异议,可访问保险公司官网、拨打客服热线、与保险公司面对面寻求解决。如因保险合同内容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可咨询各地市银行保险调委会申请调解,或依法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